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開始注重義務教育,并提出了以素質理念為指導的全新革新目標,初中教育在教育活動規劃開展方面面臨著全新的挑戰,作為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本位的核心地位,并積極改進現有的授課模式,努力構建一種更加開放和自由的學習環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助力高效課堂合理構建。而小組合作是一種全新的授課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生本思想,將其應用到數學課的教學當中,能夠呈現出十分突出的效果。鑒于此,本文主要就小組合作作為一種新教法在數學課上的應用舉措展開適當的討論,希望能夠為促進數學課教學改革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一、 前言
新課改針對數學課教學提出新標準,在初中階段,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核心地位的有效發揮,采取有效策略讓學生對課程學習形成良好的自主性學習意識,并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欲望。而小組合作作為素質思想指導下的一種全新授課模式,教師在進行數學課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合理的貫徹這一模式,能夠讓數學課呈現出全新的形態面貌,也能夠有效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讓學生在對待數學課保持強烈認可情緒的狀態下,積極地參與到課程學習當中。因此,數學教師需要根據課改需求就數學課的合作教學體系進行適當的優化處理,從而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
二、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分析
(一) 提高課堂參與性
參與性是素質課改環境下針對課堂教學質量所提出的重要評定標準,同時也是決定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而在數學課上,教師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具體的授課活動,能夠為學生自主參與課程探索提供更加廣泛的空間,也能夠保證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具有自由性。促使學生在小組的氛圍下通過有效的互動和交流,正確的掌握數學知識的內涵,加深對基礎知識要領和解題技巧的掌握,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加的突出。
(二) 培養團隊配合素質
在素質課改的環境下,初中教育需要注重德智一體化的合理建設,既要關注學生的智力開發,同時也要側重于德育活動的有效滲透和開展。而小組合作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教學舉措,將其應用在數學課堂上,能夠為學生營造健康、和諧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互相幫助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小組內部成員密切配合,以及有效溝通的過程中對團隊配合的核心思想加深理解,全面提高學生之間的默契度,對于提高班級內部成員之間的整體凝聚力具有十分突出的意義。可見,在數學課的教學規劃領域,小組合作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對此,教師需要形成清楚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對課堂形態進行調整。
三、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分析
(一) 科學分配小組
執行小組合作教學的前提基礎是要根據班級中的學生情況,做好科學的分組。一般來講,在分組之前,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即要對班級的學情信息進行全面調研,形成系統、準確的認知,從而為后續分組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教師可以通過隨堂測試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考查,或者與學生進行談話交流,在師生互動和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對待數學課的態度,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阻礙,綜合判斷學生的學習水平。之后,明確具體的分組原則,通常情況下教師需要貫徹均衡的原則,將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均衡分配到各個小組,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能夠保證各個小組的探究實力相當,提高小組合作的執行性。比如說,教師可以從基礎概念、解題思維、計算能力、動手操作等各個方面進行素質考核。
(二) 明確探究目標
在小組分配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做好目標的精準定位。在此之前,教師需要做好教材的深入發掘,在閱讀和鉆研教材的過程中掌握課程的重難點知識,并根據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建設需求進行明確,以便可以圍繞正確的目標導向,對課程進行優化設置,同時也能夠為小組合作活動的規范性開展提供良好的方向導向。比如說,教師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需要確定課程目標,即“1. 對具體的數學概念進行掌握。2. 明確移項、合并同類項等定理的使用技巧和方法。3. 結合實際問題找出數量相等的關系,列方程式并解題?!贝_定具體目標既能夠為教師規劃課程提供一定的方向,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確立具體的學習目標,從而保證學生的探究和學習更具有針對性。
(三) 構建問題情境
在目標確定之后,為了讓學生產生對課程的探索興趣,同時也為了更好的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需要做好問題情境的創設,從而構建良好的學習條件,也能夠在具體問題的導向下,讓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思路進行明確,從而保證學生的課程學習更加規范。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正數和負數”時,教師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創設情境,并在此基礎上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如“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數字在生活中所發揮的意義,比如說,這個墻的高度是15米,但是生活中還有一種類型的數字,比如說今天的最低氣溫是-12℃,那么大家知道-12所代表的含義是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這樣的數字?”之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就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回顧和分析,思考相關的數字,如“某企業一日的盈利為-500元”等,并引導學生圍繞正負數之間存在的聯系進行分析和思考,并嘗試著利用畫數軸的方法自主總結規律。
