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實驗教學,重視知識應用,注意美育熏陶,融洽師生感情,運用成功激勵,創新教學手段,開辟第二課堂,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愛學習、樂學習、會學習、能運用,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物理教學;興趣培養;學習效果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睏钫駥幷f:“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睂W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可能想學、愛學,才可能學好物理知識,用好物理知識。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 加強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基礎學科,具有鮮明、生動、新奇的特點,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動力。所以,凡是課本上規定的實驗,我們必須認真做好,并且盡可能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實驗,教科書中的“想想做做”“想想議議”“科學世界”“動手動腦學物理”“探究實驗”“探究活動”等等學生都比較好奇,都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品質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因為自己動手、動腦,驗證或發現了某種物理現象或規律,體驗自己獲得結果的喜悅和滿足。例如:“我們怎樣聽到聲音的?”中的“想想做做”能使學生發現,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導,還能通過骨頭傳導;“光的傳播和顏色”中的“分解太陽光”等小欄目都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獲得知識,獲得情感的愉悅與享受,培養與大自然的親切感,學習情緒也會空前高漲,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 重視知識應用
物理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更是一門應用科學,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物理課教學中,不僅要重視積累扎實的物理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物理現象形成的原因,解決生活與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思考把知識轉變為應用能力,加大知識遷移,激活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源泉。如: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就要思考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學習了“密度”知識,就要懂得“死海不死”的原因;學習了“運動和力”以后,引導學生分析“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不停地轉動,是靠什么力量來推動和維持的”;學習了“物態變化”以后,引導學生解釋“冬夜的霜是怎樣得來的”;學習了“用電常識”后,布置學生回家調查家庭電路的用電情況,并計算出應選保險絲的規格,一個月耗電的度數;學習了“密度的應用”后讓學生知道怎樣鑒別金戒指的真偽;學習了“慣性”知識后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車輛沒有停穩以前,千萬不能從車上跳下等。這樣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物理知識理解與掌握,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得愉快,學得主動,通過知識的應用,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 注意美育熏陶
物理現象處處洋溢著美的意境,在教學中充分挖掘自然界中物理現象的美,找準美的現象與知識內容的結合點,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獲得美的享受,就會更高層次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學生的樂學、好學提供積極的情感動力。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時,要讓學生感受海市蜃樓、雨后彩虹等現象的奇異美;在學習“平面鏡成像”時,要讓學生通過作圖發現物理規律的對稱美;在學習“力的圖示”時,要讓學生發現物理知識抽象概括的美等等,通過發現、感受美,在美的熏陶中學習與探究,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 融洽師生感情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這說明只有建立平等、親近、尊重的師生關系時,才會相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才能使學生產生高昂的激情和旺盛的精力,去學習,去探索。所以,教師在工作中首先要用熱心、誠心、愛心、耐心、恒心去感染熏陶每一名學生,使學生在思想感情上與教師產生共鳴,點燃學生的思想火花,產生我想學的愿望;其次要努力營造和諧的學習氣氛,形成學習共同體,讓學生在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中產生我要學、我能學的動力。
五、 運用成功激勵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走路。”說明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適時采用多種激勵手段,激發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心理需要,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學有進步、學有提高。所以在物理課的問題教學中,根據學生具有強烈的追求成功的心理,教師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設計不同梯度的問題,希望學生回答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不同梯度的問題,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力求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摘到“桃子”,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認識到自身的價值,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并適時予以肯定和鼓勵,從而增強學習物理的信心。
六、 創新教學手段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教育是新世紀教育改革的焦點。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以傳授知識為主、以教師為中心、采用一言堂、“三尺講臺迎冬夏,一塊黑板抒春秋”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嚴重地制約與阻礙了教學改革和學生的發展,改變舊的習慣與模式,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可以給課堂教學改革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與提高。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也在創新、變化與發展,投影儀→多媒體→一體機→電子白板→交互式電子白板→白板教學平臺,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手段,把影像、動畫、聲音、圖形、文字等各種信息綜合在一起,開展教學活動,既能將抽象深奧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便于接受,又能使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讓各種感官參與其中,有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還可以實現課堂教學的高密度、大容量和優質資源的共享,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率。
七、 開辟第二課堂
物理課外活動是學生自由發展才智的天地,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形式由成立課外興趣小組,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應用知識的能力;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知識能力競賽,使所學知識有充分展示的機會;指導學生設計、完成各種小實驗,提高探究能力;組織學生觀看科技電視、電影及講座;帶領學生參觀利用物理知識修建的建筑與設施等,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問題的正確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促進了教學,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受益匪淺。
作者簡介:高述忠,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