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堂
【摘 要】本文分析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效率和學習效果、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微課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策略:創設情境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強化課堂教學重點的提煉,完善語文學習的框架結構;輔助復習階段針對性的指導,鞏固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微課 應用價值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0B-0094-02
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深入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微課技術已經逐漸進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成為現代教學的新興資源。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如何將微課教學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中,發揮微課的應用價值,是當前亟須研究和突破的重要課題。
一、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微課的應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效率
高中語文課文與小學初中階段有著明顯的區別,其邏輯性更加紛繁復雜,內容結構也更加多樣,對于相當部分高中學生來說有著較大的理解難度。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都會因為文章部分段落或者整體意義的不甚明了,而陷入文章理解的困境中無法自拔,導致無法及時吸收并掌握運用語文教學的知識點,導致學習效率的下降。很多時候,教師對于課文的解讀已經進入到遣詞造句的細節處理階段,而學生還沒有真正吃透文章的整體含義,或者對于文章的邏輯結構或者主要段落還處于模糊理解的狀態,導致教與學的嚴重脫節。
微課的引進,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圖文或視頻,使枯燥的文字演變成為生動的畫面,有利于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快速理解,從而大幅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尤其重要的是,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的功能,將課文中的概要以及絕大多數的次要知識點進行整合,集中向學生進行展示,從而有效減少課堂低效教學的時間消耗,將更多的教學時間留給重要知識點的講解上。
(二)微課的應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現代教學理念中,課堂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和自主學習的加強,而學習興趣則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影響因素。微課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存在著十分顯著的形式差別,即微課通過圖片、聲音、視頻等綜合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多元化,促進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微課教學下,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將會產生更多的興趣,愿意主動進行語文學習,并且主動尋找各種微課教材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
除了提高興趣外,微課的知識點提煉功能,也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在平時的課堂中,難免有學生不能完全掌握課堂中老師講述的知識點,但教師不可能每日將課堂內容重新講述,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微課的作用就得以體現。由于時間的限制,微課通常只會針對某一個相對具體的知識點進行集中教學,而學生對于自己尚未完全掌握的知識點,不需要對所有的微課視頻進行學習,只需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點所在視頻,就可以快速鞏固自己的學習進展。
(三)微課的應用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隨著現代教育教學內容的不斷增多,教師的能力恐慌也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對于教學條件相對較差的城鄉接合部甚至農村、山區的學校來說,教師的教學能力相對有限,無法給予學生以更加優質的教學。目前,我國的優質教師資源仍然集中在大城市的中心學校,教學資源的不均衡性是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而微課的應用,可以讓優秀的教師通過視頻方式,錄制并傳授自己的先進教學經驗和高效教學方式,而相對落后的地區和教學能力偏差的教師則既可以通過微課視頻來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還可以直接通過微課的形式將視頻播放給學生,從而降低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資源匱乏等帶來的教學質量落差影響,使學生得到更加優質的課堂教學。
二、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的情境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課文內容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結構,而是以小說、散文為主要的題材,擁有十分豐富的內容和內涵,對于學生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材中的素材大多源于生活,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其所承載的意義都是取之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只能通過一遍又一遍的課文解讀,幫助學生進行文章剖析,從中挖掘出教學的重要知識點,使學生能夠完成教學所要求的任務。然而,這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文章所蘊含的意義,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而微課的引入,可以利用視頻或者圖文結合等更加生動活潑的形式,為學生營造與文章內容相匹配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的必修一教學中,《鴻門宴》是取自《史記》中的精彩片段,但這一故事有著非常宏大的歷史背景。因此,教師借助微課的方式,可以截取楚漢戰爭相關電視劇或者紀錄片的視頻片段,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學生對于秦末漢初時期的歷史發展與社會現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從而形成對《鴻門宴》一文歷史背景的深刻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鴻門宴》的電視劇片段,讓學生仔細觀察演員在表現劉邦、項羽、張良、樊噲等人物時的表情、動作、言語,并將其與課文中的內容進行結合和比對,從而對該課文內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記憶。
(二)強化課堂教學重點的提煉,完善語文學習的框架結構
語文的教學內容包羅萬象、無窮無盡,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容易讓學生感覺云里霧里,無法抓住教學的重點,可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偏離主要方向,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微課的應用,可以利用相對較短的時間,將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串聯,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出整節課程的核心要點和教學框架。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對照微課內容與課本內容,對語文教學的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語文框架結構,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快速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的必修二的第四單元,課本引用了蔡元培、馬丁·路德·金以及恩格斯的演說詞,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的演說結構與內容,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存在較大的理解難度。教師借助微課的方式,將這些演說詞中的關鍵結構、關鍵環節、關鍵語句進行提煉,制作成 PPT 演示文稿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學生充分了解不同演說詞的內在規律和外在表現,從而更加深刻地領會演說這種特殊的文章結構及其內涵,從而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演說的知識與技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輔助復習階段針對性的指導,鞏固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果
微課的應用,并不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的 45 分鐘內,而是以更加靈活和自由的方式,隨時隨地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在反復的學習和練習過程中鞏固課堂教學的知識,并且不斷地發現自己的問題,及時加以妥善解決。在課余的時間里,學生雖然可以向教師進行咨詢,但畢竟時間和精力有限,而微課的利用,則可以使教師的時間與精力呈幾何倍數上升,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借助微課進行自主復習,從而更加扎實有效地完成復習計劃。此外,學校還可以構建自己的微課平臺,使教師與學生即使在課堂外也可以隨時構建交流渠道,為師生之間的問題交流與答疑解惑提供更多的便利。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的必修三中,有一門課程叫作“動物游戲之謎”,課文中講述了葉猴、渡鴉等諸多動物的游戲表現,并對其背后的作用和意義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解讀,然而學生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并沒有太深的感觸。教師可以參照教學內容,將更多的動物游戲視頻進行整合處理,并上傳到學校的微課平臺上,學生在課后復習階段可以結合視頻內容和課文知識,更加清晰地理解動物游戲對于自然生態發展的重要意義,并且結合自己的想象和分析來理解和領悟演習說、自娛說、學習說、鍛煉說等游戲假說思想,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開發與運用。
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教學理念的深入變革,微課等新興教學模式逐漸進入到中小學的課堂教學當中,發揮著與傳統教學不一樣的作用。高中語文教師既要充分掌握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手段,不斷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但同時也要繼續堅持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不能盲目進行教學創新,而要緊緊圍繞教學的總體目標和教學實際,使語文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客觀需要,從而將學生培養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齊 兵.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價值與策略[J].語文學刊,2016(7)
[2]方 珊.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1)
[3]王 靜.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價值探索[J].成才之路,2018(14)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