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華
【內容摘要】高中政治教學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觀念,還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而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改革,在新課標背景下,學校正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但是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做好課堂創新和改革工作,才能有效的踐行新課標的相關政策,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新課標注重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對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學只能夠涉及到了大量的理論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是沒有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教學策略的創新,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改善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學方式比較落后,注重理論教學
高中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因此并沒有太多的實踐和機會外出學習,他們的教育方式收到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比較深遠,依舊停留在經驗教學法和傳統的灌溉式教學上。在課堂中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缺乏實踐的研究或者兩者所占比例并不合理。在自習課中,教師也將大量的時間放在學生記憶理論知識上,導致學生對政治的學習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一味的進行死記硬背,對政治的理論知識并沒有詳細的了解和掌握,導致學生缺乏實踐應用能力,在材料分析題中難以挖掘到有用的因素,不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
2.教學資源比較單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材和參考書等教學資料的滲透,導致課堂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單一,使得教學單調枯燥,和生活中的案例聯系的并不緊密,也不能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積累在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導致學生在政治方面的學習缺乏靈活性和實用性,并不符合新課標的改革標準,也影響了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改善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情況的有效措施
1.轉變教學的教學觀念,在課堂中滲透新課標的教學策略
在新課標背景下,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的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在進行課堂教學創新時,需要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心理需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等教學方法,提高全班的學習效率,實現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從理論知識禁錮中脫離出來,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學習《文化與生活》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相關的微課視頻,在正式講課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光同一個視頻了解本節課的主要講學內容。在課堂內容詳解中,教師也可以借助微課視頻為大家演示一些理論知識的解釋,微課視頻就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趣味性,能夠消除學生在學習上的疲憊感,動態的視頻也能加深學生對觀看內容的印象。也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注重因材施教。
2.理論知識和課堂實踐相結合
政治老師需要注重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相結合,在課堂中注重為學生引進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創設生活情景,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分析生活案例,發散自己的思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將案例和理論知識結合在一起開展學習,能夠有效的提取生活案例中隱藏的理論知識,逐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使其對政治學習有了一個新的見解和認知,能夠積極的加入到學習當中,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挖掘當地的傳統文化和民間特色,并將這些資料帶入到課堂中,結合理論知識開展教學。有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了更加真實的接觸,有利于理論知識的高效滲透。又或者在《多彩的消費》這一課的內容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向學生提問了解學生的消費觀。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滲透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創新課堂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時,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傳統舞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加入到理論知識的討論中,高效的滲透理論知識。例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開展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引導各個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