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佳慶
摘 要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十九大以來劃定的最重要的經濟發展區域,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之下,職業教育的轉型迫在眉睫,職業教育如何能夠滿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需要成為了擺在職業教育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實際,重點探討了職業教育的轉型方向。
關鍵詞 粵港澳大灣區 職業教育 發展轉型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2.002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Dawan District
TAN Jiaqing
(Guangzhou Communications Senior Technic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40)
Abstract As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a since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Bay area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In this context, the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imminent. How can vocational education mee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Bay are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fro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dire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Bay area;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1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職業教育要重新定位
1.1 職業教育應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形勢合理設置學科專業
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區域經濟以及企業的類型與傳統的經濟存在一定的差別,為了更好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國家在產業的布局以及企業的引導等方面,都給予了政策支持和產業傾斜。在這一發展形勢下,職業教育要想滿足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就要對教育方向進行重新定位。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合理設置學科專業。職業教育中的學科專業設置,不但要考慮到對人才的培養以及企業的現實需求,同時還要順應區域經濟的發展實際,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特點和未來走勢,以及產業布局和企業的實際需求,設置與區域經濟和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學科,達到更好的培養專項人才的目的。所以,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職業教育的定位首先應當從合理設置學科專業開始。
1.2 職業教育應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趨勢找準定位
在職業教育的發展中,其定位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找準其定位才能夠保證人才培養和職業教育的整體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基于職業教育的特殊性,以及職業教育對企業和區域經濟的重要影響,粵港澳大灣區的職業教育應當認識到區域經濟的差異,以及與其他地區在區域經濟和企業類型以及產業布局等方面的不同,在學科設置和人才培養以及職業院校的設置等方面都要進行系統的考慮和重新的定位。只有與區域經濟和國家的產業布局相適應,才能夠使職業教育煥發生機。
2017年4月7日,國家發改委制定印發了《2017年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工作要點》。提出要深化粵港澳深度合作探索,推動建設粵港澳專業服務集聚區、港澳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和人才合作示范區,推進服務業執業資格互認。2016年,珠三角9個城市共吸納37.33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其中到廣州市就業的畢業生最多,有16.32萬人,其次是深圳市有7.51萬人。粵港澳大灣區需要充分發揮香港、廣州、深圳三個中心城市在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領域對珠三角地區的引領和外溢作用。
所以,職業教育應當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趨勢找準定位,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產業布局為出發點,以區域經濟的發展實際為出發點,合理調整發展方向。
1.3 職業教育應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發展的重要人才基地
職業教育最主要的作用是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和人力資源保障。結合粵港灣大灣區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以及企業的發展實際,在具體的職業教育定位過程當中,以及職業教育的發展中,應當以提供人才為主要的出發點,并且將人才基地作為職業教育重點打造的功能。通過發揮職業教育的輻射作用,讓職業教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發展的人才基地,承載更多的人才培養重任,為區域經濟和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專項人才,并形成良性的人才梯隊,解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發展中人才不足和后勁不足的問題,避免因人才因素制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的發展。由此可見,職業教育的重要責任在于為區域經濟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人才保障,并且形成全面的人才培養體系和長效的人才培養機制,為區域經濟和企業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2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職業教育應以需求為導向
2.1 職業教育院校應注重培養企業急需的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的職業院校在制定發展規劃和工作目標過程當中,應當重點關注區域內的企業需求,做到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根據企業的實際特點培養企業急需的相關人才,并提高人才的適用性,使人才能夠從培養到實習再到實際工作能夠有良好的表現,能夠真正的為企業服務,有效的縮短人才的培養周期,避免人才培養周期過長不能夠滿足企業的現實需求。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往往會在關鍵的操作崗位上需要較多的應用型人才,那么職業教育院校就應當及時的洞察這一需求,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從招生開始規劃一條清晰的人才培養路徑,使企業急需的人才能夠在企業需要的時候及時的由職業院校輸送,保證企業人才需求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所以,職業教育的轉型應當以結果為導向,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培養企業急需的人才為己任。
