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園林景觀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城市環境、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新時期,人們越來越重視城市環境質量,這也對園林景觀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園林景觀設計千篇一律是我國園林事業發展的一大弊端,這就需要對園林景觀設計手法進行創新。基于此,分析了園林景觀設計的現狀與特點,進而提出了園林景觀設計手法與創新方法。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手法;創新;現狀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177-02
1 引言
近些年來,西安市全面貫徹“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思路,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為核心,以打造生態宜居、人民滿意城市為目標,推動了園林事業快速發展。園林景觀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表達形式,也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景觀種類繁多,從傳統角度分析,可以劃分為浪漫主義園林、表現主義園林;從文化角度分析,可以劃分為古典主義園林、現代主義園林、中國傳統園林等。近些年,西安地區全面發展園林事業,其中涉及了現代主義園林、中國傳統園林等,但如何進一步實現園林景觀設計創新已經成為了行業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當中,還要進一步創新思維、改善設計手法,進一步強化園林景觀的實用性和內涵。
2 園林景觀設計的現狀與特點
結合西安園林建設現狀來看,主要是以公園、綠地下廣場、林帶建設、立體綠化建設為主,極大的提升了西安地區的綠色空間,實現了點線面融合。其中,點為庭院綠化、單位綠化;線為道路綠化、鐵路綠化;面為公園、廣場、遺址保護區。以城郊林帶、繞城林帶作為環,進一步發揮點線面的結構布局,構建了景觀適宜、分布科學、環境優美的城市綠地生態系統。截至2018年底,西安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了12.5 m2,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5%以上。西安市發展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創造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凸出了西安特色。在園林建設方面,營造出大綠化、大生態格律、注重道路綠化、突出小綠地建設的特色,突出了城市亮點,得到了領導、專家、群眾的一致好評。其主要特點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大綠化與大生態
在“十三五”規劃下,西安市重點以大水大綠工程、大植綠工程、建設美麗西安等方面著手,全面加強大環境、大園林建設,提高了全市綠化整體水平。這種大園林景觀在西安市得以彰顯,如今的西安古城中綠色成為了主色調。
2.2突出公園、街頭綠地小廣場建設
西安市每年都會推動4~5個新公園工程建設,為了城市居民營造更多的綠色空間,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西安作為古城,近些年園林景觀設計也是以歷史文化元素為核心,讓西安歷史和園林綠化相融合,在山水景色之間融入了歷史特色、人文景觀。街頭綠地小廣場成為了西安園林綠化建設中的亮點。在過去,西安市內公園分布不均、服務半徑小、市民使用不便,針對此類矛盾,從2008年起,西安市開始著重展開街頭綠地小廣場建設,平均每年新建50~60個綠地小廣場,讓城市綠色配置更加均勻、合理,提高人們生活環境。
2.3 注重城市道路綠化
西安市的行道樹也是當地的一大亮點。道路綠化采用了大規格樹、鄉土樹,提升喬木比例,同時和城市出入口、主干道節點相結合。樹種主要選擇槐樹、懸鈴木等,并配合配置垂柳、白皮松、毛白楊、石榴等鄉土樹種。構建了特性突出的林蔭道路、景觀道路的城市風格。
3 園林景觀設計手法
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要重點突出園林景觀的美學藝術,這也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如果景觀設計缺乏藝術氣息,會讓園林失去文化內涵。西安園林建設主要是應用了點線面的主基凋,采用規律、不規律的設計組合形式,產生自然、非自然以及人文、非人文的景觀效益。整體來說,園林景觀設計手法可以分為以下3個形式。
3.1 重復性設計
重復性設計主要是突出了“重復”理念,采用相同的規律對園林景觀展開排列組合,從而彰顯出園林景觀的重復美、規律美。重復構成要素包括形象、大小、顏色、方向等內容。在微觀層面上,可以將重復性劃分為兩大類:一是保持形狀不變,對色彩、結構大小進行重復構成;二是保持色彩不變,對景觀形狀、大小重復構成。無論是采用哪種設計方案,都會改變其大小,這也突出了園林景觀設計的核心要素——重復結構的層次性。
3.2 相似性設計
相似性設計主要是對基本狀態內在聯系和相互因素的排列組合。也就是相似結構并非是相同,而是結構層面上的色彩、形狀、大小等方面較為相似。雖然沒有規格絕對相同的樹木,但是可以讓顏色、形狀、大小更加相似,這樣更有助于構成一個類別或群體,從而形成相似構成。
3.3特異性設計
