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要:如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市場經濟逐步走向成熟,企業通過并購的方式可以擴大規模。企業結合并購的方式可以帶來規模經濟效應,完善企業的優勢互補。企業并購中也會產生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產生的因素具有不確定性。企業應該有效的控制財務風險,提升并購的效果。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我國經濟迅速增長,資本市場逐漸完善,產業結構在不斷的升級和調整。企業并購也是一類常見的資本運營方式,需要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并購可以提升其擴張能力,是企業進行資本擴張的重要方式。企業并購是一項重要的投資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風險,甚至會產生經濟損失。所以,企業并購中應該充分考慮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風險指的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在經營中產生資金風險。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涉及到企業的償債能力,對企業的經營能力產生很大的約束力。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產生主要在企業籌資和融資方面產生,導致企業的財務情況具有不確定性。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是在企業資本結構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產生。企業并購結合了投資和融資,在定價、融資、支付等階段都會產生風險。
一、企業并購存在的財務風險分析
(一)定價風險
企業并購環節中,要對價值進行評估,各個企業還要進行價值談判工作。在進行價值評估的環節中,企業面臨一定的風險,企業并購通過財務報表的方式了解其他企業的財務情況,但是有些企業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會采用各類方法篡改財務報表,導致企業的目標價值不能得到準確的評估。在價值評估階段,企業主要結合現金流量閥。成本重置法等方式,有時候價值評估方式選擇不合理,會導致企業價值評估不合理。所以,要分析資本市場的情況,對評估方式合理的選擇,從而對企業的實際價值進行評估。企業還會存在價格談判的風險,由于企業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而且企業之間的談判能力也會導致風險的產生。當收購方可以看到優勢后,其評估的價值會提升。
(二)企業并購的融資風險
企業并購環節中,為了提升企業的經營規模,企業一般會采用融資的方式,在企業的資本結構發生變化后,會產生融資風險。企業并購中要結合購買價格、交易成本等,并購中耗費的資金非常多。企業在籌資中會采用不同的方式,導致融資風險。在內部融資的環節中,企業一般采用現金支付的方式,這種方式會降低企業并購的成本,但是如果現金使用過多,會導致現金短缺的問題。在外部融資的環節中,一般是結合股票發行的方式。通過股權發行,一般不會產生過大的風險,但是成本不能得到控制,導致公司的控制權不能集中。通過債券和信貸的方式,盡管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但是如果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景氣,企業會面臨很大的債務壓力。在外部融資中,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的內部情況,對企業的資本結構進行分析,合理的選擇金融工具。
(三)企業并購支付風險
企業并購環節中,會產生不同的支付風險。其一,在現金支付環節中,由于其是一類最直接的支付方式,深受企業的喜愛。在企業并購的環節中,采用現金支付的方式會導致企業產生很大的資金壓力,在外部環境變化后,企業在資金流動上會產生風險,甚至會給企業帶來債務上的風險。在采用股票支付的環節中,企業要及時進行股票的發行,企業的現金壓力可以得到緩解,但是企業在并購中的成本不容易得到控制。結合杠桿支付中,并購的企業可以完善對目標企業的管控,但是現金凈流量的穩定性不能保障。采用混合支付的方式,企業會結合現金支付和其他支付形式,這些支付方式可以發揮各類的優勢。然而,在混合支付中,企業不能確定支付方式處于最佳狀態,在并購中不能實現有效的財務整合。
(四)企業并購中的財務整合風險
在企業并購完成后,并購方要進行戰略調整,完善人力資源的整合。并購后首先要完成財務整合,如果財務整合不當,會導致潛在的財務風險發生,出現成本增加、資金短缺等情況,導致企業不能繼續發展。在整合期間,不同企業的財務制度會存在差異,并購的企業之間會產生矛盾。企業內部如果財務管理失誤,會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
二、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防范對策
(一)并購前要完善財務風險防范
企業在并購前,要合理選擇并購的目標企業,抓住時機。企業應該結合科學的數據分析,對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進行綜合分析,結合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選擇合適的企業并購。在確定好并購的企業后,選擇并購實際,將并購的風險降到最低。企業應該進行全面的調查,合理的選擇目標企業,結合目標企業所在的區域,對目標企業的管理層的基本情況有充分的了解。通過對目標企業管理層的分析,分析目標同一并購的主要原因。并購方相關人員應該通過相關機構,對目標企業進行充分了解。
(二)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的防范
企業要完善目標企業并購前的調查工作,針對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完善價值判斷。在目標企業選擇后,選擇合適的時間并購。在進行企業并購的環節中,要充分注重信息的對稱問題。在目標公司定價環節中,常常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所以并購方要對目標企業的信息進行查詢,從而獲取更多的信息。目標公司的財務狀況對收購公司的經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目標公司不能真實的闡釋自身的財務情況,或者故意隱瞞公司的財務情況,那么收購方在完成收購后會陷入財務危機。企業應該讓有經驗的中介機構對企業的并購方案進行詳細分析,對目標企業的環境和財務狀況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合理的作出判斷,在定價上降低風險。
在價值評估環節中,企業應該選擇合理的方法,謹慎的分析目標企業的價值。在價值評估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會得到多個并購的價格。所以,并購公司應該結合并購的時期分析目標公司提供的信息是否是真實的,確定合適的方法對目標公司進行評估。
在融資方式的選擇上,企業應該結合科學的資本結構,降低成本風險。在融資方式選擇環節中,企業應該對現有的資本結構進行分析,有效地防止融資后資本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結合各類債務融資的方式,有效的控制企業的負債率。如果權益資本產生很大的風險,其會對股票的價格產生一定的波動。所以,在債務融資采用環節中,應該結合杠桿效益。股權數值的增大會導致股權價值降低,那么要將并購企業的股票數量與并購后企業的股票數量進行對照,還應該結合企業控制權,有效的控制權利。
在多種支付方式結合的基礎上,企業應該合理的安排資金的支付,通過不同支付方式,可以實現收益的合理分類,也能分散風險。并購企業應該結合股權結構分析,結合目標企業的稅收籌劃,完善資本結構,采用混合支付的方式,同時滿足并購方和目標企業的要求。在支付方式明確了,并購企業應該完善進一步的資金支付。并購企業可以結合分期付款的方式,結合每一期支付的金額,緩解企業的支付壓力。
(三)企業并購的支付風險防范
企業應該針對支付的金額,繪制資金預算表,降低并購產生的壓力和風險,調整企業的資本結構。
(四)企業并購的財務整合風險防范
在并購完成后,為了提升企業的規模,企業應該完善相關的文化建設,促進企業內部資源的集中。企業并購后,通過產業的整合和資源優化配置的方式,實現財務的統一管理。企業內部重新建立預算制度,對財務信息進行整合。在企業完成并購后,企業要對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進行提升,定期考核,制定財務管理方案,結合企業的績效進行考核,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結語
近年來,我國企業并購現象非常常見,但是企業并購的成功率不高。很多企業在并購中非常盲目,不能提升并購的針對性,不能對目標企業有充分的了解,在耗費的巨額的成本并購后,卻不能得到任何的收益。也有的企業在并購后,并不能對資源進行整合,導致并購成功率不高。所以,企業在并購前應該強化防范,重視并購過程,并購后完善整合工作,從而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通過有效的并購,提升企業的實力和規模,不斷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完善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科.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對策[J].河北企業,2018 (10):98-99.
[2]曾陸.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分析及防范[J].現代國企研究,2018 (1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