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菲
摘 要:“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學不斷改革,建立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職業教育院校,墨子的教學方法在職業教育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墨子的重“技”、“工匠精神”等教學方法符合現代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的階段性訴求,將墨子的教學方法融入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有利于“互聯網+”時代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改進,有助于豐富高職院校教學內涵,更加能夠體現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本文結合墨子的教學方法分析了“互聯網+”時代高職職業教育教學方面的應用。
關鍵詞:墨子;教學方法;“互聯網+”時代;職業教育
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培養具有專業技能、高等素質的技術型人才。長期以來,學校比較注重學生技能技巧的培養,沒有相對健全的校園文化氛圍熏陶,高職院校應該具有重“技”的文化特色,高職教師在教學中應更多融入“工匠精神”在教學活動中
[1]。目前,隨著高等教育改革不斷地推進,高職院校需要抓住機會,創造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法,通過滲透墨子的教學方法,特別是重“技”、以科技見長、以勞動為榮、重實踐等平民化教育的墨子的教學方法的學習和實踐應用,在學習研究中汲取優良成分,在實踐傳承中不斷創新,在改革中不斷進步發展,建設具有文化特色的高職校園職業教育模式。
一、墨子的教育方式與職業教育的一致性分析
墨子育人具有濃厚的職業教育特色,墨子注重德育教育將“兼士”作為教育目的,同時注重推理判斷的辯論思想和器物制作的實踐教學。“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墨子·尚賢上》意思是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同時從生活實踐之中總結生產相關知識、技能和經驗,與新教改要求加強德育教育工作、加強學生能力培養內容相一致。現代高職職業教育中教師也要在將德育教育滲透日常教學工作中,職業教育課程安排時,更多組織學生進行專業技術及知識的交流分享;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與實習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切身實踐、實習總結相關經驗、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墨子所教授的《墨經》是綜合性的百科全書,教學內容涵蓋了傳統的六藝以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生產技能等內容,包括了辯學、工程學、軍事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職業教育將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與墨子的教育方式相一致。
二、墨子思想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
(一)職業教育“兼愛”“厚乎德行”教學方法的應用
墨子“厚乎德行”的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重視道德教育的教學相一致,培養誠信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養的高級技術型人才,是現代教育必須踐行完成的目標要求。高職院校校訓中有機融入墨子“工匠精神”的教學方法,可以打造具有榜樣效應的校園教學氛圍。目前,推進我國高職院校“通過調整、創新和整合,塑造正確的學校共同價值觀,以實現對教師與學生的價值引領”開展思想文化建設,推動高職院校階段性發展[2]。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職業教育中要借鑒墨子“兼愛”“厚乎德行”的教學方法,職業教育中不僅要重視方法技巧的教學,更加需要重視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強化各個行業技術人員的職業操守;借鑒墨子“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的教學方法,樹立言行一致的教師榜樣;墨子“合其志,功而觀焉”的教學方法,教學中觀察學生學習過程具體動態,全方地評價學生學習效果,這與當代“個性化”教學方法相一致。
(二)職業教育“重技能、重實踐、重創新”教學方法的應用
在職業教育中學習實踐“重技能、重實踐、重創新”的職業教育教育方法,關于力學、光學、土木工程等學科,比較注重技能的實際操作與實踐,但是在其他學科職業教育中也需要通過不斷實踐運用,才能鍛煉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實操能力[3]。墨子推崇技術的實用性,不是反對探索發明,而是更加強調基本操作技能的鍛煉,符合職業教育教學要求。墨子在教學中強調因材施教、分類教學,在職業教育教學中,教師也因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配教學實踐目標。墨子在教學中強調通過實踐、反思,總結經驗、創新方法,目前大多高職學生畢業后有一種“學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用不上”的想法,這是由于在職業教育中教師沒有讓學生深刻反思[4]。在“互聯網+”時代,教師鼓勵學生多多實踐,不斷反思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自我改進學習操作技能和方法,畢業以后以扎實的工作技能和職業能力,適應對口工作崗位要求、適應社會的變化與發展。例如,職業教育中,教師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師給學生制定學習任務、學習問題,讓學生通過相關視頻學習,結合自身學習情況有計劃地學習,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自身學習情況和結果進行評價與反思,讓學生在自我監控中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正與墨子“重實踐”教學方式相適應。
(三)“述而且作”“強力從事”“不扣必鳴”教學方法的應用
墨子在職業教育中強調“述而且作”教師在職業教育中繼承前人優秀教學成果,結合“互聯網+”時代技術,積極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有效更新教學方法和模式。例如,現代高職教育中不斷引進多媒體投影、在線課堂、翻轉課堂等信息技術成果,不僅豐富了教育教學方法,而且利用信息技術成果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墨子“強力從事”教學方法要求職業教育重視實踐,職業教育中教師聯系社會各個專業部門及單位,組織“社會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學習實踐的崗位,通過社會實踐,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加強學生對自身的反思。墨子“不扣必鳴”強調教師要主動開展教育,教師在職業教育中更加主動地關注學生職業規劃動態,主動找學生溝通交流職業規劃的反思和規劃,全方面評價學生的計劃并正確指導學生改進計劃。
(四)“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教學方法的應用
在春秋戰國那個瞬息萬變的政治環境中,墨子“辯乎言談”的教學方法要求人們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互聯網+”時代更是離不開交流互動,教師在職業教育中要引進并運用微信教學、翻轉課堂教學、在線課堂教學等方法。使用新型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而且能有效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技能型人才培養,更要根據時代變化、社會需求,給社會輸送具有全方面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例如,在職前教育中,教師組織開展“技能比拼”比賽,不僅要求學生有相當扎實的專業動手技能、全面牢固的專業知識記憶,更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語言溝通技巧。設計“專業小知識比拼”“專業技能展示”“專業技術交流”等比賽環節,通過比賽評價學生的動手能力、專業知識素養、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賽后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促進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
結語:“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在墨子教學方法啟發下,高職職業教師不僅要培養自己崇高職業操守、提升自身專業技能,更要用自身品德素質感染學生,用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正向引導學生;充分應用墨子“述而且作”“強力從事” 教學方法,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并強化“重技能、重實踐、重創新”教學方法,注重職業實踐。模擬練習,全方面評價、指導學生。
[參考文獻]
[1]蘆夢.墨子教育思想及其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養啟示[J].好家長,2017(64):156-157.
[2]梁思敏.墨子工匠思想對培養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啟示[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03):154-155.
[3]李小娃.高職院校的文化治理:文化覺醒到文化建設——論墨子思想引入高職院校文化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16(34).
[4]陳建華.墨子“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文化內涵及對現代職業教育的啟示[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4(3):9-13.
(作者單位:濟南職業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