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慎之 李月
摘? ? 要: 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榜樣教育契合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個性發展、幫助學生成為學風建設的主體、促進學風建設內涵式發展,對營造良好學風、校風,促進高校學風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創新榜樣教育,提高榜樣教育的有效性,促進高校學風建設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湖南農業大學通過“學習之星”評選活動進行實踐,通過選樹榜樣類型多樣化、榜樣評選過程透明化、榜樣教育宣傳方式多樣化及宣傳內容生動性四個方面的榜樣創新實踐提高榜樣教育的有效性,促進學校優良校風學風的形成,不斷加強學校學風建設。
關鍵詞: 榜樣教育? ? 學風建設? ? 實踐創新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當代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要建設者,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擔。然而,隨著信息化社會的推進,一些大學生受到影響,學習動力和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熱情不高。在學風建設中,榜樣教育活動是重要的一部分。榜樣教育的有效實施對濃郁學校學習氛圍、健全學生人格并提高學習動力,推進學風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兩者具有內在契合的一致性。但是當前,高校榜樣教育實施面臨一些問題,直接導致榜樣教育發揮作用有限甚至弱化。因此,有必要創新榜樣教育方式方法以增強大學生榜樣教育的有效性,推動高校學風建設。
一、開展榜樣教育對推動高校學風建設的意義
1.榜樣教育契合大學生思想特點和個性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學風建設作為學校發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對大學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傳統的方式開展學風建設,如督促大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或者出臺相關強制措施、加大獎懲力度,以加強學風建設等,雖然傳統模式在一定范圍內能讓教育者看到效果,但是“治標不治本”,大學生在思想觀念上沒有主動改變,學習積極性不能從本源上調動。只有思想觀念的自主轉變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推動學風建設。通過榜樣教育,學生選樹朋輩榜樣,選樹跟他們觀念、個性一致或者思想上有共鳴的榜樣,學生通過自身與榜樣的對比,發現欠缺和不足,激發學習興趣和模仿的欲望。相比學風建設的傳統模式,榜樣教育因為契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學風建設的意義不可忽視。
2.榜樣教育幫助學生成為學風建設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
主體教育管理觀認為,受教育者才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和社會生活的主體。在高校學風建設中,要培養大學生成為學風建設的主體并發揮他們在學風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因為只有大學生成為學風建設的主體,參與學風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才會提高。在高校中,學校從學生群里選樹的榜樣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典范,學校實施的榜樣教育是激勵和引導大學生自我內化榜樣的精神品質,幫助學生對榜樣學習實現知行合一。學校榜樣教育的有效實施,就是將大學生培養成為學風建設主體的過程,兩者具有天然的內在一致性。因此,榜樣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成為學風建設中的主體,學生主體意識的喚醒將激發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