相似性設計主要強調景觀的整體性和相近性,而特異性設計恰好相反,包括規律布局和不規律布局兩種形式。異構設計中主要是把一個規律不同的構成要素融合到規律組合中,這也可以快速引起人們對這個不同要素的注意。異構性設計有效打破了傳統設計的規律性特征,但也同時強調了基本元素、特異元素間的聯系,基本元素可以有效襯托特異元素,特異元素還能突出基本元素的整體,這樣的園林景觀才會更有特色。當然,特異性設計是“畫龍點睛”,并非是“畫蛇添足”,所以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合理的應用特異性元素。
3 園林景觀設計手法創新
3.1 在傳統文化基礎上創新
西安市很多園林都是古色古香,既能夠突出西安古城文化特色,也可以融合現代化元素;既能夠突出西安傳統建筑風格,又能夠融合西式建筑特色,從而實現古今融合、中西合璧。但僅憑借古色古香已經無法滿足當代人的審美情趣,并且在民俗民風應用中要懂得如何去取舍,解決地域性、創新性之間的矛盾,這就需要我國在傳統文化基礎上進行創新。對于西安園林設計來說,要繼續突出城市公園建設、街頭綠地小廣場建設,同時注重綠色管養、生態防護、林業科技方面等內容,這些與傳統文化并不矛盾。不斷打造園林景觀新亮點,保證植物多樣性、生物防治、公園規劃管理,從而營造出具備鄉土特色、突出古城個性的綠色景觀。
在景觀設計上,既要繼承先人的造同思想,同時也要考慮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審美標準,靈活運用現代化造園素材。景觀設計形成鮮明時代感,如果一味地追求古代園林設計,則難以進步。不同時代景觀設計要有不同符號。景觀設計要有寓意性,如“龜樁地塊”寓意“健康長壽”,符合中我國傳統理念中“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的理論。以實木水雕筑園林,采用鵝卵石、水景、竹林綠植作為基礎元素,連通木棧道、蜿蜒曲折的河流,并貫通所有的園區,通過更加高大濃密的植被打造私密空間,實現園林景觀的多元化。
4.2植物造景創新
植物造景要從當地豐富自然景觀中尋找靈感,包括水文、地質、氣候等。西安地區特定的地形地貌也讓原生植物更具特點。園林植物造景設計可以在園林場地模擬、利用、改造植物原生環境,保證植物群落結構更加穩定和完整。在此基礎上,細致調查原生植物群落結構,分析不同群落間的植被關系,趨利避害,合理的對原生植物群落改造,從而突出本土特色。已經被馴化之后的野生植物更具觀賞價值,這不僅可以降低園林景觀建設成本,也更容易創造更加適宜的植物群落,提升園林景觀效果。豐富的西安文化可以通過配置本土植被彰顯更加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營造文化氛同,讓植物景觀變得更具藝術靈魂和價值,提升園林景觀的活力和生命力。
4.3 “一本三元”設計方法
“一本”是指“以人為本”,也就是以人的感受和體驗作為核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設計方案。以人為本需要考慮園林景觀的動態多樣性,不僅能夠滿足人們日常行為活動,同時還要提高人們的思維活動享受,充分體現出意境美感。在能夠考慮人們的基礎需求時,還要考慮多樣性選擇。“三元”是指園林景觀的三個基礎:①研究基礎,通過模仿自然植物群落構成造景設計、自然群落結構和外貌模擬設計;②價值基礎,突出地方本土文化,通過融合古城傳統民俗,突出當地人的理想和價值取向,特別是在眾多日常習俗當中表達出對植物的崇拜之情,進而彰顯人類對大自然的尊崇情感;③環境基礎,園林景觀環境基礎包括地形地貌、山水、植被、人工設施等,既包括精神層面,也包括物質層面,同時還要以場地為基礎,遵循生態自然設計法則,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引導景觀促成,突出園林景觀的特有精神蘊含。
5 結語
園林景觀設計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包括自然、文化、人文、藝術等,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園林景觀設計創新,在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合現代美學、注重植物造景措施、采用綜合設計方案,這樣才能夠進一步突出園林景觀價值,讓園林景觀設計更加符合群眾的審美和需求。
參考文獻:
[1]曾巧如,廖漫云.淺談園林景觀設計的傳承與創新[J].價值工程, 2012. 31(20):82-83.
[2]毛念慈,關于園林景觀設計的現狀及創新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7):553-554.
[3]劉君.探究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思維[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1):126-127.
[4]王萍.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創新性”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2(6):116-117.
[5]黃霄,探究“跨界”手法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J].藝海.2014(4):64-66.
[6]趙應勇.現代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方法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8, 20(6):156~159.
[7]李佰林,劉艷秋.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J].河南農業,2017(32):21~22.
[8]于 蓉,植物造景在園林綠化設計中的重要性與相應的藝術手法分析[J].現代園藝,2017(22):154.
收稿日期:2019-10-26
作者簡介:晏卿(1984-).男,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為景觀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