(四) 豐富討論活動
在數學課上,教師需要以學生為本構建豐富的課堂活動,為學生的合作探究提供更加廣泛的空間,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意識,激發學生的主觀性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動性。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圍繞相關的教材內容提出探究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部通過思維的發散以及思路的整合,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規律進行綜合性的探討。比如說,教師在講解“一次函數”時,則可以合理地設置問題,如“一次函數的單調性和單調區間有著怎樣的規律?”之后,學生在小組內部設置具體的函數模型,并繪制函數圖像。在此基礎上通過討論和互動,總結具體的函數規律。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合理的設置動手操作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動手操作制作具體的數學模型,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比如說,教師在講解“軸對稱圖形”時,則可以引導學生在組內結合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了解,進行圖形創新與創作,并在組內探討該圖形的具體判定規律。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素質建設需求落實任務驅動,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和深入探究提供良好的載體支撐。教師將課程與現實生活建立有效聯系,并明確具體的實踐主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進行課外實踐調研與體驗。比如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數據的搜集與統計”進行生活數據自主調研,并利用自身對于統計圖表的掌握,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五) 創新教學評價
在數學課上,教師為了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育人功能,以及促進高效課堂的合理性建設,需要從評價層面著手對課程體系進行創新。首先,在評價思想上教師需要積極地進行改良,認識到生本的重要性,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發掘和系統建設。針對學生在整個小組合作中的學習表現,包括學習態度、探究行為、合作素養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這樣能夠保證所獲得的評價結果與學生的真實學習品質相一致。同時,教師需要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鼓勵學生以互動的方式自主參與到評價活動當中,即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部就整個團隊的學習和探究表現進行互動和交流,自主總結學習經驗,分析團隊探究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小組內部討論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各個小組之間就彼此在學習過程中的心得和經驗進行分享。
四、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展望
(一) 注重學習載體創新
在貫徹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正確的認識當前教育事業的信息化發展趨勢,對合作學習的支撐載體進行創新。在信息技術的助力下,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微課資源。將數學知識和具體的探究素材進行系統的整合,構建完善性的學習資源儲備中心,讓學生可以在此條件下更好地進行合作探究。同時,教師還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構建智能的交互平臺,通過成立數學學習交流群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分享學習經驗。
(二) 注重學習秩序維持
在落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活動進行得更加順利,需要注重課堂秩序的合理維持。根據課程的授課目標對合作學習的規范流程進行明確。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探究行為關注和指導,加強互助思想的宣傳,讓學困生和普通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探究活動當中,針對小組內部出現的學習困惑給予一定的思路引導,從而幫扶小組順利完成探究任務。
五、 結論
依前所述,在初中階段教師在開展數學課教學活動時,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素質課改大環境下,針對學生自主性學習意識和探究能力培養所提出的教學標準,并在正確的目標指引下對具體的授課方法進行創新。通過貫徹小組合作的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課堂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下通過互助學習、互動交流,最終實現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有效內化,同時也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學習效率。同時,教師在今后利用小組合作開展數學授課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初中生的個性需求對合作的載體,以及課堂的秩序進行有效的創新和維護,以保障所呈現的課堂效果與素質課改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相一致。
參考文獻:
[1]陳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41.
[2]張發軍.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150.
[3]宋體海.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9(36):25.
[4]甘榮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0):48.
作者簡介:
李想,遼寧省盤錦市,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歡喜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