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有利于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當立足核心素養視角,積極創新實驗教學,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大膽創新,發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和綜合技能。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核心素養;意義;對策
實驗是化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新課程改革“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在化學實驗中,學生通過觀察化學實驗現象,總結化學實驗結果,深入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化學綜合素質提升。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化學的實驗更加要注重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與化學實驗有機整合起來,有效地改變過去只關注學生考試成績的教學模式,改變終結性評價的化學教學思想。本文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視角,探索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對策。
一、 化學核心素養內涵
2014年,核心素養一詞的提出,對現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如今,國內學者加大了關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力度,力求通過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有效地改變我國長久以來的應試教育體制,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主要是要“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品質”,如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實踐操作技能、化學思維等,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
二、 初中化學實驗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一) 有利于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提升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開展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有利于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而在傳統的初中化學實驗中,“重結果、輕過程”的實驗模式,“重講、輕做”的實驗過程,不利于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提升。核心素養理念運用于初中化學的教學,有利于促使教師革新實驗教學理念,將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與化學實驗緊密整合起來,強化學生的親身體驗,強化學生動手實踐操作,有利于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例如,“探究鈉的性質”實驗,教師就可以通過布置實驗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準備簡易的容器,并注入清水。在實驗開始時,教師可以將鈉分發給學生,并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讓學生自主觀察實驗的現象,并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思考實驗的原理。這種充分調動學生實驗參與性的過程,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 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社會競爭激烈,合作方能共贏。而對于現代的學生而言,由于獨生子女居多,從小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團結合作能力缺失。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培養,是教師教學的責任和使命。從根本上講,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小組合作實驗的開展,讓學生通過科學合理的分工、組織與實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改變過去機械學習,機械記憶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由此可見,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實驗教學開展,有利于讓教師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學生的能力培養上來,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形成,合作能力的提升。
三、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對策
(一) 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實驗
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實驗,是發展學生的實驗素養,提升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視角,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應當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實驗,促進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化學科學素養的形成。在開展小組合作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科學合理的分組、分工是實驗教學開展的前提。一般而言,教師在明確實驗目標,科學演示實驗之后,就應當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分組的方式,可以有多種:如自由組合式、前后搭配式。對于絕大部分的化學教師而言,以學生的自由組合為主,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促進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提升。
其次,強化教師調控和組織引導。在實驗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并不是無所事事,而應當加強對整個實驗過程的組織與管理,確保實驗教學的有序進行。例如,在實驗開展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因為操作不規范,導致實驗難以持續進行,這時就需要教師加以指導,排除實驗故障,確保學生的實驗有序進行;同時,在實驗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觀察每一個實驗小組,了解學生們的表現,了解學生的參與度,對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有直觀的了解,為實施具有針對性的化學教學奠定基礎。
(二)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創新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化學教師的實驗教學開展不應當因循守舊,而應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創新,培養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在實驗開展的過程中,一些學生會提出不一樣的思想和見解,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化學教師,應當認真傾聽,了解學生的觀點是否科學合理,并給予科學的指導;又如,在實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大膽實驗設計,結合自己的思想,大膽地引入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器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青島17中2015級的一名學生,以其自主設計的“自動滴定儀”榮獲全國創客大賽一等獎。由此可見,鼓勵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大膽質疑和大膽創新是多么的重要。
(三) 布置課外實驗任務,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調查研究能力,思想行動也已經趨于成熟。因此,教師在化學實驗開展的過程中,不應當將實驗局限于課堂之上,而應當通過研究課題任務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當前我們國家比較頭疼的問題“汽車尾氣處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汽車尾氣的成分,設計和研究處理汽車尾氣的辦法,讓學生自主設計處理方案,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素養和化學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應當立足核心素養的視角,轉變過去過度注重結果的實驗教學模式,將發展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與實驗教學有機整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化學實驗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小駒,李躍,沈曉紅.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教育導刊,2015(5):78-81.
作者簡介:
劉永超,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沙土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