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
摘要:本文對科學事業單位項目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強化項目管理的實踐做法,期望對提高項目經費管理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科學事業單位;項目經費管理;預算管理
隨著國家對科研項目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財政撥款力度也隨之加大,這對科學事業單位項目經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階段,大部分科學事業單位的項目經費管理體系尚未完善,預算制度形同虛設,經費支出缺乏有效監督,難以提升項目經費管理水平,降低了項目經費的使用效益。為此,科學事業單位有必要結合項目特點,建立健全項目經費管理監督體系,保證項目經費得到有效利用。
一、科學事業單位項目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項目經費預算編制質量不高
預算管理是科學事業單位項目經費管理的重要手段,而預算編制作為預算管理的前期環節,直接影響著經費預算的執行效果。但是在大部分單位中,普遍存在著項目經費預算編制質量不高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預算編制人員沒有深入了解國家政策、單位科研項目以及經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加之科研部門與財務部門缺乏溝通協作,所以造成經費預算編制易脫離實際情況;二是預算編制過于籠統,精細化不足,只重視直接費用預算,而忽視了間接費用預算;三是預算編制人員僅憑主觀經驗夸大預算,盲目承諾不能落實到位的配套資金,導致預算執行偏差較大。
(二)項目經費預算執行不到位
科學事業單位的項目經費支出脫離預算,項目承擔部門只是按照項目進度和實際發生費用到財務部門進行報銷,而財務部門也只按照財務規章制度審核報銷費用,在費用支出中忽視了預算的約束力,導致預算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一些科學事業單位擅自改變項目經費用途,將其挪用到基本支出中,造成項目資金流失。部分項目負責人和人員未能形成預算約束意識,在經費使用中無視預算,擅自擴大支出范圍、增加支出數額,造成預算執行偏差逐步拉大,與實際項目進展嚴重不符。
(三)項目經費管理制度不健全
科學事業單位的項目經費管理制度欠缺合理性、科學性,對項目的實施以及項目資金使用帶來了不利影響。單位項目經費管理制度過緊或過松,過緊造成項目經費開支限制條件十分嚴格,使得一些必要的支出未能得到及時解決。過松造成項目經費開支較為隨意,易出現資金浪費現象。
(四)項目經費審查監督力度不足
科學事業單位的審計部門監督職能弱化,通常由財務人員兼職審計崗位,無法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難以對項目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在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將重點放在會計賬目審核上,而忽視了對項目實施全過程的審核監督,未能對經費管理制度執行情況作出客觀評價,不利于經費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二、加強科學事業單位項目經費管理的實踐做法
2016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 50號)正式實施,該《意見》在簡化預算編制科目、提高間接費用比重、明確勞務費開支范圍、自主規范橫向經費管理、改進結余資金留存處理等方面進行了完善。科學事業單位應結合《意見》要求,不斷提高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水平。
(一)規范項目經費預算編制
科學事業單位要加強項目經費預算編制工作,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為項目經費預算支出控制提供可靠依據。在預算編制中,要明確科研項目的目標和任務,調查分析歷史數據,綜合考慮環境因素、政策因素,編制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簡化預算編制科目。加大對經費預算編制的審核力度,對預算編制的不合理之處提出修改意見,嚴格把控支出預算類別和額度,杜絕擅自夸大預算。此外,在預算過程中要促使科研部門與財務部門積極配合,共同完成編制工作。
(二)強化項目經費預算執行控制
科學事業單位要保持預算管理制度的執行剛性,要求科研部門必須按照批復的項目經費預算控制各項費用支出,不得出現超支、改變經費用途的現象。在費用報銷時,財務部門也要按照項目經費預算審核報銷經費的合理性,若發現報銷費用出現異常,則要將情況上報到有關部門進行審查,以保證項目經費支出控制與預算執行緊密結合。同時,在經費預算執行中要將科研項目活動產生的“三公經費”納入到管理范疇,控制“三公經費”的支出標準,形成事前審批、事中監督、事后結算的監管體系,杜絕項目資金浪費,確保項目經費得到專款專用。
(三)健全項目經費管理制度
