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芳
【摘 要】本文分析當前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面臨管理理念相對陳舊、管理制度相對缺失、管理人才相對不足、管理難度日益加大等問題,提出切實發揮班主任的示范引領作用、切實加強班主任對學生的個性了解、切實施行賞識教育等應對措施,為改進和提高中學班級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班主任 班級管理 問題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0B-0072-02
中學時期在學生的成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既是學生學習知識和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塑造優良品質和處世方式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青少年正處于“叛逆期”,要有效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無疑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領作用,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逐漸向“以生為本”轉變,班主任的育人意義尤為凸顯,但同時也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亟須加以解決。
一、當前中學班主任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管理理念相對陳舊。在中學教育階段,絕大多數的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本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學業上,沒有真正認識到現代教育理念改革的新方向和新需求,導致班主任管理產生偏頗。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學生學習成績上,不管是班級紀律還是班級活動,都是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來進行,沒有認識到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與思想品質的塑造,從而影響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管理制度相對缺失。中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主要依賴于自身的生活閱歷與工作經驗,而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管理行為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和臨時性,無法對學生形成長期性的約束機制。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學校未能制定完善的獎懲制度,難以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許多學校對于班主任的考核制度,仍然以班級學生的紀律管理及學業成績為主要參考,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情況并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導致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也會形成一定的偏向。
(三)管理人才相對不足。由于我國的教師隊伍主要是來自各師范院校和教師專業的畢業生,而班主任又往往是從年輕的教師當中選任,因而教師的專業特長主要是在某一方面的具體學科教學上,對于管理學、心理學等班級管理方面缺乏專業知識,管理的能力并不能滿足現代中學班級管理的客觀需求。據了解,相當多數的中學班主任認為,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專業學科的教學,而班級管理只是一項輔助的責任,只需要確保學生遵守課堂紀律、不違法亂紀就可以了。
(四)管理難度日益加大。在中學階段,學生正處于逆反心理比較嚴重的青春期,不服從學校、班級和教師管理的情況經常發生。如果班主任只是采取過去的紀律管理方式,雖然能夠暫時性地對學生形成壓制,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導致學生厭學甚至逃學。而一些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習慣于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來教訓和管理學生,更加容易激發學生的對抗心理,使班級管理更加困難。
二、中學班主任管理難題的應對措施
(一)切實發揮班主任的示范引領作用。中學班主任要切實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新教學理念,正確看待班級教學與管理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將課堂乃至班級的主導地位交還給學生,讓班級管理由教師管理向學生自我管理轉變。
首先,班主任要積極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這個世界,通過自己的主觀決斷來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對不良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必須堅持以身作則,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待學生,更不能有污言穢語,而要以文明的方式給學生做好榜樣,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發展。
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自主權力,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探索讓學生進行班級自主管理,從而使班級管理與學生自治融為一體。在具體的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更多地表現為一名輔助者和指導者,讓學生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組織自己,從而選擇更加符合中學生性格特點和喜好需求的活動方式,使班級活動更加貼近學生的內心需要。
最后,班主任要注重班級班風的形成和培養,在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促進自我管理的同時,嚴格把握好班風的總體方向。當前,中學生的群體是“00 后”,他們沒有經歷過太多的困難,特別是獨生子女比較多,家庭的優質資源多集中于他們身上,容易因家庭的溺愛養成不良習性。因此,班主任不能僅以學生的學業成績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要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并選拔具有優秀品質和管理能力的學生擔任學生干部,從而引導班級學生形成更加積極向上的班風,推進班級管理的良性發展。
