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整本書閱讀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有效地閱讀一本完整的書。同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積累更多學習經驗,加深對閱讀樂趣的感受。尤其是在小學中高年級段,更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方法;指導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更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這也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當前,大多數小學生對閱讀都是一種缺乏興趣的狀態,教師也缺乏行之有效的閱讀方式。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閱讀能力,這也需要教師不斷地在教學中對閱讀指導策略進行探究和創新,尤其是豐富整本書的指導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從而不斷地提高閱讀水平。對此,筆者根據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總結了幾點閱讀指導要點,提出了幾點個人對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指導的體會。
一、語文整本書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現在,由于書籍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講有一定的理解難度,且與其生活實際相差很多,因此導致多數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產生抵觸心理。長期如此,小學生就會對整本書閱讀失去興趣。基于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來為學生選擇相應的整本書閱讀材料。
2.閱讀方法欠缺
閱讀的方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泛讀,另一種是精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都是采用精讀的方式閱讀,閱讀速度也就會非常慢,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極易讓學生對閱讀內容失去興趣,從而導致學生喪失閱讀的積極性。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泛讀能對文章內容或含義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兩次及以上的閱讀之后,更是會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二、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指導原則
1.整體性
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核心價值所在就是整體性,這也是整本書閱讀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閱讀整本書的作用,及時更新教學手段,如提前制定閱讀計劃、開展閱讀活動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讀書的熱情,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當中,促進學生的系統生成。
2.自主性
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過程并沒有什么硬性規定,可以自由決定閱讀的時間、速度等,時間相對比較寬松,因此,我們也可以將閱讀視為個性化的過程。閱讀的方式方法也不需要有太多的限制,應該以學生的規律及興趣為主要開展依據。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來決定使用哪種閱讀方法。同時,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以便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等,最終根據自己的經驗從書中有所收獲。
3.差異性
由于學生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要根據學生閱讀水平的不同,在集中指導的基礎上,再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弱,教師就應該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引,尤其是要豐富他們的感情。而對于一些個別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通過讀書筆記等對他們進行及時關注,并進行個別談話。尤其是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要多聽聽這些同學的見解,以此增強他們閱讀整本書的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他們注意其他同學的閱讀方法,使其從中感悟讀書的樂趣,增加讀書經驗,并在不斷地閱讀中接受鍛煉,從而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三、語文整本書閱讀方法的具體指導策略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蘇姆霍林斯基曾經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之前,可以先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愛好等,并以此為依據為學生提供閱讀材料,繼而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同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有意識地通過給學生介紹課文的作者、寫作背景等有關知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學完課文之后,產生強烈的課后閱讀欲望,從而主動由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
如,在學習完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之后,我就讓學生在課下收集一些與文章作者季羨林先生有關的資料,以此加深他們對作者的了解,并激發他們對于作者其他作品的閱讀欲望。之后,我給學生推薦了季羨林先生的作品《我的童年》一書,以便學生在課下開展閱讀活動。
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自主舉辦多種閱讀活動,教師只是從旁進行有效引導即可。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過程,也是相互分享的過程,如分享閱讀成果等,以此拉近彼此之間的情感距離,增加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從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不斷提高以及全面、健康地發展。
2.對學生閱讀整本書方法的指導
小學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時,必須要在閱讀實踐中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整本書閱讀方法,以便讓學生明白讀書的第一步要做什么。也就是所謂的“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也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遵守的主要原則。
