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香
摘要:本文以A公司為例,通過梳理公司發展過程中經歷的三次財務整合,嘗試對影響財務整合實踐的成功關鍵因素進行分析,穩定且堅持學習的財務團隊,規范的財務基礎工作,良性互動的業財關系,強大的預算管控和全面風險管控能力,都是公司持續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
關鍵詞:財務整合 關鍵因素 會計科目責任制
在當前經濟背景下,合并成為公司發展過程中的常態化事件。財務整合作為決定合并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對公司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剖析歷次合并中的業務與財務特點,分析影響財務整合實踐的成功關鍵因素,為財務管理精益化變革奠定基礎,為業財協同提供支撐,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一、案例背景
在2010年成立之初,A公司的主要產品是特高壓直流換流閥,為面向特定用戶的高度定制化產品,建造周期較長,一般為12至20個月。產品和業務模式較為單一,公司人員構成也相對簡單,平均年齡不到30歲,80%及以上為碩士及博士以上高學歷科研人才,財務團隊全部為本科及以上會計專業科班出身人員。公司每三年執行完成兩個左右的直流換流閥的供貨。為了發展需要,公司先后合并了BCD三家公司。B公司的主要業務為核電業務,擁有外貿資質,合并后,為公司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打下基礎,完成將公司業務從系統內走向系統外,從國內走向國際的雙跨越。B公司原有財務人員多為從事進出口業務的貿易人員轉崗而成,合并完成后這些人員大部分離開了公司,少部分回歸原貿易崗位。C公司為原為A公司的母公司旗下眾多分公司之一,主營業務為NCBD、PMU測距等監控產品。主要業務特點是產品生產周期較短,毛利較高,但總量不大。C公司的財務獨立核算,財務人員熟悉母公司財務核算制度,且管理相對較為規范,不足之處是因公司整體盈利空間有限,人員流失率較高。D公司聚焦于柔性交流輸電和智能配電兩大業務領域。主要產品是固定串補和可控串補,項目毛利普遍偏低。D公司因業績連年下滑,重要崗位人員流失嚴重,財務部門人員均為合并前兩年招聘進的新人,對公司業務了解程度有限,財務管理較為薄弱。
二、公司合并后財務管理現狀
經歷過歷次合并整合,目前公司整體財務狀況良好,財務資產部各項工作穩步有序進行。以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精益管理水平為目標,持續規范業務流程,促進業財協同,重“兩金”治理,統一信息系統應用,推進多維精益管理,強化預算引領作用,為經營管理和決策提供更有力的數據支撐,確保年度經營目標的完成。同時,以強化資金保障和提升管理效益為目標,加強現金流精益管理,強化資金安全管控,持續提升資金保障能力和安全水平。
(一)會計機構設置與人員配備到位
公司設有總會計師,分管財務資產部,財務資產部負責具體財務工作。財務資產部共有專職財務人員15名,其中注冊會計師2名,稅務師1名,中級及以上會計職稱人員10名,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6名。財務人員每年接受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及時更新財稅知識,參加中高級職稱、注冊會計師等考試積極性高,學習氛圍濃烈,整體素質較高。
(二)內部管理日趨規范化
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管理,有利于會計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加強會計基礎工作,不斷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建立正常的會計工作秩序,逐步實現會計工作規范化,是公司一項重要而長久的任務。目前,公司財務資產部對照《會計基礎管理評價標準自評表》,對公司會計基礎工作進行查漏補缺,完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積極主動、切實有效的提升了財務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在集團歷次會計基礎規范化檢查中均為一次性通過。
(三)財務綜合評價考核得分在集團排名靠前
