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滿族中學)
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激發學生潛能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尋找他們的興趣點。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起學科興趣,才能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學生才會真正將學習看作是一種愛好,而不是一種負擔。因此,為了順應教學改革的潮流,滿足學生個人發展的實際需求,教師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建立起學科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感到快樂和輕松。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活動亦是如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要注重新課的導入,這一環節能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興趣,是能否實現最終教學目的的關鍵,也是所有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以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問題,課程導入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好比定調對于歌唱家的重要性,只有將第一個音定準才能為之后的表演奠定基礎,才能保證演出的整體效果,實現結果的最優化。為此,教師就要在課程導入環節下功夫,盡可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結合一些有趣的、于本堂課有關的小游戲和趣聞導入課程,在課程一開始便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以飽滿的熱情來學習這節課的內容,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提升數學涵養。比如,初中數學課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內容是“黃金分割線段”,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一開始就對這節課充滿期待,教師可以創新課程導入方式,通過一些提問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提問個別同學:“在你們的眼中,女生的高跟鞋最美的高度是多少?”“為什么大家都認為五角星的形狀能夠給人以美感?”這些問題貼近生活,學生在回答起來不會有較多的困難,同時與課程的聯系也十分緊密,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容易被調動起來,他們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因此,注意力會高度集中。教學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趁熱打鐵,向學生介紹什么是黃金分割線及與之相關的一些理論。這種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導入能夠讓學生感知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也能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不再懼怕數學。比如,初中數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內容是“比例問題”,在這節課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模擬買菜的場景:“小王拿著一個籃子去市場買雞蛋,已知它的籃子重0.5公斤,他買的雞蛋數量是5公斤,但是當售貨員幫他稱好之后,他感覺數量比平時的要少。于是他在回家后進行了復稱,發現籃子和雞蛋一共11.1斤。那么,你認為小王吃虧了嗎?在學生熱烈議論這個問題時,教師可以順勢引入“比例”的內容。這種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實現全面發展。
對于任何課堂而言,一些小小的懸念設置都是十分有必要的,這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所以,為了推動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實現課堂的快速發展,教師要十分注重懸念設置的重要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探索欲望。那么,怎樣設置懸念?應當設置怎樣的懸念就成為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首先,教師需要設疑。古人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恰恰說明了疑問與思考之間的關系。在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疑的方式來導入課程,如“平行四邊形能夠轉化為其它圖形嗎?”這一問題拋出后,學生的熱情高漲,渴望探索問題的答案。其次,是精問。在教師向學生介紹“圓”這一圖形概念時,老師可以先提問“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車輪形狀一般是什么樣的?”大家的答案是:“圓形。”老師接著問:“你們有沒有想過,三角形的車輪可不可以呢?”學生大都搖頭。“梯形的可不可以呢?學生回答道:也不行。”教師問:“為什么只有圓形可以呢?”學生在聽到這一問題后便會議論紛紛,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這些問題環環相扣,學生對于“圓”的認知更加全面準確,同時教師還充分利用了懸念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獲得答案的同時,也提升了問題思考的能力。最后是制錯。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犯錯也是鍛煉思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有意制造一些學生常常會犯的錯誤來警示他們,讓學生感知什么樣的錯誤應該堅決避免,幫助學生擺脫僵化的思維模式,克服思維定勢。
教學研究充分表明,較單純聽講而言,動手操作的效果要好很多,也能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動手實踐時,學生的自主性更強,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形象和好理解。此外,在動手操作時,學生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他們的各種感官也會被調動起來,思考能力得到了培養,表達的欲望會更加強烈,而且他們的合作意識也會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升。總之,動手操作是拓展學生思維,訓練學生思考能力、提升他們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例如,教師在介紹“三角形面積計算”這一問題時,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兩個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銳角或者是鈍角,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拼接成任何的圖形。學生對教師的這一要求充滿興趣,同時他們的課堂參與度大大提升。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生拼出的圖形各式各樣,有的是矩形,還有的是平行四邊形。教師在觀察學生拼好的圖形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拼出的圖形仔細觀察,觀察他們與原有圖形的關系,并從中感知圖形的魅力,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實踐的一種突破,也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潛能被激發出來。
強制不能造就成功的教學,把握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才是最根本的途徑。總之,要想幫助學生拓展眼界,增長見識,就要牢牢把握興趣培養這一主線,并通過傳統模式的轉變、思維方式的培養來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個人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