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出現,在初中農村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仿佛有了燈塔的引導,在此基礎上,初中農村數學教師意識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性,并對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方式進行了深度反思。為了更好地培養農村初中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從“農村初中學校數學教學的現狀”和“培養農村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兩個方面,對培養農村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方法模式,進行初步的探究。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理念;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深度反思;自學能力
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任何學科的學習中,都是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之一。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后,才能夠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才能夠在快節奏的社會發展中,迅速的適應社會的節奏,進而找準自己的位置,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占據一席之地。而自從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做了社會所要求學生具備的關鍵能力后,廣大初中教師這才意識在平時的教學中,缺少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環節,進而導致初中學生缺少基于數學的核心素養。基于這一認識,特做下番論述。
一、 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 教師的教學模式保守、陳舊
在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襯托下,將一些農村教師的教學觀念中存在的問題一齊暴露出來了。即在當今的初中農村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仍舊沒有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仍舊以為學生的學習是為了配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順利完成的棋子,仍舊守舊的將自己和數學課本放在了教學的中心位置上,來開展數學教學的實踐活動。殊不知,教師教學模式的保守陳舊,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利于培養學生數學的核心素養,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二) 教師的教學重點出現偏差
初中農村教師的教學重點出現了偏差。基于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理念,教師教學的重點,不能夠僅僅放在學習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上面,而是應該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并具備了解決一定問題的能力后,培養學生能夠對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借助數學的角度轉化并解決問題的習慣和品質。而這種習慣和品質的養成也需要學生首先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夠順利的養成。但遺憾的是,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不僅沒有培養學生這種習慣和品質,更沒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 學生對于數學科目的學習出現印象偏差
很多情況下,一個問題的出現,在沒有及時解決的情況下,將會造成另一個問題的出現。然后又會造成另一個問題的出現,導致惡性循環,就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一樣。而經由上述的論述,教師所暴露出的兩個問題就帶來了學生的第三個問題的出現,即學生對于數學科目的學習出現印象偏差。他們認為學習數學,毫無用途,只是為了能夠在數學考試中,考出一個差不多的成績,從而避免教師的責備,能夠更好地享受短暫的初中三年的學校時光。殊不知,對數學學習產生這種心理認知的初中學生,正在走向一種精神上自我毀滅的道路,他們無法領略到數學的魅力,無法理解在精密的數字的包裹下和符合邏輯認知規律的推導下的數學背后的直覺力和原動力,也無法洞悉整個現代數學的努力方向及其與科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如果教師不對學生的心靈進行教化,而任由其腐朽衰敗下去,既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不利于國家將來的發展。
二、 培養農村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知名學者李耀龍在《科教導刊》上刊登的文章《如何培養農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提出,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認知發展能力和數學知識的基礎的前提下,教師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課堂平臺,借助一定的課堂模式,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尋,獲得真正的深層次學習體驗,完成數學思想的學習和掌握。故培養農村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就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科目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地領略到數學的魅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部分。
具體來說,在學習“有理數”相關知識的時候,對于“有理數”“數軸”“相反數”“絕對值”“有理數的大小比較”“有理數的加減乘除法”的具體知識點,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采用“微課”模式進行教學。教師利用“微課”短小精煉的優點,快速的讓學生提前預習具體的知識點,然后在對課本教材的具體知識點,進行自主的學習。完成本環節后,教師便可以讓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溝通,讓他們在相互之間解決積留的數學問題,最后再統一將未解決的問題反饋給教師,由教師統一為學生解答指點。在學習“有理數”相關知識的時候,通過教師借助電子信息技術,在課堂中采用“微課”和“小組討論”的模式,為學生創新了教學模式和創建了數學的高效課堂,幫助學生構建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高了數學的綜合能力。
而有著“教育學之父”之稱的約翰·菲力特力赫·赫爾巴特,提出了教師構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首先需要遵守的原則就是學生的興趣。興趣,是驅使一個人自主進行實踐的原動力,是一個人的主觀情感趨勢。學生只有對數學科目存在興趣,才能夠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自主的學習數學。而初中農村教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途徑,就可以從創設教學的情景開始,在正式授課的熱身階段,教師為學生創設課堂學習的具體情景,就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具體來說,雖然在我國應試教學機制的荼毒下,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機制出現了偏差,但是他們仍舊是拂曉的太陽,對于能夠擴充自己的靈魂深度和精神境界的事物,仍舊能夠感知并積極地吸收。基于這一認識,教師就需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學習的情景。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用丟番圖的墓志銘與方程的故事,來作為課堂導入部分。對于學生而言,墓志銘是一個舶來品,并不屬于中國本土的名詞。故教師為學生創設的情景,越是學生不知道的事情事物就越能夠起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那個時代,大多數墓志銘都是記敘文,但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的墓志銘卻與眾不同,是一段抽象的方程題目,解出這個題目就能夠得出他的年齡。沒有什么比一個謎語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的時候,通過教師為學生創設的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的墓志銘的課堂情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而有了興趣的加持,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也就能夠更順利的開展。
上述可以得知,廣大農村初中數學教師構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一方面,需要借助客觀環境激發學生主觀的趨向性,創建數學的教學活動,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經驗;另一方面,則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除了以上的兩點外,教師就能夠合理的構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了嗎?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崔找萬對于構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看法。
他曾經說過,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改善師生關系,變管教對立為民主和諧。他在《論新型師生關系》中強調,在傳統的教學中,師生之間是教與被教,控制和遵命的關系,有些學習底子差,處于叛逆期的學生,習慣性的將自己放置在教師的對立面上。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發表獨立見解。據此推論,課堂將呈現一派清明和諧、蓬勃向上的氣氛。借助此種模式,學生的潛力得以體現,也能夠積極回應教師,從而更好地為教師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鋪平道路。可見,教師構建的數學課堂模式,想要成功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還要教師在構建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將自己和學生的關系轉變成園丁和園圃的關系。一方面,構建的課堂模式,需要教師和學生形成良性的互動機制。另一方面,則需要教師利用該模式,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遵照孔夫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原則,對學生起引導指點的作用。
具體來說,教師的課堂模式的構建,可以采用“六模塊建構式”模式,即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重點,以學生的自學質疑,自主提出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學生主動匯報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教師采用這種模式,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
三、 總結
綜上所述,培養農村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建立師生平等民主關系的前提下,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情景,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具體來說,教師構架的課堂教學模式,要關注學生的全面性,綜合性,發展性,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培育他們數學的核心素養,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惠琴.如何培養農村初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能力[J].學周刊,2019(2).
[2]施文輝.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題分析:基于時間管理視角[J].新課程,2018(11).
[3]夏福秀.培養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五注重”教學策略初探[J].農家參謀,2017(14).
作者簡介:王江有,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山丹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