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義均
(重慶市大足區農業農村委,重慶 402360)
屠宰場檢疫監督工作的開展,是依據法定的檢疫程度,而組織開展的動物產品檢疫。檢疫合格的產品,出具檢疫合格證明。檢疫不合格的產品,嚴格《防疫法》的要求,對尸體作無公害處理。這樣的處理措施,能大大遏制病害的擴散和蔓延[1]。
當前可統計的動物性傳染病中,有不少為人畜共患病,其中通過食用病害動物肉品而造成的傳染達幾十種。像是:炭疽病、布病、結核病等等,做好屠宰場檢疫監督管理工作,對降低此類人畜共患病意義顯著,有利于維護公共衛生安全。
屠宰場規模不同,日屠宰量有差異,為滿足日屠宰檢疫的實際需要,務必要對獸醫及協檢人員提前調配,嘗試“官方獸醫+協檢員”的模式,根據宰前檢疫、同步檢疫、檢疫申請、檢疫出證等要求,靈活調配人員,確保屠宰檢疫進行中每個環節都有人員實施檢疫監管工作[2]。
滿足屠宰檢疫工作要求,地方政府要做出表率,逐步加大經費補貼力度,用于配套檢疫設備、改善工作條件,提升屠宰檢疫工作質量,確保流向市場肉品的安全。條件允許的,配建動物檢疫化驗室,滿足基層檢疫工作要求。
硬件條件得到滿足后,更應重視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同時,普法教育宣傳、防疫知識宣傳等等,增強協檢人員及獸醫人員的業務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懂技術、業務精湛、專業知識過硬的動物檢疫執法隊伍。
駐場官方獸醫、場內協檢人員等,嚴格《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生豬屠宰檢疫規程》等相關要求,實施好生豬屠宰檢疫工作。主要細節參照如下:
做好宰前檢疫,落實好巡檢工作。查驗物證是否相符、免疫標志佩戴是否齊全、檢疫證明填寫是否規范,確保生豬并非來自疫區,方可安排入場[3]。
根據屠宰檢疫相關要求,將屠宰檢疫范圍、具體檢疫程序、檢疫判定標準等等,實行同步檢疫,詳細做好檢疫記錄。同時,注意做好病死畜的處理,嚴格“四不準一處理”的操作規范,做好病死畜的無公害化處理。
杜絕一切檢疫出證不規范的問題,嚴格查驗證件,根據農業部畜牧獸醫行政執法要求,參照《檢疫合格證明出證程序》的相關規定,對屠宰檢疫合格的肉品由官方獸醫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生豬屠宰檢疫規程透明化,建議建成視頻監控網絡系統,實現屠宰檢疫環節與市政建立網絡視頻的對接,借助網絡遠程監控體系,更加嚴密的監控屠宰檢疫,以有效規避屠宰中有違法違規行為。此外,還要定期發布屠宰檢疫視頻信息,以便于民眾的查閱共享。
在以往屠宰企業的監管過程中,由農業或畜牧部門監管屠宰檢疫工作,商務部門負責產品品質監管工作。根據《2013 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要求,將原屬于商務部的屠宰監管職責劃入農業部。因此,屠宰場衛生安全監管工作全部由農業或畜牧監管部門管理。之前法律規定的動物檢疫對象為動物疫病,即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將擴大到屠宰檢疫和品質檢驗兩個方面。在相關配套法律法規及操作規范出臺之前,要求從事動物檢疫工作的駐廠官方獸醫,盡快轉變觀念,考慮將平時工作范圍擴大到肉品衛生安全所有方面,將屠宰檢疫與品質檢疫進行同步有效整合,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隨市場肉制品需求量的大增,做好屠宰場檢疫監督工作,對控制動物性病害的擴散和蔓延、維護地方公共衛生安全的作用更加顯現。為滿足一線屠宰場檢疫的工作需要,在此,一方面,政府部門做出宏觀調控,在配套檢疫設備、改善工作條件、做好業務培訓等方面,逐步加大大經費補貼力度,為做好屠宰檢疫工作奠定基礎條件。另一方面,就規模化屠宰場而言,要調配好獸醫及協檢人員,確保每環節有足夠人手依法實施屠宰檢疫。同時,要求規范生豬屠宰檢疫流程,根據屠宰檢疫相關要求,將屠宰檢疫范圍、具體檢疫程序、檢疫判定標準等等,實行同步檢疫,詳細做好檢疫記錄。另外,更關鍵的一點,要將屠宰檢疫監督推向群眾監督,建成視頻監控網絡系統,定期發布屠宰檢疫視頻信息,以便于民眾的查閱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