科學事業單位要根據財政部和上級部門頒布實施的規定、辦法,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項目經費管理制度,對經費管理的各個環節都作出明確規定,推動項目經費管理步入制度化的軌道。
1.規范經費支出方式。在項目經費支出中,會議費、差旅費、小額材料費、化驗費等應采用公務卡結算方式,大宗材料費、設備費、勞務費等,應采用銀行轉賬方式結算,減少現金結算,保證各項支出有憑有據。
2.科學合理分攤和核算間接成本。科研項目的間接費用既要嚴格管理,同時還要促進活力,賦予項目承擔單位對間接費用分攤的自主權。從科研項目活動流程上來看,在科研項目立項階段、實施階段以及結題階段都會產生間接成本,所以要先計算科研項目的間接成本總額,之后再分解三個階段的間接成本,采用不同的分攤方法計算間接費用的組成部分,最后匯總核算科研項目總的間接成本。分攤與核算過程如下:一是計算總間接成本。根據總預算=總間接成本+總直接成本,總間接成本= (總直接成本-設備購置費-建設費)×間接費用提取比例,計算總間接成本。二是計算間接成本的組成部分。項目承擔單位可以結合科研項目實際情況自主確定總間接成本中消耗支出、管理支出、績效支出的所占比例,并按照項目立項、實施以及結題三個階段,分解每一階段中的各項支出。三是匯總間接成本。以科研項目流程為縱坐標,以間接費用組成為橫坐標,建立起間接費用核算模型,可分別匯總核算科研項目各個流程的間接費用總和,也可匯總核算每一項間接費用在科研項目實施全過程中的總支出。
3.落實經費支出績效評價制度。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要嚴格落實經費支出績效評價機制,結合科研項目的實際情況,構建起完善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將科研結果、科研投入、科研產出、科研支出目標實現程度都納入到評價范圍內,并且明確評價標準,確保績效評價結果能夠如實反映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效果。加大對各部門和人員的績效考核力度,制定工作量考核指標,將間接費用支出納入到績效考核中,提高單位人員的經費節約意識。
4.健全結余資金管理制度。項目承擔部門要嚴格按照簽訂的項目合同書和經費預算,規范項目資金使用,及時掌握經費到款情況,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開展。當項目結題時,項目承擔部門要及時通知財務部門,由財務部門按照規定編制項目結算情況表,辦理好相關結賬手續。科研事業單位在項目實施期間,可將年度剩余資金結轉到下一年使用。當項目結題并通過驗收后,財務部門要做好結余資金核算工作,可將結余資金納入到單位兩年內的預算中,用于與科研活動相關的支出,不得改變結余資金的用途。
(四)加強項目資金監督檢查
科學事業單位要加強項目經費使用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其一,落實部門責任制。明確科研部門、項目承擔部門、財務部門、審計部門在項目經費管理中的責任,要求各部門之間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關系,確保經費使用得到有效牽制。其二,實施內部公開制度。科學事業單位要制定并實施內部公開制度,對項目經費預算、預算調整、資金使用、結余資金等情況在單位內部予以公示,使項目經費使用情況接受各部門的監督,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其三,加強審計監督。審計部門要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對每個項目的立項、預算、執行、評價、驗收等環節進行審查監督,杜絕違規操作。
三、結論
總而言之,科學事業單位要加強項目經費管理,將其作為科研項目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在項目經費管理中,單位內部各部門要加強溝通協作,嚴格執行項目經費預算,規范各項經費支出,減少超預算支出現象。同時,科學事業單位還要加強項目資金使用監管,增強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對資金使用過程進行動態監控,落實經費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從而促使經費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志芳.淺析科學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的經費管理[J].財會學習,2016 (9):182-183.
[2]汪曉娟.淺析科學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管理問題[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16):84-84.
[3]呂甲.淺析科學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問題及建議[J].財會研究,2016 (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