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培養,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把握循序漸進、靈活性的教學原則,積極利用多元化的方法,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數學核心素養得到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重要性;原則;對策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思維性是數學學科的突出特點。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直接決定著其數學學習效果的好壞。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除了講解基礎知識和傳授技能以外,還應當有意識地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系統的培養,為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奠定必要的基礎。從認知心理發展角度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仍然在發揮著啟蒙作用。小學生的思維仍然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抽象思維還不發達。而數學終究是要靠邏輯抽象思維來思考,所以,小學階段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其實就是在訓練其邏輯抽象思維,以為其真正走入數學大門打下基礎。
一、 數學思維能力的內涵
數學思維能力該如何理解?它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和把握數學知識的各種能力的綜合,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具有高度思辨色彩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很難天然地形成,往往需要一定時間的訓練才能形成。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一) 學生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要以數學思維為基礎
數學知識的邏輯性、抽象性很強。在數學學習中,數學概念、數學計算、數學圖形等,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方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在空間圖形的學習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直接決定其空間圖形學習的效果。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但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使學生的數學觀察能力和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都得到相應的培養。
(二) 數學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
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目的是為了很好地應用和實踐。學生在數學應用和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方能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有利于讓學生在面對復雜的數學問題時,能夠輕松地化解。而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又是在反復的應用和實踐中形成的。可以說:數學思維能力與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學生大量的練習、應用和實踐,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提升有正向作用;而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又可以助推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得到發展。
三、 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要堅持的原則
(一) 循序漸進原則
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應當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數學教學的每個環節,有目的地滲透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在潛移默化中促使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 靈活性原則
在對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堅持靈活性原則。即思維的靈活性、手段的靈活性。例如,教師借助生活模型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數學思維;又如,教師通過問題教學法的導入,通過有趣的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思維,通過不斷的思維,促使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本著靈活性、多樣性的原則,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對策
(一) 增強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決定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其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當注重以下幾個要素:首先,營造輕松學習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為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其次,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當強化學生數學學習的主體性,改變過去學生長期被動思維、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有利于讓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學、話題討論、問題解決等環節中來,在此過程中促使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第三,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通過實踐性項目的開展,在應用實踐中,促使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尤其是對一些深奧的、抽象難懂的知識,科學的實踐,能夠實現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的目標,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
(二)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數學思維
問題與思維的形成往往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良好的問題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唯有問題,方能促進學生思考;唯有思考,方能提升數學思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科學運用問題情境教學法,結合教學的實際內容,積極地進行課堂提問、課堂追問,營造很好的問題教學環境,激發學生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解決問題,促使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在這里,教師可以科學借鑒問題導學法,結合問題導學,實現很好的思維培養效果。
(三) 創新教學模式,培養數學思維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傳統的知識灌輸式教育模式是不可行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思維活動訓練。比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思考和討論數學問題,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的教學模式設計,一方面可以有效啟發學生思考,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思維活動。兩方面共同作用,有利于使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得到訓練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積極創新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使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樊麗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7(22):43.
作者簡介:
羅加新,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播州區團溪鎮團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