(二)切實加強班主任對學生的個性了解。中學階段的學生不僅有著獨特的個性,同時也有著非常靈活的發散思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就像是一塊塊未經雕琢的大理石,精美的紋理各有風采,所以施教的方向也各有不同。對于班主任來說,應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征,堅持因材施教,有效激發學生的潛能與專長,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成長。
一方面,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掌握學生對于班級管理與課堂教學的心理動向,認真聽取學生對于班主任、教師和其他同學的意見和建議,在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與教學方法的同時,保護學生的獨特性。對于學生的提問,班主任要耐心傾聽、細致回答,從而構建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且對學生的個人興趣和學習激情予以最大的支持和鼓勵。針對問題學生,班主任不能粗暴地管理,也不能聽之任之,而要留心他們的生活動向和學習進展,發現學生問題背后的深層原因,對癥下藥去解決問題,從而幫助每一位學生走上人生的正軌。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家校之間的紐帶作用,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與協作,同時做好學生日常生活和課外學習的管理與督導工作。對于學生家庭教育方法失當、教育理念落后的情況,班主任要及時采取與家長座談或者開展學生家訪等方式,與家長共同學習和交流學生教育及管理的思想與辦法,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既要做學生的長輩和導師,同時也要做學生的伙伴和朋友。許多學生尤其是問題學生,其家庭問題往往是學生問題的根源,因而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地勸導,從心理上幫助學生緩解壓力、突破困難,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傳授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家庭中的困難,促進學生逐漸恢復良好的性格習慣。
(三)切實施行賞識教育。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可以說,學生在學習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師發現自己的優點并得到激勵與肯定、欣賞與鼓勵、尊重與平等。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地探索和創新管理策略,通過班級管理的高超藝術,更好地激勵學生奮發向上,使班主任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第一,班主任要保持對學生閃光點的關注,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在適當的場合予以表揚,使學生感受到成功和被肯定的喜悅,促進學生更好地努力和發展。對于中學生來說,表揚的作用有著十分重要且積極的效果,而批評雖然可以阻止學生的不良傾向,但其對于學生特別是中學生的負面效應也是非常明顯的。因此,當班主任發現學生的問題和不足時,要切實注意學生情緒和情感的維護,盡可能不在公開場合對學生進行嚴厲批評,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班主任可以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暗示或者提點,使學生自行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從而保護中學生相對比較敏感的心靈。
第二,班主任要改進批評的方式方法,以更加具有藝術性的策略對學生進行批評,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意見,心甘情愿地予以改正。例如,班主任可以采取就事論事的方法,先肯定學生在犯錯過程中值得肯定的地方,然后與學生共同分析所犯錯誤在客觀上造成的不良后果,再適時地點出學生在主觀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使學生在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同時,保留自己的顏面。例如,當班主任發現學生在課堂上用手機看電子書時,盡量不要當著全班學生的面進行高聲呵斥,而可以先將學生的手機取走,待課后再找機會與學生談心,要指出看電子書不能影響正常的學業,指導學生如何正確地利用手機、正確地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學生對于班主任的批評要更加容易接受,并且能夠形成更加深切而有效的師生交流。
第三,班主任要加強對后進學生的優點挖掘與肯定,幫助他們找到自身的亮點和優勢,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有自信,促進后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改正缺點、發揮特長。班主任的積極肯定,可以幫助后進學生發現自己曾經忽視的特殊潛能,使后進學生能夠找到自己的潛在能力,從而在更加自信的狀態下發揮自己的優勢。即使后進學生在學習能力上存在著先天的不足,學業方面無法與優秀學生相提并論,但班主任的正面導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后進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而避免后進學生走上歪路,最終成長為一名正直的人。
中學階段的班主任管理,不僅對班主任教育學等專業能力提出考驗,更對其心理學、管理學、組織學等諸多方面提出了考驗。因此,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與不足,深刻認識到當前班主任管理中面臨的嚴峻挑戰,針對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切實解決管理中存在的困難。在此基礎上,班主任要深入地總結和反思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經驗和不足,更加透徹地研究和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動向,從而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為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安慧霞.中學班主任管理面臨的難題與解決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7)
[2]韋永祥.淺談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學周刊,2018(6)
[3]賈玉榮.不要吝嗇你的賞識——中學班主任管理藝術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3)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