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劍奇
摘 要:以西方經濟學中總需求與總供給為基礎,分析新舊動能轉換問題。通過分析云南經濟存在的問題,認為促進云南經濟增長的方式應該是新舊動能相結合。
關鍵詞:新舊動能轉換;經濟增長;云南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4-0064-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124 ? ? ? ?文獻標志碼:A
1 ?新舊動能概述
國家2015年提出新舊動能理念,是中央基于新的經濟形勢對經濟發展動力進行的準確劃分。2017年1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新舊動能轉換為經濟轉換發展方式[1-2]。
按照西方經濟學的理論,經濟短期增長依靠總需求拉動,凱恩斯的經典理論中總需求AD=C+I+G+NX。過去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拉動增長,尤其是投資。這是源于我國的資源稟賦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發展成為現代化強國過程中的路徑選擇。經濟中期增長依靠總供給AS=A·F(K,L)拉動,這個要求大規模的要素投入,包括勞動投入、資本投入、資源能源投入及環境方面的投入。我國過去是依靠粗放的要素投入完成經濟增長,尤其是房地產投資。經濟長期增長要依靠教育、資本存量及科技創新。
新動能是在總供給AS方程中的A蘊含著科技推動的技術創新,也被稱為全要素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是總供給函數的倍數,以投入倍加的形式提高經濟增長效率。全要素生產率越高,經濟增長越快,以乘數形式進行的增長超過以規模經濟增長的速度,并且是以技術進步為主導、集約化的增長方式。
新動能通過創新驅動、提高效率拉動經濟增長,舊動能主要通過要素投入、增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所以,新動能與傳統的舊動能有顯著不同。不同時期的經濟增長方式存在著不同,新舊動能轉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2 ?云南現狀
2.1 ?自然環境優異,農業特色產業增長較快
云南屬于亞熱帶高原季風型氣候,立體氣候特點顯著,類型眾多,生物資源豐富。煙草產業是云南最大的支柱產業,糖產業和茶產業是傳統骨干產業,橡膠種植業是傳統重要產業,花卉產業是新興產業。云南是全國重點產糖、茶葉、橡膠省份之一,為亞洲最大的鮮切花出口基地。
2.2 ?第二產業以初級產業為主
第二產業以石油加工業、煙草制品業、電力、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主。商品以煙草制品、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電力、建材等資源類的初級產品為主。
2.3 ?基礎設施相對落后
云南省位于我國西南邊陲,與東南亞、南亞國家地緣相鄰,海拔跨度為76~6 740 m,多樣性的地形特征及氣候類型,再加上投資不足,導致交通建設不完善,高速公路和鐵路建設低于全國平均建設水平。全國鐵路線路在2016年12.4萬km,云南僅0.37萬km;全國公路里程469.63萬km,其中高速公路13.1萬km,而云南的公路里程僅為23.8萬km,其中高速公路為0.41萬km。
2.4 ?地區發展不均衡問題突出
由于云南的交通、資源和教育不完善,各地發展極不均衡。昆明、曲靖和玉溪3個市GDP總量占全省經濟總量的1/2左右,而怒江州總量不到全省GDP的1%。
2.5 ?邊境線長,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
云南省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老撾、越南毗鄰。云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老撾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 060 km,中緬邊界1 997 km,中老邊界710 km,中越邊界1 353 km。云南省處于“一帶一路”發展的重要前沿地區。
3 ?新舊動能轉換與云南經濟發展建議
中央提出的新舊動能轉換是要逐步減少舊動能、增加新動能,用新動能替換舊動能。但是由于我國國土遼闊、發展程度極度不均衡,表現為東中西部發展不均衡、城鄉發展不均衡、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不均衡的現象一直存在。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新舊動能不可能是完全的替代關系,即便是發達地區也要提高資本存量和生產要素投資,才能更大地發揮新動能的作用。
3.1 ?不能放棄舊動能的生產要素投入
云南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在產業結構以初級加工業為主的現狀下,更應該加大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產業、技術改造等投資,優化產業結構、完善城鄉基礎設施、農房改造與小城鎮建設、農村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的投資。因此,云南現在和未來相當長的時期,投資仍然是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3.2 ?加大教育和R&D投資
云南少數民族眾多,地處邊境地區,教育底子薄。2016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2.6%,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32.6%,和發達地區存在很大差距,也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加需要增加人力資本。因此,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資源素質是關鍵。并且,不僅僅是加大高等教育的投資,也應該著重加大初等教育的投資,才能夠符合云南省發展所需。并且由于云南城市化率相對不高,農村人口多,人力資源結構好,加大教育投入可以獲得經濟增長過程中相當一部分人口紅利。
2016年云南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以下簡稱“R&D”)經費支出132.76億元,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為0.89%;全省財政科學技術支出46.86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0.93%。不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17%,更加低于發達地區水平。如上海2011—2016年, 每年R&D/上海GDP 的比重都在3%以上。因此,云南省想要在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新動能中有所作為的話,要加大R&D的投資。
3.3 ?加大引入投資
新動能中的全要素生產率包括勞動力的素質和勞動力的結構問題,也包括科技創新。云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要想迎頭趕上全國的增長步伐必須兩手抓,一方面自己培養,另一方面采取引智手段,加快科技創新培養步伐,培育各種新的生產要素,通過提高效率來實現增長。
3.4 ?改革政府管理和運行模式
云南是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地區,民族問題比較敏感。政府工作中容易被民族地區的問題牽扯,不能夠對相關問題作出合理判斷。因此,應改變政府大而全的管理方式,抓重點,分清市場和政府的界限,重點理清政府、市場的作用和功能。如處理云南核桃種植面積、大蒜價格下跌等問題,要分清是流通還是生產預期問題。如果是流通問題,政府可以幫助理順流通體制、路徑等;如果是生產預期問題,政府則不能干涉農民生產自主權。
參考文獻:
[1]李佐軍.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促進經濟轉型升級[J].領導科學論壇,2017(18):66-82.
[2]黃少安.新舊動能轉換與山東經濟發展[J].山東社會科學,2017(9):101-108.
(編輯: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