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進
【關鍵詞】海桐皮湯;熏蒸;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髓核、軟骨板、纖維環等腰椎間盤部分發生了程度不同的退變,受到外力作用后纖維環破裂,導致髓核自破裂處突出,對臨近的及神經根造成壓迫,進而引發了腰部疼痛和下肢麻木等癥狀。當前臨床有許多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西醫有手術、功能鍛煉、牽引等,中醫有針灸推拿、中藥熏蒸等,這些方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上均有較為顯著的療效。本文選取2018年1月至12月期間于本院醫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80例患者,試觀察海桐皮湯熏蒸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12月期間于本院醫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80例患者,以患者采取的不同療法為分組依據,將其分入對照組、研究組,每組40例。研究組:男30例,女10例;年齡37歲~59歲,平均(48.29±11.21)歲;病變節段:L3~4節段10例,L4~5節段26例,L5~s1節段4例。對照組:男31例,女9例;年齡38歲~58歲,平均(48.34±11.16)歲;病變節段:L3~4節段11例,L4~5節段24例,L5~S1節段5例。將年齡、性別分布及病變節段納入到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對比,結果為P>0.05,即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兩組之間的統計學對比具有可行性。
1.2方法對照組僅采取常規腰背肌功能鍛煉,為患者取仰臥體位,以肩膀、雙腳、雙肘以及頭部撐起身體,保持3"5秒鐘后放松腹部肌肉與臀部肌肉,休息3~5秒鐘后再次進行上述動作,一抬一落為一組,每日1次,每次20~30組,連續30日。
研究組除了按照與對照組相同的方法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另以海桐皮湯進行中藥熏蒸治療,海桐皮湯組方為:海桐皮20g、狗脊15g、乳香10g、桑寄生10g、五加皮10g、紅花10g、續斷10g、當歸10g、杜仲10g、牛膝10g、沒藥10g、防風10g、獨活10g。將上述中藥放入1000mL水中浸泡半小時,緩慢加熱直到沸騰,隨后保持慢火加熱,確保始終有蒸汽蒸騰而出。令患者腰部懸于蒸汽上方,并與加熱后的水保持40cm左右距離,待患者腰部感到溫熱后計時,60~90分鐘后停止熏蒸,如此每日1次,連續30日。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后的VAS疼痛評分、lOA腰椎功能評分以及直腿抬高幅度。VAS評分是以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按照從輕到重分別計O~10分;JOA評分用于反映患者腰椎功能恢復程度,由日本骨科協會制定,可分為主要癥狀、臨床體征以及日常活動的受限程度三部分,按照腰椎功能恢復程度從小到大分別計0~29分。
1.4統計學方法在SPSS 19.0版統計學軟件中納入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數據,計量數據以(π±s)表示,行t檢驗,通過統計分析后結果若為P<0.05,那么便意味著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VAS評分比對照組低,JOA評分比對照組高,直腿抬高度數比對照組大,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腰椎間盤突出所引發的癥狀主要有腰背疼痛和下肢麻木,L4~5節段及L5~S1節段是發病率最高的節段,目前臨床尚無特效療法,雖然可以通過手術緩解神經根受到的壓迫,但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盡人意。本文中對照組采取的腰背肌功能鍛煉與牽引、手術等均是西醫常用的治療方法,其通過鍛煉腰背肌肉來增強腰背肌的力量與穩定性,進而使脊柱保持穩定與協調,但單純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本文中的研究組選擇加行海桐皮湯進行熏蒸治療,其基于中醫學中腰椎間盤突出所屬的“腰痛”、“腰痹”范疇,針對氣滯血瘀、肝虧腎虛、風寒濕邪等病因,為患者開展通痹止痛、活血化瘀、驅寒除濕治療,方中的海桐皮可以調和氣血、通絡止痛,桑寄生和杜仲可以強筋健骨,牛膝、續斷和五加皮可以補益肝腎,當歸可以活血補血,乳香可以調氣活血,紅花可以活血散瘀,沒藥可以活血止痛,諸藥合用可以達到通痹止痛、活血化瘀、驅寒除濕的效果。再加上熏蒸的給藥方式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加快淋巴液與血液的循環,使藥物更快地滲透、到達患處,最終達到有效緩解患者腰腿疼痛的目的。見結果,研究組的VAS評分比對照組低、JOA評分比對照組高、雙腿直腿拾高度數比對照組大(P<0.05),正是海桐皮湯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肢體活動受限、腰腿疼痛等癥狀顯著治療效果的直接體現。
由于海桐皮湯熏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活動受限、腰腿疼痛等問題,故臨床應在腰背肌功能鍛煉基礎上積極加用海桐皮湯熏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