2.2 職業教育院校應重視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其實際操作能力必須要達標,因為職業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差別在于職業院校的定位就是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強化和培養。基于這一特點,職業教育院校在發展過程當中,應當重視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從具體的學科設置、實踐機會、動手能力培養,以及具體操作能力等方面都要進行全方位的梳理和轉變,使職業院校能夠在教學職責、教學任務和教學規劃等方面日益合理,以企業的需求為準,重點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夠在短時間之內獲得較大的提升,進而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避免學生從職業院校畢業之后不能夠快速的適應企業的需求,在企業工作一段時間之后,也不能夠很快的熟悉本職工作。如果是這樣培養出的人才,企業的用工意愿度會大打折扣。所以,職業教育的轉型應當聚焦在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方面。
2.3 職業教育院校要及時推出適合企業發展的新專業
粵港澳大灣區無論是在經濟形勢,產業布局還是企業規模和發展層次等方面,與內陸地區的經濟和企業類型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導致了如果沿用原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和職業院校的學科設置是無法滿足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和企業發展需求的。那么職業院校就應當及時的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實際和企業的現實需求,及時的修改教學計劃、修改人才培養方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企業的需求設置新專業,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芯片產業、互聯網企業、電商企業等輸送更多的高素質和高水平的人才,進而達到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的目的,有效的解決區域經濟發展過程當中人才失衡的問題,化解企業人才矛盾,解決企業用工需求問題。
3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職業教育應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發展模式
3.1 職業教育院校應積極采取產學研的發展模式
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當中絕對不能夠固步自封,職業教育必須與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的發展實際進行緊密的結合,只有相互結合相互融合,不斷的了解經濟發展需求和企業的人才需求,才能夠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進而在職業院校的發展道路上才能夠更加快速更加暢通。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實際特點,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現實情況,職業教育應當積極采取產學研的發展模式,融入到企業發展中去,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從產品研發入手,參與企業的產品研發與生產銷售等環節,并且讓學生在學習階段就進入到企業實習,提前感受企業氛圍,形成良好的實習環境,并且通過職業院校的科研能力為企業提供基礎的科研服務,形成產學研聯動發展的人才培養思路,解決企業人才培養難的問題。
3.2 職業教育院校應增加與企業的合作機會
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當中應當有效的融合到企業發展過程中去,首先就要增加與企業的合作機會,了解企業的現實需求,從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入手,按照企業的生產需求,讓學生了解每一個生產環節,加深學生對生產流程的印象,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提高后端教學效果。通過先了解需求,再有針對性的去教學這種有效的方式,讓職業院校的學生能夠認清楚學習的目的,讓每個人都帶著強烈的目標感去學習,最后培養出的人才也一定是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這種方式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職業院校而言是一種有效的發展模式,也是能夠取得積極發展效果的重要方式,職業教育只有從這一角度切入,才能夠取得積極的發展效果。
3.3 職業教育應融入到企業發展中去
職業教育與企業的融合是分不開的,職業教育與企業融合的越好,那么職業教育的發展質量就越高,也就更能滿足企業的現實需求。同理,企業只有與職業教育緊緊的捆綁在一起,才能夠及時的獲得企業所需人才,建立企業的人才梯隊,為企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那么職業教育在轉型過程當中就應當更多的融入到企業發展中去,形成良好的職業教育氛圍,讓職業教育與企業發展共同進步,實現職業教育與企業發展質量的雙提高,進而為整個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所以,粵港澳大灣區的職業教育也應當關注企業發展實際,有效的融入到企業發展中去,形成良好的發展脈絡,讓職業教育與企業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4 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職業教育的轉型迫在眉睫,職業教育的轉型既要重視區域經濟的發展實際和企業的現實需求,同時也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按照區域經濟和企業的現實特點,重新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使職業教育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去教學,為企業提供更多有價值的高素質人才,解決企業的人才培養問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序的人才保障和人才梯隊,真正的實現推動企業發展和推動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目的。由此可見,職業教育的轉型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系,職業教育轉型越科學,對區域經濟的支持力度就越大。所以,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職業教育做好轉型和調整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杜怡萍.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職業教育的發展轉型[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8(04).
[2] 潘海生.人本回歸 創新引領——蘇派職業教育在改革中不斷前行[J].江蘇教育,2018(12).
[3] 周德竹.探索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子——重慶市開州區職業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實踐與經驗[J].現代職業教育,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