3.榜樣教育促進學風建設內涵式發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重文化浸潤、感染、熏陶,既要重視顯性教育,又要重視潛移默化的隱形教育,實現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兩種形態。顯性教育目的明確,是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直接外顯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隱性教育是通過間接內隱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對承擔學生成長成才重任的高校來說,加強學風建設既可以通過出臺相關的制度、制度一定的標準等明顯的教育舉措,又可以開展隱形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無形中自覺轉變學習態度。學校榜樣教育的實施通過學生榜樣的選樹或評選,學生榜樣及優秀品質的宣傳,到學校榜樣學習氛圍的形成、學生對榜樣學習的踐行,無形中進一步濃郁學校的良好校風、學風,促進學校學風建設內涵式發展。
二、當前學風建設中高校榜樣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1.榜樣類型精英化,學生有距離感。
為推進學風建設,在為大學生選樹榜樣時,一些高校將唯成績論、唯分數論作為唯一的標準,導致榜樣類型精英化。雖然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學校選取的高分數、成績優異的“精英”學生會對一部分學生發揮激勵作用,但是對另一部分學生來說,優秀的榜樣是他們遙不可及的目標,認為榜樣太過于完美或者認為榜樣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距太遠,自然沒有興趣了解,因此,并不能對他們產生實際效用。同時,學校選樹榜樣的精英化,會使選樹榜樣最終歸于單一,當大學生面對千篇一律的榜樣時,不免產生排斥和抵觸情緒,堅決不愿意改變現狀,也不配合學校繼續深入了解榜樣,導致榜樣教育的作用和實際意義大打折扣。此外,在文化多元化的影響下,大學生榜樣選擇日趨多樣,愿意在各個領域找到適合自己并值得學習的榜樣,相比學校選樹的單一的、精英化的榜樣,更愿意追求自我,不愿意跳進學校安排榜樣教育藩籬,導致學校榜樣教育作用弱化。
2.榜樣評選過程和條件不公開透明,學生參與度低。
為促進學風建設,在榜樣選樹、評選過程中,一些高校因為將學業成績作為唯一榜樣選擇標準,使一些想參與選拔的學生直接失去參選資格,也使參與活動的大學生因為不能選取自己的榜樣、在評選上沒有足夠的話語權和參與度,評選參與權利名存實亡。此外,一些高校直接以學校教師推薦、認可為標準,選樹榜樣都是學校領導和教師“一錘定音”,這就造成了一些學習習慣好、科研創新能力強等特別優秀的學生沒有走進大眾的視野,榜樣沒有得到推薦和宣傳,影響學習榜樣發揮效用。在評選方式上,一些高校評選條件重點以學校及教師的認可作為標準,重點通過學校領導和教師的“一錘定音”,使一些在學習習慣、科研創新能力強等方面特別優秀但是因為個性內斂,不善表現未被學校領導、老師認識的學生沒有被推薦出來,影響榜樣教育效應發揮,調動不了學生的參與度。
3.榜樣宣傳方式固定化,對學生缺乏創新性。
為推動學風建設,當前高校開展榜樣教育時,宣傳方式過于形式化、宣傳渠道單一枯燥,宣傳缺乏創新性,導致宣傳效果不佳。在宣傳方式上,有些高校只是為了宣傳而宣傳,把榜樣宣傳活動作為任務而讓榜樣教育流于形式。有些高校,一些大學生還沒有完全領悟并吸收榜樣精神及內化于心,面臨高校新一輪榜樣宣傳,導致學生在面對眾多榜樣宣傳時不知道如何選擇,榜樣教育效果收效甚微。在宣傳渠道上,一些高校傳承一貫的課堂“灌輸式”宣傳,通過先進事跡報告會、學校報紙、展板和橫幅等傳統單一的方式進行線下宣傳,忽視現在大眾使用率高的新媒體等線上宣傳渠道,固定化的榜樣宣傳方式導致宣傳缺乏創新性,大學生不能快速及時地接收榜樣宣傳的信息,榜樣宣傳滯后直接挫傷大學生參與榜樣教育的積極性,也會導致榜樣教育實施效果弱化。
4.榜樣教育內容不動人,學生共鳴度低。
榜樣教育是一項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教育,大學生作為榜樣教育的主體需要的是有共鳴的情感體驗。只有增強榜樣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滿足學生的需求,引起學生的共鳴,才能讓學生愿意主動學習榜樣,真正發揮榜樣教育的作用。但是當前一些高校在開展榜樣教育時,照搬傳統榜樣教育模式,榜樣教育內容要么表面化、刻板不生動,要么過于夸張、不真實,榜樣教育內容不生動,缺少實際、形象的案例等,直接導致學生對榜樣教育無法產生興趣,即使參與,也難以找到共鳴。
三、促進學風建設背景下湖南農業大學榜樣教育的實踐創新
為積極培育、深入挖掘和大力宣傳大學生先進典型,集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強化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引導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推動學校學風建設,湖南農業大學自2015年開始每學年舉辦“學習之星”活動。“學習之星”活動舉辦以來,已有240余優秀學生參與評選,共評出三十位“學習之星”,五位“學習之星提名人物”,湖南農業大學“學習之星”評選活動,通過學生朋輩榜樣的評選,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主動成長成才,已經成為濃郁校風學風,加強學風建設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湖南農業大學榜樣教育活動——“學習之星”評選活動為例,探索通過榜樣教育方式方法的創新,提高榜樣教育實效性,不斷加強高校學風建設。
