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摘要】家庭承擔著培養孩子情商的重大任務。家長和教師不能被“輸在起跑線上”迷失方向,整天忙于讓孩子上各類興趣班或補習班而忽視了對孩子良好心理品質和生活習慣能力的培養。文章通過大量的案例和親身經歷,探索了家庭情商培養的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為初為父母的家長和廣大教師提供教育指導。
【關鍵詞】情商培養;情緒控制;溝通;自信
情商是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或能力。情商是可以培養的,但絕不是靠文化考試,而是幫助孩子自我評估、自定目標,從而鼓勵孩子有恒心地向目標邁進。
一、自我評估,理解自己情商的欠缺
情商更多是別人如何看你,所以它不是自己能看清楚的。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
有一位教師講了這么一件親身經歷的事,使大家很受啟發:
兒子上三年級,有一次放學回來很不開心:“今天在學校有同學打我!”身為父母,這時候的反應會是——A.“這種小事別放在心上。”B.“你不會也教訓他嗎?你有沒有打回去?”C.“我現在很忙,晚一點再說。”D.“還好嗎?有同學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說實話,作為父母看了都很心疼,但想到情商培養的重要性,這位教師選擇了正確做法,選擇了最后一個——D。為什么呢?因為此時正是培養孩子高情商的關鍵時刻,要引導孩子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要能讓他很快了解自己當下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應先幫助孩子辨識出當下的情緒狀態:“所以你不開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會帶來兩個天大的好處。首先,孩子可以明白,接下來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那個“對方”。那么隨后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調試情緒,做出合適反應。其次,孩子可以從中學會換位思考。這次挨打,心里難受,以后就知道了,若去打別人,別人也就會有這樣的感受。這個深刻的情緒體會有助提升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
所以從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這是個一舉兩得的做法。事后該教師了解到,兒子當時是勸架,結果惹惱了當事人,竟泄憤打了正義者,班主任已經處理。此事之后,她發覺兒子更加開朗陽光了,那位調皮的學生也經常來和兒子玩耍。
二、教孩子做家務,在勞動中成長
獨生子女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60%的獨生子女從未做過或很少做家務勞動,孩子平均每天只有0.2小時的勞動時間。這造成了許多孩子依賴性強,且懶惰自私。分析該現狀發現,主要原因是家長觀念和教養態度存在誤區。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的任務是學習,其他都不重要。這就大錯特錯了。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參加一定的家務勞動,培養孩子對自己、對家庭的負責意識,并逐漸過渡到對整個社會的責任感,使孩子成為一個“社會人”。
我們要使孩子明白,沒有勞動就沒有美好的生活,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勞動實踐中增強獨立意識,養成習慣,促使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學校就已經有此要求:學生回家無書面作業,但有“做家務”這項家庭作業,每天做,家長簽名,班主任批閱。
三、教會孩子克服煩惱,自我激發
高情商的人更能克服煩惱,有足夠的膽量接受挑戰,有足夠的智慧應對挑戰,走出人生的低谷,重新出發。
專家曾對奧運選手、世界冠軍做過研究,發現這些人有個共同特征:能激發自己苦練,以“天下無難事”的樂觀態度激發自己去爭取成就。悲觀的人遭遇失敗時,可能會說:“我是個失敗者,一輩子都做不成一件大事。”而樂觀的人會這樣自我開解:“也許我用錯了方法。”一個人是樂觀還是悲觀,也許是天生的,但只要肯努力去改變,悲觀的人就能學會比較開朗。
四、幫助孩子控制情緒,學會自我管理
沖動是魔鬼,此話一點不假。情緒失控后,人就會做出不可思議的后悔莫及的傻事,小孩也不例外。美國有些中小學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20分鐘。最近的實驗發現,靜坐冥想有助于減輕一個人的焦慮感,而且能夠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
五、多與孩子溝通,走近孩子
溝通的魅力無與倫比,這里主要講的是教師以及父母跟孩子兩代人之間的溝通,真的會顯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天半小時”是我們學校要求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必修課。我們學校的絕大多數孩子都有與家長共處的“半小時”,而且每學期都有進校的開放日和親子運動會等活動,讓家長們受益匪淺。
作為長輩,我們要適當地給孩子表達思想的時機,不能總是指責孩子,否則孩子會有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孩子的憂郁性格就會產生。
六、培養自信,駕馭樂觀好心情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應對,并擁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交往中也會得心應手。
事實上,長輩對孩子的評價,對其自信心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學校開設了一項活動,就是建議教師和家長坐下來,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態度也很關鍵。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有樂觀的態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好心情、壞心情都能為生活增添趣味,關鍵是保持平衡。
七、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重視情商的父母親在孩子參加團體活動時,關注的焦點不是孩子與他人的比較結果,而是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么反應,與他人發生矛盾時他又是如何回應的。鼓勵孩子學會分享非常重要,如今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情商的培養。
八、加強修煉,提升自我的情商
情商需要培養,成年人同樣如此。要培養孩子的情商,很重要的一點是長輩的情商也要不斷提升。高情商的家庭更能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所以,我們建議每位家長和教師要不斷地加強自我修煉:多看書,按照以上七點去努力改變自我,聯系生活實際,不斷反思,不斷學習和交流。
培養情商,遇見最美的自己——優秀的教育造就成功的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行。讓我們共同為孩子有能力去經營一個成功與快樂并存的美好人生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丹尼爾·戈爾曼.情商: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8-39.
[2]方心晴.家庭情商課:培養優秀孩子的99件小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92-93.
[3]達林·曼尼克斯.美國學生游戲與素質訓練手冊[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