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新時代背景下要求小學教育重視體育教學,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正是這種理念使得各個小學都開始重視體育課程,無論在課程設置還是課程內容方面均有所調整。但安全仍然是小學體育重點關注話題,對此,本文則以小學體育安全存在問題為切入點,并提出落實體育器材管理、做好課前熱身工作以及提高師生安全意識等分析應對和規避小學體育安全問題策略,望給予體育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安全問題;規范;應對措施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和社會快速發展,教育和以往相比也有了較大改變,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滲透也使各個學科教師重新審視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力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體育作為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在培養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但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所以需要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注重應對規范和應對安全風險,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使其全面發展。
一、 小學體育存在安全問題
(一) 體育器材以及活動環境
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部分學校體育運動器材破損和老化情況嚴重,以致于頻發安全事故。一般體育活動在室外開展,運動器材質量和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性有著緊密聯系,因而運動器材檢修工作十分重要。教師在日常體育教學活動中經常運用器材傳授知識,便于學生掌握,如果運動器材安全系數偏低,同樣會引發安全事故。再加上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會面臨不同天氣環境,尤其在酷熱、嚴寒、暴風雨或大雪等氣候條件下開展教學較易導致安全事故。
(二) 學生個體活動存在風險
通常學生個體活動存在風險多和個體以及教師有關,其中心理和行為是誘發風險的主要因素。首先心理風險;即小學階段學生均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冒險心理,在不了解部分體育器械性能和運動要求的前提下就貿然在其他學生面前展示,并憑借自身冒險精神完成高危動作,但這種脫離體育教師監督則十分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其次行為風險因素;體育活動附帶較強的離散性特點,即學生會在活動過程中分散于各個區域,雖然在事前制定明確規章制度和活動計劃,但遇到問題時仍然需要憑借自身判斷作出決定,尤其小學生缺乏較強的辨別安危能力以及其自我約束和調節情緒能力薄弱,無法較好地應對體育活動中突發的安全事故,因而體現個體在體育活動中的不安全性。
(三) 教師及學生安全意識弱
體育和語文、數學、英語等常規文化課程教學方式不同,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其中。當前有部分體育教師因缺乏安全意識而導致事故,甚至部分教師對于安全意識沒有正確的認識,造成安全事故頻發。
二、 應對小學體育安全問題措施
(一) 落實體育器材管理 強化安全教育
小學應根據國家規定的標準購買體育器械,并在器械上顯眼位置粘貼通俗易懂的說明書和注意事項,明確告知學生場地安全管理制度,使其嚴格遵守。定期維護和檢查體育器材,不應間隔較長時間,在第一時間發現體育器械中隱含的危險因素。學校應定期更換體育器械,嚴禁在體育課程中運用超齡服役器械。與此同時教師應針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建立年齡特點開展安全教育,引導學生了解安全知識,并能在活動中注意安全。
(二) 做好課前熱身工作 監督學生行為
毫無疑問,熱身是體育活動基礎,可以起到舒暢肌肉、潤滑關節以及活動四肢等良好作用,促使學生身體可以更好地適應即將開展的體育運動。小學生身體機能沒有成年人完善,因而對于該階段學生而言需要重視其課前熱身工作。體育教師在具體實施中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安排如體操和慢跑等熱身運動方式。然而縱觀當前很多小學體育熱身運動,基本都是慢走和跑步,長期以往學生自然會產生厭倦和煩躁心理,不僅無法達到熱身效果,還會降低課堂教學質量。對此體育教師可以采用游戲開展熱身工作,再搭配優美動聽的音樂,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體育教師還需嚴密監控學生行為,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且缺乏自我保護和安全意識,在自由活動時間較易出現安全問題。因而體育教師針對此方面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盡可能讓學生在教師可控范圍內開展自由活動。很多小學生在自由活動時間內不會控制運動量,甚至為了和其他學生比拼而做一些超出身體承受能力的激勵運動,從而引發安全事故。體育教師在自由活動時間內應強化監控,必要時可以讓學生相互監督,或組織學生開展籃球、打沙包、跳繩等運動,不僅可以使學生運動在教師可控范圍,最重要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
(三) 提高師生安全意識 降低運動強度
常言道:“治不如防”,這也是火災搶險救災的核心理念,充分體現預防重要性。因而針對小學體育安全問題的規范和應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預防安全問題發生。學校應定期組織體育教師接受安全教育培訓,使教師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由此一來教師在教學中才會讓學生安全放置首位,更能在制訂教學計劃和實施過程中注重學生安全。與此同時體育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管理和監督,提醒學生嚴禁做高危險動作,使用體育器材時應明確其功能,最大限度減少安全風險。此外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還需降低學生運動強度,通常運動強度越高的體育項目發生安全問題幾率則越高。例如部分體育教師喜歡組織學生開展籃球比賽,然而籃球比賽是一項激烈性對抗比賽,小學生紀律性不足,籃球技術也沒有達到正規標準,必然會在活動中發生安全隱患。所以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如羽毛球或太極等體育項目,趣味性強,更能降低安全隱患。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安全問題是小學體育活動重中之重,更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由于體育活動具有較強的時空性和動態性,以致于存在的安全問題也呈現全程性和整體性等特征,因而需要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注重課前熱身工作,監督學生行為,同時積極落實體育器材管理,強化安全教育,進一步保證學生體育活動安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辛桂芹.芻議小學體育教學安全問題規避及應對措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3).
[2]田濤.小學體育安全問題的規避與應對策略[J].亞太教育,2016(22):222-222.
[3]史翠萍.小學體育安全問題的規避與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18(18):136-136.
作者簡介:
蔣靜,江蘇省昆山市,江蘇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園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