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陽曼
摘 要:一般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教師主要采用傳統的課堂模式,形式比較單一。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教師要注重新時期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感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欲望,通過新時期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效性
數學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并重的學科,只有將它放到生活中,通過生活實踐,才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帶動學生學習的欲望。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教學課堂,充分發揮生活情境在數學課堂中的實效性和優勢性”。本文就從當前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施理念出發,對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做幾點分析。
一、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帶動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這門學科雖然注重一定的實踐性,但還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之上。從這個層面上出發,教師要注重日常生活元素的引入過程,通過這種有效的分步實施策略,帶動學生的數學意識,激發學生的數學感知力。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數學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從而進行計算、證明和推理。”特別是小學數學,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性學科,對學生今后的數學思維、邏輯分析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但就目前的教學情況而言,小學生的抽象思維水平較低,不會自主分析問題,自覺性也不夠強。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象,教師要多列舉生活中一些運用數學的事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知識規律,啟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就目前的教學情況而言,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還處于一個較低階段,對數學這門邏輯性學科的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強。加之數學本身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如果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和方向,便會被日常的基礎問題所困擾,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如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起來”,這就是當前數學教師需要重視的問題。學生作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是學習的主動承擔者,而不是學習的被動接受者。教師若在數學課堂中引用一些相關的現實生活情境,便能擴展數學課堂活動,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體會數學這門學科的價值,對教師課堂的講解產生一種較為形象的熟悉感。
二、強化生活情境的教學,激發學生的數學能力
作為當代的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做學生的好朋友,在課堂上做學生的好導師,為學生耐心解決困惑,擴展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強化生活情境的教學,激發學生的數學能力。我們都能在課堂上做引用和引導,制定出適合學生思考和想象的數學情境,真正發揮生活情境的優勢和作用。
教師只有將生活情境合理引入教學內容中,才能給學生提供他們自己思考和學習的機會,使學生產生熟悉感和代入感,積極投入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關于數學生活教學情境的設定,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而是要師生合作,以實際生活為依據,共同制定出合理和有效的課堂教學計劃。比如,在進行“小數乘除法”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剛接觸到這類知識,教師可以設計生活情境,帶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擴展課堂活動。如商場里有一家奶茶店,果茶是15元一杯,西瓜汁是20元一杯,請同學們利用數學思維計算,買一杯果茶和兩杯西瓜汁共計要多少錢。學生通過仿真的生活情境實例,能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列出W=15+20×2=55的式子。通過這種情境生活的教學實例,能加深學生對小數乘除法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探究和學習,對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的發展也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三、引入生活情境的教學實例,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
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教師要引入生活情境的教學實例,運用生活情境,給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主人翁和團隊意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解題習慣,促進其全方面的提高和發展。加入了生活情境的數學課堂,極具時代性和藝術性。教師要注意學生的生活習性,多和學生溝通交流,明白他們內心的發展動態,保證數學課堂能夠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
過去傳統的教學非常注重教師的“言傳身教”,只要是教師吩咐的教學計劃,學生就要及時完成和匯報工作,容易對課堂產生厭倦的心理。很多小學生社交不夠廣泛,如果學習成績不理想,便會處于一種壓抑和被動狀態,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時教師就要做好引導作用,鼓勵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利用數學例題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公園里有果樹,其中桃樹有15棵,柳樹有20棵。請利用數學知識,計算公園里一共有多少棵樹。學生根據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將桃樹和柳樹的棵數相加,得到15+20=35棵的結果。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的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都有較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時期的發展變化,讓學生感受到生活情境的數學課堂,教師要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利用生活元素的多樣性,帶動學生的數學意識。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小學生年紀較小,對數學這門較難的學科總會遇到困惑之處。教師要從全新的角度出發,強化生活情境的教學,通過有價值的數學題材,激發學生的數學能力,全面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