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平
摘要: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如何利用數字化信息工具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是中小學管理者需要考慮的問題。目前,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還存在著管理不到位、賬實不符、效率低下、績效評價不完善等問題,本文針對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對策,從而使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更加規范,也有利于減少其流失和浪費,使中小學固定資產更加安全。
關鍵詞: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應對策略
一、加強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十九大也強調,教育優先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中小學各項資產,尤其固定資產是辦好教育的基礎。因此,加強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不僅僅是現實需要,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需要。首先,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積極履行財稅體制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和監管的重要措施。中小學校全面推進國有資產管理,能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閑置浪費,有效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其次,中小學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可以使上級主管部門及時了解學校的資產狀況,掌握學校資產使用、閑置等情況,從而減少重復購置的情況發生。同時,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明晰學校的資產情況和資產折舊情況有利于為上級部門資產配置決策時提供數據支撐。最后,中小學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可以使中小學資產產權明晰、配置合理、管理有效,讓學校資產充分發揮其作用。
二、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不足之處
(一)學校管理者重教育教學管理、輕資產管理
一般來說,相較于學校資產管理,學校領導更加重視的是學生教育教學工作和學校發展規劃。根據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要求,中小學校固定資產按月計提折舊,納入成本核算,但資產管理成效未納入年終考核范圍,中小學領導普遍存在著對教學質量、教學方法等方面的重視,忽視了各項資產的管理,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也沒有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獎懲機制。
(二)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現在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建設不重視。一些教育主管部門在對中小學校進行檢查指導工作時,并沒有對其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進行相應檢查,這便使很多中小學校沒有形成一套規范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或者是有相應制度而沒有很好的貫徹執行,如中小學校固定資產購置、資產日常使用管理維護、報廢等都沒有一個規范詳細的制度要求,這直接使中小學資產管理者在管理資產時,沒有一個可參考的制度。從此處我們也可以看出,造成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忽視的原因,有一方面是因為教育主管部門過于重視教育工作而忽視資產管理。
(三)中小學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現象嚴重
按要求,中小學校定期要對學校內部的實物資產進行盤查,并定期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系統內部數據進行核對。但實際上,很多中小學校的資產管理員往往是由一些教師兼職,沒有按照要求對資產進行盤查監督,尤其是很多資產盤點工作是在年底或年中,這都與期末教學任務沖突,所以很多資產管理員沒有仔細核查資產,一些盤虧的資產沒有查實原因,一些需要報廢的資產沒有報廢,材料堆在倉庫,隨意丟棄或隨意變賣,沒有履行報廢手續,所以很多時候學校賬面上只增不減,賬實不符。同時,在一些偏遠山區的中小學校,在接受捐贈資產時,沒有進行嚴格的驗收手續,很多時候沒有將捐贈或無償調撥的資產錄入資產管理系統,這些現象都使得學校固定資產管理混亂。
(四)績效評價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中小學校教職人員的工資晉升與教師專業技術職稱息息相關,也有一部分教職人員工資與前勤、后勤有關。對于后勤來說,學校評優獎勵后勤崗位機會少,績效評價后勤崗位獎勵小,因此,后勤崗位人員缺少工作積極性。而資產管理者作為典型的后勤崗位,目前不完善的績效評價制度,嚴重影響了資產管理者的工作熱情。同時,針對資產管理本身來說,也沒有一種客觀的評價機制,這也使得學校資產管理水平難以提高。
(五)中小學資產管理者流動較大、專業性差
中小學校與大學或一些職業學校相比,規模相對較小,大部分的中小學校的資產管理崗位都是由教師兼職或者一些財務水平較低的管理人員轉崗而來,只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對賬、記錄,不能進行更深入的財務分析和數據運用,這些非專業的財務管理者沒有足夠的精力和經驗去管理資產,進行資產核查,極其不利于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的保護。同時,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國有資產的信息化管理也越來越深入,而中小學資產管理者對這些信息軟件了解不夠,運用也不熟練,這些都容易造成固定資產流失。此外,中小學資產管理者往往會因為工作變動而導致資產管理員崗位任期短、流動頻繁等現象,大大阻礙了中小學資產管理效率,賬實不符更容易發生。
三、提高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應對策略
(一)轉變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要打破中小學校重教育教學、輕資產管理的思維,不僅需要中小學校相關領導轉變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維,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改變對固定資產管理思維,打破原有的思維束縛。對于中小學校來說,要提高全員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形成保護國有資產的學校氛圍,資產管理者要從過去被動填報數據向主動管理轉變,向動態管理轉變,積極主動的做好工作。
(二)建立健全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中小學校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根據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學校的資產管理細則。為資產管理從購置到報廢全程全環節提供制度保障。同時,要把制度落實下來。如在購置決策時,要結合年末各部門、班級的報廢情況和需求制定采購計劃,在校委會上決定是否同意計劃,編好采購預算。又如定期由校委領導牽頭組建學校固定資產核查組,對學校的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核查,并形成詳細的資產核查報告,對學校固定資產統一調配使用,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對要報廢的資產按審批權限報請上級部門審批,同意后再進行資產報廢的處置。
(三)推進資產管理系統及會計核算軟件的運用,加強賬實管理
中小學校要及時升級完善財務核算系統,培養資產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操作水平。把固定資產信息與財務信息進行有效對接,在財務核算系統中建立一個折舊系統模板,從而可以直接生成折舊憑證,以減少人為操作產生的失誤。如當學校新購置了一批固定資產,資產管理者可以通過系統直接將購置信息填入,報賬員就直接使用“資產入賬”功能審核資產管理員的驗收單,管理員有權對不合格驗收單進行退回,待資產管理者修改完成后再進行處理,從而防止先支出后補錄的違規做法,實現了賬賬相符,有利于幫助中小學校及時的處理學校日常財務數據,提高學校財務處理水平。此外,學校還可以推進固定資產條碼化管理,即通過新型的條碼設備把學校的固定資產與財務資產系統連接起來,對學校固定資產統一貼上資產條碼,并把該資產的詳細信息輸入財務系統中,如資產使用年限、使用部門等,將資產的情況進行實時記錄,以便通過財務系統快速查找超過使用年限需要報廢的資產。對捐贈或無償調撥的資產采取同樣的手段,統一貼上條碼后建立入庫手續,從而實現賬實相符,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減少資產流失。
(四)建立健全績效評價機制
就實質而言,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成效對教學活動是有一定影響的,因此,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在對學校工作進行檢查時,要對其在資產管理方面的情況進行檢查并納入考核,把考評結果與學??冃煦^,學校也要建立相應的資產管理獎懲機制,并健全資產責任人制度,誰使用誰負責,誰管理誰監督,把資產管理納入學??冃Э荚u中去,對管理好的科室、班級及個人進行獎勵,不好的進行批評,提高全員對固定資產的維護保護意識,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此外,加強固定資產管理者的思想教育,提高管理者的專業水平。教育部門可以定期對中小學資產管理者進行培訓,通過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升,發揮財政撥款的最大效益,從而真正使中小學固定資產不被浪費、流失。
參考文獻:
[1]蔡惠惠.論中小學財務管理普遍存在的難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9 (07):166-167.
[2]吳曉瓊.淺談中小學財務核算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當代會計,2019 (05):159-160.
[3]張艷.信息化環境下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J].財會學習,2018 (3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