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技術,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和優化教與學的過程與評價,提高教育教學效益。現代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越來越為教師所熟知并應用廣泛,起到了改善教師教育觀念、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促進游戲化教學的作用。由于信息技術容易被幼兒所喜愛和接受,教師應有意識地控制信息技術的單純游戲化,吸引幼兒對活動本身的關注和思考,激發潛能,通過信息技術的趣味形式觸發各感官的學習體驗,主動探索學習。
關鍵詞:幼兒園;現代化教育技術;教育教學
現代化教育技術是理論學習和教育實踐的新局面,相較于幼兒園傳統教育技術,它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提要求,孩子聽指令”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幼兒的參與性和操作性,使幼兒有了更多的探索、交流和表達空間,學習更主動,交往更高效,有幾個突出的特點:
1. 變“我來教”為“我要學”。生動有趣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引導幼兒較快進入學習情境,好奇探究“這是什么”。
2. 變“認真學”為“喜歡學”。過去教師會說“仔細看,認真想”,現在幼兒看見、聽見多媒體發出的音像,會主動開始思考,學習更有趣。
3. 變“我會了”為“我們會了”。在保障幼兒個體學習的基礎上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巨大空間。
綜上所述,教育技術的改變帶來了教育教學資源、材料、過程和評價的重新整合,對于教師是新的挑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信息技術能夠使幼兒的感官得到充分的舒展和感知,使幼兒更有興趣地接觸新事物。為了應用好現代教育技術,教師不但要學習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方法,還應從理論層面上充實自己,要增強自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探究興趣和實踐能力,明確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幼兒學習動力和成效的影響,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 現代化教育技術需要理論與實踐并舉
從理論上而言,現代教育要求教師給予幼兒更多的機會進行自主自由的探索,增強幼兒和老師、同伴之間的互動分享,實現交流與合作。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讓幼兒充分運用感官進行感知學習和體驗,最終解放兒童的創造力,實現人的自我教育。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師不再口口相傳地教學,而是引導幼兒在信息技術手段中獲得豐富、多元的體驗,促進知識、經驗和情感的綜合發展,需要教師在觀念上、執行策略上進行反思,重新規劃教育構思。
從信息技術實踐上來說,合理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能夠為教育教學活動增添趣味和活力,幫助幼兒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習對象,保護持久的學習動力,使幼兒主動、持續地學習。要求教師能夠清晰地分辨哪些是幼兒能夠理解的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幫助幼兒參與探索,同時又是安全健康的,如常用的視聽和多媒體技術。
二、 現代化教育技術在工作中的應用與控制
幼兒園配備的信息技術手段應為教育教學發揮最大價值。教師需要能夠熟練使用器材設備,能夠把需要的視聽、多媒體設備聯合起來,滿足活動需要。活動前,應充分檢驗設備是否完好,操作是否順利,并嘗試播放視、聽程序,使銜接通暢,保障活動順利開展。所選擇的信息技術應有利于幼兒在活動中、生活中的主動探究,有助于幼兒之間的互動,為交往提供機會,同時,也應對信息技術的使用頻次有所規范和約束。
(一) 教學中的自主與分享
幼兒是熱愛學習的。但傳統教學活動的設置可能阻礙了他們主動學習。比如聽老師講,舉手發言,按組交流,幼兒仍然是跟隨教師的思維,幼兒能夠得到發展,但比較被動,有潛力未被發掘,信息科技能夠有效讓幼兒的體驗深刻、情感充沛。
在大班語言活動《抱抱》中,教師選取了畫面內容簡單的繪本《抱抱》,嘗試挖掘其豐富的情感內涵,引導幼兒討論。活動伊始,幼兒普遍認為這本書太簡單了,但當教師展示出用事先收集的幼兒與家人、朋友擁抱的照片制作的PPT、剪輯的視頻,配合音樂,引導孩子們觀察重溫擁抱的感受時,展現了一幅幅極具感染力的親情畫卷。孩子們的表達精彩紛呈:溫暖、感動、高興、激動、幸福,甚至“太可怕了”、“受不了了”……孩子們還用更多的語言描述了自己在當時的情境下擁抱的心情,以及擁抱給我們與別人帶來的親切的情感體驗,甚至包括與有過矛盾的小伙伴的擁抱,都成為了寶貴的情感財富。
在各領域教學活動中,信息科技創造了具有沖擊力的畫面感、愉悅的聽覺享受和互動交流的共同話題,其帶來的豐富的情感層次只有具有一定語言和經驗基礎的大班幼兒才能準確捕捉和表達,感染性極強的信息教育手段能夠激起幼兒思維的熱情和共鳴,激發自主感知和表達交流的愿望,獲得了積極豐富的體驗和成長。
(二) 生活中的滲透和愉悅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道出了兒童教育的真諦。幼兒的一日生活充滿教育素材。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幫助幼兒感受生活的愉快和樂趣,增強自信,培養樂觀進取的心境,激發幼兒直面困難和解決問題的勇氣。
日常中,可以在生活盥洗、進餐、睡前準備等環節里播放合適的音樂,提醒幼兒做好準備、遵守規則,寓教于無形;對小班幼兒,可以在早間和離園前播放,舒緩和整理心情。當教師的教育理念得到改善,教育手段更新創新,班級工作也會更加順利和高效,對于師幼雙方的關系和身心健康多有裨益,這也是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 篩選控制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安全閥
現代信息技術是能夠快速引起幼兒關注、激發興趣的科技教育手段,但不能讓幼兒像吃快餐一樣“吞進”知識,它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卻并不能替代幼兒本體體驗的重要性。教師在應用于教育教學的時候,應注意防止過度依賴信息技術,應謹慎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用于不同教學領域和生活活動,不濫用、不浪費,以促進幼兒主動思考表現為準。在教育中,最重要的始終是人。我們要應用技術,但不能依賴技術,只有人與人的溝通才是激發成長的最重要動力,只有人與人的情感互動才能獲得真正美好的成長感悟。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增進教育效益、促進人際交流是令人愉悅的、高效的。教師在巧妙利用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學習更新的教育技術,保證幼兒的參與度和表現性,促進人際之間的交往交流,減少不必要的操作,為更新教師理念、促進實踐能力、推動幼兒快樂自由地健康成長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臘國慶,王玥.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東北示范大學出版社,2015(5).
[2]齊曉明.信息技術應用.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5(8).
[3]張莉.幼兒學習與教育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6).
[4]高峽.聚焦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與評價.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
作者簡介:
史靜月,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區夏駕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