張仕杰
摘 要:高校是社會人才主要出現的地方,所以它的教育質量如何直接決定著社會的發展。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大,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改變。根據新時代的要求,只有德才兼備的綜合性人才才是社會發展真正需要的人才。所以高校一定要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積極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找出在思政教育過程中的不足,進行相應的改正。本文具體分析了新時代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為促進學生的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
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這也是一條基本的生命線。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也面臨了更多的關注和挑戰,其中也出現了很多的新問題和新狀況。在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更加細致的考慮新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具體原則和特點
(一)具體原則
在新時代,高校在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的時候,就需要細致的分析社會經濟政治等環境的轉變,還要結合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更好的確定相關的教學原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新時代,高校學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并不是很好開展,它需要堅持多元化的原則,這樣才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要,實現全面發展。另外就是要堅持易變性的原則,這樣才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使用更加貼合學生心理的方式轉變教學的方法,最終就可以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促進學生的成長。
(二)特點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德才兼備,才可以被社會所接納。所以高校除了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修養,這樣才可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大學時期就是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礎的一個時期。在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要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網絡等先進技術和思想的需要,這樣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在高校思政工作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具有開放性和多維性等特點,可以對學生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具體方法
(一)建立正確的工作新理念
在新時代,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網絡的發展與進步,也就是這個新時代是建立在網絡上面的,所以學校在開展相關的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確立網絡化的新理念,這樣才可以有好的教學效果。現在,網絡的快速發展,已經實現了全球的通訊,網絡將全世界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也就是實現了“地球村”的設想。對于高校的學生來講,他們作為新的一代,可以很輕松的隨時隨地的使用網絡來獲得信息和知識,了解國內外的大事情。我們可以從這個便利的地方出發,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快捷程度,利用它開放性和廣泛性的特點,充分的發揮網絡空間運營的理念,把思政教育更好的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來。例如可以讓學生在宿舍通過網絡來閱讀一些相關的道德的內容,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進行自我反省。這樣學生就可以接觸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及時的滿足他們的思想道德學習的需要,促進他們的成長和發展。
(二)豐富思政工作的內容
在新時代,很多的高校思想政治管理者都面臨著大量的信息,同時還接受著很多思想的沖擊,這對他們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挑戰。他們必須要面對更多的思想政治理念,還要找到能和教學內容相結合的地方。學生在使用網絡多媒體工具進行學習或者娛樂的時候,也會經常面對很多網絡思想道德的內容和選擇。大學生還沒有完全的步入社會,他們的辨別能力還處于一個發展的階段。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導師應該抓住這樣的機會,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另外還應該開展有針對性的新的教育內容,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去辨別網絡世界的是與非,讓學生更好的去使用網絡。
例如高校在開展相關教育工作的時候,要有意識的增強學生的選擇能力,讓他們學會正確的做出抉擇,獲得成長。還要有意識的鍛煉學生的思想道德的意志力,讓學生增強抵制誘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為學生制定系統完善的網絡道德倫理體系,這樣就可以讓高校學生在使用網絡的時候不再感到迷茫,也不會在大量的信息沖擊下失去理智。
(三)擴寬教育的工作渠道
在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也已經無法幫助思政導師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所以導師一定要抓住新時代發展的特點,積極的給學生擴寬教育的工作渠道,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獲得發展。首先高校思政導師一定要從教材的知識點出發,加強設置網絡倫理課程,讓學生加強網絡道德的認識,接受相關的法制教育。另外導師也要積極的開拓網絡教學的空間,多利用網絡來給學生加強相關的道德思想,還可以利用網絡來建設院校的文化,給學生提供一些良好的大環境。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應該更好的開展,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證思政工作的效果,為社會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高校思政導師一定要更加全面的掌握和認識新時代的思政工作,這樣才可以把握住其中的原則和特點,最終找到有效的教學方式,開辟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也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思政工作順利的開展,培養出更加高水平的學生為社會做貢獻。
參考文獻
[1]謝繼華.大數據視閾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高等教育,2018(1).
[2]李慧.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