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軍 張娟 許榮曉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對環境資源進行過度開發以及利用,促使生態環境受到極大破壞,大氣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對社會公眾的日常生活生產造成嚴重危害,所以迫切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本文主要結合我國環境現狀,分析了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給出了科學有效的發展對策,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環境保護;發展對策
1.我國環境現狀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然而在經濟迅猛發展,物質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在面臨著更嚴重的挑戰。現階段我國面臨的環境污染主要包括3大方面:第一,大氣污染。我國大氣中主要污染物是氨氮、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這三類物質。這些污染物的來源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生產具有緊密聯系,比如工業生產、汽車尾氣的排放、石油礦產的開采、燃煤發電發熱以及垃圾的無措施焚燒等措施。第二,水體污染。我國是淡水資源比較缺乏的國家之一,人口基數特別大,讓原本不夠用的水資源變得更為珍貴。我國水資源污染比較嚴重,主要涉及到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工業污染主要是有些無良企業為了眼前利益,節約治理成本,常常會把沒有經過治理的工業生產廢水直接排入水體,造成水體環境污染;農業污染主要是在農業生產中采取大量的農藥,很多的農戶會將使用過的農藥器具直接扔進水溝或者河道中,致使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還有農作物上的農藥殘留在降雨過程中,會逐漸滲入地下水體。此外,還有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產生許多的生活污水。第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是因為人類的生產活動,例如亂砍亂伐,致使植被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特別嚴重。農業生產中農藥的成分一旦進入土壤中,難以自然降解,會積累特別多,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會致使土壤的污染程度不斷加劇。還有重金屬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是開采礦石以及生產企業排放含重金屬廢水所產生。環境其實特別脆弱,上述情況會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面對嚴峻的環境形勢,我們需要不斷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2.新形勢下環境保護工作發展對策
2.1環保部門應秉承綜合協調、統一監管的工作理念
環保部門作為政府環境保護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主要擔負著環境保護工作綜合協調以及統一監管工作,其主要職能是宏觀指導、統一規劃、組織協調、督促檢查以及提供服務。嚴格依據相關要求認真履行各項職責,認真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環保法律法規以及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情況,并第一時間提出相關意見與建議,同時需要對各類環境保護違法現象進行監督查處,正確行使職責權限。此外,環保部門應定期組織召開環保工作聯席會議,加強對一些我國各個地區重大環境保護問題進行積極研究以及協調,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環境保護工作方針、政策以及相關措施。再者,應認真聽取以及評議鄉鎮(街道、辦)、相關部門履行環保工作職責的工作報告,建立環保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
2.2加強相關部門的溝通合作
環境問題是時代進步以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產物,而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需要盡到的權利以及義務。環境保護作為一項社會的系統性工程,我們不單單需要借助于環保部門,而且需要參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法律規定,環境質量主要由地方政府擔當總體責任,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負責各方面領域的監督管理,必須將環境保護責任分解為各個部門以及每個環節,并且需要做好環境保護行政監督檢查以及環境保護責任追究。若發生問題,應對相關部門的責任進行直接追查。只有如此,環保、監察、發改、教體、經信、公安、國土、住建、農業相關部門才會緊密團結,共同協作,嚴格履行好各自職責,整合各方優勢,才可以順利促進環境保護工作以及經濟社會的健康、協調發展。
2.3企業應該加強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落實
我國各個地區均應不斷加強企業環境保護責任,積極采用現代化先進技術對傳統企業進行改革,督促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積極向綠色、新型、低碳等方面轉型升級,積極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當前,大部分企業逐漸成立了環保科室,認真落實環保法律法規以及生產經營的諸多要求,提高環境管理以及各類風險的防范意識,對污染事故進行嚴格防范。此外,應強化對企業領導和有關人員的環保知識培訓,著力培養企業環保工作的主動性以及責任感。第一,在全面實施節能減排的基礎上,加強各個地區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工作。為了降低資源消耗量,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生產以及運營成本,逐步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履行企業環境責任。第二,針對企業的激勵政策,應通過經濟杠桿提升企業減少污染的主動性,以真正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第三,環保部門應同相關企業之間進行溝通協調,定期安排工作人員深入企業前沿,加強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環境保護知識進行宣傳,同企業領導以及廣大員工實行面對面交流,及時掌握企業現狀,及時解決存在的各種難題,確保取得良好的環境保護效果。
2.4實行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機制
應不斷建立健全社會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機制,讓大眾能夠及時了解環境狀況以及工作狀況,同時能夠將群眾的意愿作為指導,及時處理好群眾環境難點問題,還能夠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來推進環境保護工作。應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知識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系列宣傳活動,不斷提升社會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以及參與意識;此外,應積極動員社會參與環境保護工作,使社會大眾能夠順利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同時以政府以及企業為主體的治理污染逐漸朝環保社會化延伸,進一步構成環保部門和社會大眾之間的良性互動的關聯性,從而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蓬勃發展。
3.結語
環境保護不僅需要實際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托,有正確的科學依據作為指導,同時還需要強化全民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確保環境保護工作取得實效,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和諧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德林,李竹亮.新形勢下基層環保工作機遇與挑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9).
[2]謝曉英.在新形勢下做好基層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11).
作者簡介:高校軍(1989-),男,漢族,河南省南陽市人,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從事環境工程及環境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