1.選樹榜樣類型多樣化,重視學生參與度。
榜樣選樹不再唯分數論,類型不再單一,榜樣選樹標準更多樣,更貼近學生和生活,是達到榜樣教育最終目的的關鍵因素。在湖南農業大學“學習之星”評選活動中,榜樣評選類型更多樣,首先是學生來源多樣,不論是具有湖南農業大學學籍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或專科生,更或是研究生,只要自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評;再者是能力要求多樣,更在榜樣評選上,在要求具有遵紀守法、品行端正最基本道德素質及具備良好成績的基礎上,“學習之星”評選活動要求學生要么是自我管理能力強的自律者,要么是具備良好學習習慣如做課堂筆記習慣、寫讀書心得體會習慣等的勤學者,要么是獲得發明專利、發表學術專著或者獲得省級以上大獎等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達人,要么是有創新學習方法、學習有效率、學習效果特別突出的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選樹的榜樣類型多樣,讓廣大學生對榜樣典型們充滿興趣和向往,更激發大學生積極參與榜樣教育活動,主動向榜樣學習,自愿改變自己,努力變得更好。
2.榜樣評選過程透明化,重點突出主題。
榜樣教育評選過程公平公正公開,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主體地位,活動主題的重點突出,進一步幫助提高榜樣教育有效性,達到通過榜樣教育濃郁校風學風的目的。湖南農業大學“學習之星”評選選手需要經過學院初賽、學校復賽、學校決賽,整個過程開放的舞臺、評委的評分、專家的點評、學生的網絡投票,直接展現在全校學生面前,評選過程完全公開透明。同時,評選內容,除了成績分數,選樹榜樣們參與的專業知識競答和專業技能展示,參與的“文明周周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修業大學堂”“我與書的故事”等相關活動直接參與評選,保證了評選標準的公平。在整個評選過程中,評委們被賦予權力選擇他們喜歡的“學習之星”,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網絡投票權力為自己喜歡的榜樣加油打氣,防止“一錘定音”的情況,同時所有評選環節都突出“學習之星”宣傳主題,這就讓活動在進行過程中不斷為優良學風校風的形成添火加柴。
3.榜樣教育宣傳方式多樣化,突出宣傳內容的生動性。
榜樣教育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提升人們對榜樣的共情性,這就需要在榜樣宣傳方式和宣傳內容上創新。湖南農業大學注重榜樣教育宣傳方式的多樣化,“學習之星”評選活動不僅重視噴繪、展板、橫幅、校報校刊、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宣傳方式,更重視通過微博、微信、QQ平臺等新媒體方式進行榜樣教育宣傳。同時,湖南農業大學還注重宣傳內容的生動性,通過宣傳內容的生動、感人激起學生對選樹榜樣的共鳴。“學習之星”評選活動中的選樹榜樣,學校對其拍攝專門視頻,視頻內容不僅是個人經歷介紹和學習成果展示,更有選手們參與“文明周周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修業大學堂”“我與書的故事”等活動的相關素材,讓學生對榜樣有全面生動真實的了解。此外,決賽現場直播更是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看到榜樣們的精彩表現,感受到選樹榜樣們豐厚知識底蘊帶來的震撼和魅力。活動結束后,對評選出來榜樣的后續宣傳和跟蹤宣傳報道更是引導學生不斷向榜樣學習,濃郁學習氛圍,為學風建設提供持續長久的動力。
四、結語
榜樣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受教育、對學校學風建設意義重大,創新榜樣教育中的榜樣選取方式、榜樣評選過程透明化、榜樣宣傳方式多樣化及宣傳內容生動化,有助于增強榜樣教育有效性,引導大學生“樂學、善學、好學”,進而進一步推動學校學風建設。
參考文獻:
[1]李璟璐,王道明.朋輩榜樣促進高校學風建設的實踐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601(10):67-69.
[2]王燕茹.新時代大學生榜樣教育創新性發展探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8,143(03):33-36.
[3]張文杰,李娜.新時代優化大學生榜樣選樹與培育機制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9,850(03):29-32.
[4]馮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榜樣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師范學院,201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