第一,在閱讀整本書之前,首先要了解與本書相關的信息。因此,當學生拿到一本書之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書名、作者以及目錄等是首先要關注的內容,然后再讀前言,從而對此書的脈絡與大致走向有了初步的把握以及整體的印象。之后,再引導學生閱讀此書目錄,以便了解所要講述的主要內容。因為,一本書內容的高度濃縮所在就是目錄,通過看目錄我們就已經把書本的厚度減掉一半左右了。
如在閱讀季羨林《我的童年》一書時,我就先給學生介紹了本書作者的有關資料及寫作背景,讓學生對本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其后,再讓學生快速瀏覽文章,并相互交流自己的疑問和感想,以此為學生后續的閱讀做好鋪墊。
第二,采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整本書閱讀可以分為精讀和細讀,對于精彩部分,我們要在泛讀的基礎上進行精讀,朗讀結合默讀,讀懂內容、感悟內涵以及品味語言相結合等等。遇到一些簡單的故事情節時,學生可以通過快速瀏覽來了解故事內容。如果讀到這本書的精彩片段或感動之處,也可以大聲朗讀,反復品味,從而體會其中的內涵;遇到不理解或一知半解的地方,也可以做好標記,查閱相關資料或反復閱讀,加深理解或印象。
第三,不同類型的文本閱讀方法不同。其一,實用性文本閱讀方法指導。實用性書籍主要是闡述規則或規則背后原理的書,如各種操作手冊、游覽指南以及科普等。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實用性強,能滿足人們在特定方面的需求。故此,在閱讀此類書籍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做到如下兩點:首先,改變原有的文學類閱讀思維,只要消化和理解其中的主要信息,明白操作步驟即可;其次,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要對其所提供的方法、步驟以及措施等進行甄別和選擇。這就需要讀者在選擇和判斷時,具備充足的實際經驗或根據實際需求來進行。
其二,文學類書籍的閱讀方法指導。文學類書籍主要與文學相關,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喜劇等,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人文性。在學生閱讀此類書籍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和感受文本,還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度挖掘,從而感受其中的藝術表達效果和寫作特色,從而促進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首先,詩歌類書籍與其他書籍相比,理解難度相對較大。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相關背景及環境,有一個整體的情感基調。反復朗讀詩歌,加深對詩歌情感的體會,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時,可以借助參考書或文下的相關注釋,以此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其次,小說類書籍的閱讀方法。通過略讀了解小說的大概內容。同時,盡量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出現,以免遺忘或混淆故事情節與相關人物之間的關系。學生在閱讀時,還應該充分發揮想象,并將自己融入故事當中,從而與文本產生共鳴。引導學生抓住并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理清文章脈絡,通過環境描寫加深對小說主題和人物特征的理解。通過將自己置身于文本之中,與故事主人公相融合,從而體會作品的感染力。再次,當學生閱讀散文類書籍時,一定要用心閱讀其文字間所蘊含的思想情感以及流露出來的作者的細膩情感。在閱讀中,切勿以己度人,尊重文本,而不是以自己的經驗對文本內容進行同化。散文的語言優美、凝練,需要學生通過反復閱讀來體會其優美所在,從而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感,為其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最后,喜劇類書籍的閱讀方法。喜劇類的書籍具有較強的表演性和直觀性,因此需要學生在閱讀中結合自己的想象,以此加深對人物的感受。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表演書中的故事情節,以此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加深學生對文本的印象,從而激發并提高他們的讀書興趣。
第四,指導學生做好整本書閱讀的閱讀筆記。引領學生閱讀書籍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都必須要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對此,我讓每個學生都準備了一本整本書閱讀筆記本,其中要包括書名、作者、主要內容、摘抄的優美詞句等。同時,還要讓學生嘗試著寫書評以及讀書心得、感悟,從而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豐富他們的閱讀內容。
3.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首先,由于整本書比較厚,對其的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很多學生在閱讀中都會由于時間太長,或者是轉移興趣而半途而廢。對此,為了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制定個性化的讀書計劃,并嚴格執行。
其次,師生共讀,充分調動學生閱讀整本書的積極性。同時,師生共讀,相互交流彼此不同的感受、理解和收獲,充分享受讀書的樂趣,從而建立亦師亦友的良好師生關系。
最后,親子共讀。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中,父母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長與孩子共讀一本書,既能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又能讓家長參與小學生的閱讀實踐,對其閱讀進行監督和指導。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書時,首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熱情,促使他們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習慣。同時,閱讀整本書,有助于學生正確人生觀念的樹立,提高他們的文學修養,促進他們邏輯思維的培養,從而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促進他們健康、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東艷.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技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126-127.
[2]張敏.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孫迎新.談談整本書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2):95.
[4]李玉潔.淺談整本書的閱讀策略:以小學語文新課標必讀書目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17(29):69-7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