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

[摘 要]營商環境的優劣,事關縣域經濟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對縣域城市營商環境進行系統的評價,有助于確切了解該縣域的營商環境發展現狀,從而及時地發現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但我國對營商環境的評價工作起步較晚,目前在構建營商環境的評價指標體系方面還處于初步探索期。本文以高密市為例,結合當地實際,認為當前高密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來評價其營商環境是比較合適的。期望該結論能為高密市的營商環境的評價提供借鑒。
[關鍵詞]縣域城市;營商環境;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9.2 [文獻標識碼]A
營商環境的優劣,事關縣域經濟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對縣域城市營商環境進行系統性的評價,有助于確切了解該縣域的營商環境發展現狀,從而及時地發現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但我國對營商環境的評價工作起步較晚,目前在構建營商環境的評價指標體系方面還處于初步探索期。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我國將在2020年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展開營商環境評價工作。由此可見,我國對地級市營商環境的評價還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截至目前,學者們鮮有將縣級市作為評價對象來進行研究。要對縣域城市的營商環境進行科學的評價,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就是構建一套契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本文選擇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作為目標,結合當地實際,對其營商環境的評價作了初步的探索。
1 國內外主流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梳理與對比
為了構建適合高密市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本文首先對當前一些主流的國內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如下梳理。
1.1 國內外主流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梳理
1.1.1 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指標體系
就國際來看,目前主要采用世界銀行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指標體系。自2003年首次發布以來,已經經歷了十五個年頭的發展和實踐。經過十幾年的探索、整理和歸納,該評價指標體系已完善到如今的10項一級指標、41項二級指標,以此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報告通過搜集來自11個商業監管領域的客觀數據,幫助各國政府發現行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政府及時糾正出現的問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運用“營商環境便利度分數”來衡量一個經濟體相對于最佳監管實踐的位置。通過梳理近幾年的《營商環境報告》數據可以發現,中國的“營商環境便利度分數”在世界上的排名情況為2013年度(第96位)、2014年度(第90位)、2015年度(第84位)、2016年度(第78位)、2017年度(第78位)和2018年度(第46位)。由此可見,我國的營商環境正在逐年改善,但是,營商環境仍是我國改革開放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然而,由于《營商環境報告》的數據涵蓋范圍有限,因此,對該報告的使用需要與其他信息來源相互補充使用。
1.1.2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評價體系
就國內來看,一個是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課題組制定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指標體系。該體系通過選取全國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共35個城市(西藏拉薩因為數據缺乏,不參加排名)作為研究對象,劃分不同層級的指標來進行相應的計算,
根據各個指標的分值來衡量營商環境的優劣情況。報告中對末級指標進行測算時,有正向指標與負向指標之分,而且需要對報告里面所涉獵的數據進行無量綱化(標準化)處理。例如,在《2017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中,共設置三級指標來測算各城市的年度營商環境指數,并對各級指標附以相應的權重,通過各指標的權重及相應的數值進行測算。
1.1.3 廣東省《商務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國內另一個典型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是《商務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我國對城市營商環境的評價工作,就是始于廣東省的《商務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設置了國際化、市場化和法制化3大一級指標,對外經濟合作開放程度、投資貿易便利度、服務業國際化、國際影響力、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信用體系建設、民營經濟活力、要素市場發育、政府法制廉潔、司法公正透明、維護投資者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共12項考核目標以及46項二級指標,該體系主要通過定性描述的方式對各類指標進行評價。到目前為止,該體系已發展得較為完善,也受到國內學者的廣泛采用。
1.2 國內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對比分析
以上三種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都是科學的評價體系,每一種評價體系的側重點都不同(如表1所示),它們都代表著營商環境評價領域的一種研究方式。因不同國家(地區)國(區)情千差萬別,故各個國家(地區)在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時不能完全照搬任何一種評價體系。在實際運用中,可以根據當地的本土化特點,參考以上評價體系,制定出更加符合當地特色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
2 高密市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的構建
從前文的分析易知,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是針對國家進行、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計算得到評價指標數值,且其數據涵蓋的范圍是有限的。顯然,該體系不能直接用于對高密市的營商環境進行評價。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構建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是以全國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為研究對象,分三級指標來測算各城市的年度營商環境指數。該種方法由于可量化而不失為一種較優的評價方法,但遺憾的是,通過查閱、整理和計算,高密市營商環境的二級指標只能獲得部分數據。具體情況是,軟環境指數目前不可獲得,其余五大環境指數可以獲得部分數據,從而無從得到一級指標即城市營商環境指數的具體數值。因此,無從對高密市的營商環境指數進行測量。由此可見,目前用純粹定量的方式對高密市的營商環境進行評價還有困難。鑒于此,本文選擇參照《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和《商務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對高密市的營商環境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來展開評價。
3 結語
為地方中小企業提供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地方政府的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適宜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營商環境將有助于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對提高企業家的積極性也有重要作用。通過梳理國內外主流的營商環境評價方式,結合高密市的實際情況,本文認為目前需要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來評價高密市的營商環境。毫無疑問,縣域城市營商環境的打造和優化仍然任重而道遠。在后續的研究中,作者將設法從定量的角度對高密市營商環境展開研究,以期能夠對標先進(如青島市),最終形成經驗并復制推廣。
[參考文獻]
[1] 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強化培訓促進改革》.https://chinese.doingbusiness.org/content/dam/doingBusiness/media/Special-Reports/ReportInChinese.pdf
[2]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017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http://img.21jingji.com/uploadfile/2017/1110/20171110094850921.pdf
[3] 滿姍,吳相利.國內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比較解讀與啟示[J].統計與咨詢,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