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榮 孫榮禛 孟鑫焱
[摘 要]產教深度融合是實現產業鏈和專業鏈融合的全方位有機生態育人體系。本文首先介紹了產教融合背景下應用人才培養的新思路。其次,闡述應用型人才培養在實踐方面的要求。最后,綜合提出應用型人才培養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關鍵詞]產教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1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思路
1.1 產教融合于協同育人機制
產教融合本質上是一種跨界融合。高校和企業將各自的一部分資源(細分)拿出來進行合作共用,以達到資源互補、發展共贏的目的。這種融合方式既有利于高校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充分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銷售完整過程,也有利于公司利用廉價甚至無成本的學生勞動資源降低部分可變成本,進而提升自身的經濟利潤。高校能否幫助企業發展和為企業帶來價值,是進行校企融合的關鍵所在,真正的校企融合一定是基于共贏。公司要為實習生、相關高校就業人員負責,提供可持續的工作環境,高校也為公司帶來了先進的理論基礎貢獻、科技知識貢獻,兩者的結合無疑是一種屬于共贏的重復無限博弈。
1.2 產教融合于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有多種途徑,但產教融合無疑是其中最好的產生正外部效應的途徑之一,有利于發揮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習慣,在實踐中檢驗書本理論知識的真理性。人才培養要緊密對接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在服務地方中培育辦學特色,探索個性化協同育人舉措,走特色化辦學之路,打造特色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同時,企業在設計其商業模式時,將高校作為一份資源進行嵌入,從而實現互為資源、互為因果的局面。
1.3 產教融合于人才培養全過程
高校在人才培養各環節融入企業需求,提高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程度。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專業設置;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參與課程教材建設;參與人才培養評價與考核。校企雙方圍繞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共同構建特色專業課程群;將企業的真實案例與課程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共同制訂授課計劃,從而提升了學生知識的適應性,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2 產教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2.1 協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公司與高校在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要以各自的效益最大化為出發點,同時兼顧對方合理要求。公司在培養方案中可根據其經營發展狀況來提出一些最大化經濟利潤的建議與要求,高校應實事求是地結合自身的科研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環境在培養方案上與公司的要求進行深度融合。只有這樣,雙方合作的基礎才能牢固,各自的效用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地方性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時應充分吸納利益共同體各方的建議,通過組建人才培養專家工作委員會,建立校企協同化育人聯席會議制度,研討各專業協同化育人的手段和方案。力求培養目標能充分體現專業人才、專業能力以及專業素養等方面的需求,確保培養方案的制定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有效對接產業鏈需求與專業鏈供給,實現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人才需求有效對接,主動適應社會的需要。
2.2 協同確立人才培養規格
人才培養規格也稱畢業要求,是學生經過四年學習到畢業時應達到的培養標準。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規格定位上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針對市場對人才需求數量、結構、標準的巨大變化,協同企業的需求準確定位人才培養規格,以適應不同層級對人才的需要,更好地為區域經濟轉型和結構優化服務。
2.3 實施校企全方位協同化育人
在人才培養方案執行過程中著力發揮協同育人的作用。具體措施包括:外聘行業專家兼職主講專題課程;邀請行業專家擔任導師,助力中青年教師發展;聘請行業導師指導學生畢業論文;支持教師與校友聯合立項,開展以學生參與和培養為目的的創新項目研究;聯合行業協會、公司開發在校生企業實習項目,拓展和建設學生的實習實踐基地;整合校內資源,開發跨專業、跨課程的實訓項目;在人才培養方案評估和持續改進中廣泛融合行業專家的意見等。
3 產教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發展新趨勢
在上述產教融合的新思路與實踐現狀下,近年來應用型碩士培養出現了一些新趨勢:理論知識讓位于實際經驗的趨勢。這種趨勢的出現主要與國內經濟環境的下降趨勢有關。專業型碩士的理論水平整體上處于下滑趨勢,但其實踐經驗較強,因此未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實事求是地圍繞實踐經驗來展開。具體方法如下:
3.1 高校適當為應用型人才安排一些公司實習
當前高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的缺陷是只為其安排校外導師而無具體實習、就業公司。產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養,如果高校不為學生安排推薦具體的公司實習,則其教育質量是不能保證的。因此高校應動用一切資源與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為其輸送實習人員以便每位學生都有實習崗位。高校計劃式的實習方式要比市場化的實習方式更公平一些,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穩定。
3.2 公司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應盡量提供部分待遇
公司對于高校輸送過來的大部分學生應當做全員安排,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有相關專業的工作崗位。對于在崗位工作的實習生,公司應為其提供適當的激勵以便其能更好為公司工作,此種方法在降低了公司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公司的效率,有利于公司實現帕累托最優發展。
3.3 公司對于產教融合的應用型人才應全額招聘
對于在該公司實習的學生,為保證學生就業率,配合國家充分就業的宏觀調控目標,公司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對于有意向在本公司工作的學生應優先招聘,確保人才培養的前期投入成本能全部收回來,也有利于公司人才隊伍的穩定。雖然全額招聘在該公司實習的人員會增加其平均可變成本,但公司的產品價格高于可變成本,其仍能獲得正常的經濟利潤,長期來看有利于在獲得正常利潤的情況下實現長期均衡,因此雙贏的過程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帕累托效率與公平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王新武,王北方.產教融合創新模式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與實踐——以洛陽某學院為例[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4).
[2] 隋志純.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J].現代經濟信息,2018(10).
[3] 石竹青,焦琨.動畫專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J].戲劇之家,2018(01).
[4] 劉楠,楊策.基于產教深度融合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