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物理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其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物理知識的生活運用能力。由于初中生思維處于從感性到理性的過渡時期,物理這門學科對學生的理性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學生學習物理時缺乏一定基礎知識,會感覺物理學習比較困難,極易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物理成績以及物理運用能力的提高。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物理教師認識到了啟發式教學對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作用。對此,文章主要闡述巧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如何構建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從而促進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0-0016-02
引 言
啟發式教學作為物理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教學方法之一,其本質在于確立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創造性及主動性為目標,采用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踴躍思考。它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物理教學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還能夠有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進而提高學生物理成績及綜合素養。而在實際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運用啟發式教學的成效并不理想。對此,文章主要分析如何巧用啟發式教學法,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設定多樣化的情境,啟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啟發式教學則是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初中生首次接觸物理時,在缺乏基礎知識的背景下,更多的是感到物理學習的難度。加之部分物理教師傾向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單純介紹物理概念及原理,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容易讓學生產生厭惡等消極情緒。啟發式教學則提倡設定多樣化的情境,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強調讓學生主動參與物理教學活動。這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還能更好貼合時代需要。此外,初中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偏向于教師的引導與激發,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及認知水平有一定的了解,采用適當的啟發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講解“物質的物理屬性”這一單元時,教師需要了解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物體的質量及其測量、物質的密度及其應用、物質的物理屬性等內容,結合初中物理教學目標,仔細研讀教材內容。接著,明確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物理能力的目標,結合班內學生實際需求與物理認知能力,選定適當的教學手段。最后,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情境構建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將教材知識點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有效減弱文字知識帶來的乏味感。這樣動態化的視覺效果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
二、巧設課堂問答,啟發學生獨立思考
要想提高物理課堂的活躍度,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一部分依靠課堂上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來完成,這就要求物理教師能夠巧妙設置適當的物理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學生以教師所提問題為方向,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問題。巧設課堂問答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活躍物理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物理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設置課堂問答環節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注意提問語氣的溫和度,不能過于強硬;其次,提問難度應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依據,選擇難度適中的問題,避免提問難度過大讓學生失去回答問題的興趣;最后,明確課堂問答目的。課堂問答的目的一般有三種:一是在課前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問題預習課本內容,讓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二是用于提高課堂活躍度,維持學生學習興趣,避免長時間的知識點教學引發學生不良情緒;三是鞏固知識點。通過課堂問答,能夠讓物理教師更快地了解到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并進行適當的教學補充,讓學生不帶疑問下課[1]。
例如,講解“聲現象”一章時,設置課堂問答環節前,教師首先要了解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學習“什么是聲音”“聲音有哪些特征”“人耳聽不到的聲音有哪些”等知識;其次,明晰物理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感知度以及物理學習能力;最后,關于課堂問答環節的設定,教師應當以教材內容為基準,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從教材中選取適當的問題,必要時可適當進行拓展。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出“大家在生活中聽過哪些聲音”“大家覺得聲音是什么”等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中為檢測學生學習情況,可向學生提出“樂音的特征具體有哪些”等問題,用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三、增強互動交流,啟發學生互動學習
對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啟發,更多地依靠互動交流環節的設定。對此,物理教師在實施啟發式教學活動時,應當科學設定互動交流環節,通過引導學生課堂上互動交流的方式,一方面減輕物理教師的教學壓力,給自己一點緩沖的時間;另一方面,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會產生一些倦怠感,而互動交流環節則能夠有效緩解這一問題。同時,通過溝通與交流,能夠有效發散學生的思維,吸收到不一樣的物理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其他物理學習方法,促進其思維能力的提高。此外,通過與教師的互動交流,學生能夠切實了解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和諧的師生關系,可增強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促進教師啟發式教學效率的提高。
例如,講解“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一章時,在互動交流環節,教師可以這樣做:課前,教師可通過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物理學習的實際情況;課堂上,通過引導學生互動交流,有效提高他們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此外,在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提出適當的問題,為學生提供討論的主題,這樣的師生互動,才能更好地啟發學生。
四、合理的課后引導,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初中生需要學習的課程較多,能夠學習物理的時間相對較短,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課后引導,做好預習和復習。物理教師具體可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布置課后習題,鞏固所學的物理知識點;二是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2]。
例如,講解“物態變化”一章時,針對課后引導方面的問題,教師可通過布置適當作業的方式來解決。考慮到初中生壓力較大,教師應布置適當的作業,避免給予學生過大的壓力;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總結相關知識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物理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及物理學習能力,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法,重在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物理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薛恒康.淺談啟發式教學──初中物理教學體會[J].青海教育,1994(Z2):74.
郭偉清.“以實驗為基礎的啟發式教學”的初步研究[J].物理教師,1986(04):13-16.
作者簡介:施明莉(1972.2—),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