根據集團財資部下發的季度財務綜合評價顯示,公司各季度的收入、利潤等指標完成情況均優于集團下達的季度考核值。公司財務資產部在預算管理、會計核算管理、稽核管理、資產產權管理、財稅管理和資金管理等多個方面表現優秀,財務綜合評價考核得分在集團排名靠前。部分季度考核排名第一。
(四)作為優質資產整體并入集團上市模塊
作為標的企業,參與集團重大資產重組工作,接受集團、審計事務所、評估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證券公司對公司歷年財務數據進行審計和評估。自2017年注入上市模塊以來,上市承諾業績指標完成情況良好。
三、財務整合成功關鍵因素分析
(一)加強素質養成,推進隊伍建設
通過分工調整,提高人員與崗位匹配度,加速人員融合。根據合并雙方財務人員性格特點與特長,合理調配分工,在保證業務順利開展的前提下,多組織參加公司內外部組織的各項活動,用盡可能短的時間讓新加入人員融入財務集體,摒棄陌生感和排斥感,適應新的工作節奏。
嘗試按照財務模塊進行分組管理,推行小組長負責制,按照業務完成效率與效果、與業務部門配合程度等多個維度進行考核,逐步形成儲備管理人員梯隊。為公司發展培養人才,也為員工發展提供通道,充分調動財務人員積極性。
嘗試建立會計科目管理責任制,要求每月定期與不定期梳理會計科目,明確總會計師、財務經理、總賬會計和核算會計的權責范圍,提高全體財務人員的責任意識,為財務內部考核提供依據。
(二)加強基礎管理,做好日常核算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是依法從嚴治企的內在要求,也是防范化解風險的重要手段。合并后,通過梳理財務辦事流程,形成規范化文檔,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查,方便新同事迅速熟悉公司環境和更高效的開展工作。做好電子和紙質版會計檔案交接,對于需移交的遺留問題,形成書面材料備查。開展專項數據清理工作,核實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在執行項目等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充分利用信息系統,減少線下核對,避免重復工作,實現數據從業務端到財務端的全流程線上流轉。
(三)加強業財協同,共謀和諧發展
公司財務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業務部門的緊密配合。公司領導具備基本的財稅知識,并嚴格按照財務規矩辦事。在公司生產管理各個環節,提高財務人員參與度。財務部通過郵件、微信公眾號等多手段并行的方式,向全員宣貫財稅知識,普及集團新的管理要求。同時,注意采納業務部門的合理建議,共同打造業財協同良性互動局面。財務部人員要提高服務意識,避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和諧局面。通過下到業務一線去宣貫財務制度,反饋一線同事的基本訴求,實現業務、財務良性互動,共同為公司發展出謀劃策。
(四)加強效益分析,提升預算引領作用
繼續推進項目預算管理,完善銷售項目計劃成本管理系統,加強成本效益分析,提升預算引領作用。堅持目標導向,問管理要效益,積極應對業績指標壓力。根據不同的業務模塊,設計不同的預算管控模板。對于核電業務,因其業務的獨立性,在公司內部實行單獨考核,通過對歷年數據進行整理,開展本量利分析。對于監控業務,因項目金額小,供貨周期短,主要通過控制邊際貢獻和回款時間來控制低效、無效投入。對于交流業務,主要的風險防范重點是控制潛虧。對于直流業務,主要依托銷售項目計劃成本管理系統,對工程項目進行計劃成本管理,提前預判項目盈利空間,合理估計項目執行進度,實現收入、利潤指標的相對可控。
(五)加強內部控制,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公司經營風險預警機制,動態監控公司經營風險。組建內部稽核團隊,不定期開展資金安全、票據管理規范化、固定資產管理、稅務管理等自查工作。確保內部控制有效性,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
四、小結
財務整合作為公司合并后的重要環節,對合并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財務管理團隊素質優良,會計基礎工作常抓不怠,業財協同共謀和諧發展,預算引領效益優先,實現風險管理全覆蓋,都是財務整合成功的關鍵因素,是關系公司合并成功與否的重要基礎,是實現公司更快更好發展的驅動力。分析財務整合成功關鍵因素,為公司合并提供支撐,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中電普瑞電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