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琴
摘 要:隨著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也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和各個領域當中,并且為促進社會發展發揮了有效作用。人們對網絡的使用愈加頻繁,使數據信息海量增長,將大數據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不僅能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和方式,同時也能更好的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促進高校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將針對大數據時代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挑戰進行分析,同時提出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合理運用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運用分析
網絡技術和大數據為當前高校建設智慧校園和為學生創造多元化學習方式提供了科學的途徑,符合當前高校學生綜合發展要求,同時也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全新的契機。高校可以針對與學生相關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挖掘及分析,從宏觀角度更好的了解當前大學生群體特征,對學生全體當中可能發生的風險行為進行有效預測,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利用大數據,高校還可以從微觀角度對當前大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確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個性化,進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在大數據信息的挖掘和利用方面,應注意方式方法,注重合理利用數據,但不能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于依賴大數據,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探究并非窺探學生的個人隱私,只有遵循這一原則,才能科學的利用大數據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1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1.1 傳統思維與新思維之間的碰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到傳統教育思想影響,在教育策略和方式方面受到一定束縛,與應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和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多差異,同時,我國高校在應用大數據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實踐經驗仍然較少,這就造成高校負責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師以及廣大學生的數據素養和數據應用理念較為滯后,這是導致當前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利用效率無法得到顯著提升的主要原因。受到思想觀念束縛的同時,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的應有價值就很難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受到傳統教育方式影響,對大數據的挖掘與利用熱情很難得到有效提升,只有突破固化的思想,讓傳統教育思維模式與新型教育思維模式發生碰撞,才能在比較中尋找到最佳教育方式,充分發揮大數據在思想教育中的有效作用,在大數據時代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1.2 技術方面將面臨全新挑戰
大數據技術要想被有效的應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首先應有成熟的數據處理技術和專業水平較高的技術人才作為前提和支承,沒有這兩項必要條件,大數據優勢不僅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同時也可能造成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用失誤,給教育方式創新造成不利影響。由于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應用時間較短,所以在技術和人才支持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在對大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整體、處理方面,通常過于片面和單一,導致大數據處理結果可信度無法得到有效保證,這對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效應用造成了一定阻礙。
2 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2.1 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提高大數據運用意識
教育專家黃欣榮曾經提出,思維方式方面的變革,是當前大數據時代帶給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變革。為順利時代發展要求,作為大數據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應積極把握時代發展機遇,轉變教育思維、創新教育方式,提高對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應用的重視程度,樹立正確運用大數據技術思想意識。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合理運用,應首先樹立整理化數據思維,在大數據時代,與傳統的小數據抽查存在很大差異,對于掌握學生思想及行為方面的特點,通過利用大數據這一技術,能夠更加全面和具體,同時也能掌握學生更加真實的思想動態,及時了解并掌握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各種細節。因此,在大數據時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認清時代特點,工作應從小格局中走出來,不再受片面性觀察局限和束縛,從宏觀角度觀察和分析新時代大學生整體思想及行為特點,利用數據分析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動態信息。
2.2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提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水平
通過建立更加完善的大數據信息應用技術,能夠更好的提高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良好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任何新型事物都具備兩面性,因此,大數據技術即擁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同時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很大風險。運用大數據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承擔一定的信息安全風險,例如學生的信息資料收集、研究等,有信息權限的設置工作如果無法得到安全保證,將會造成學生隱私泄露,因此,高校在運用大數據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相關制度,保證學生信息安全。高校在運用大數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方面,應遵循學生隱私不受侵犯原則,同時防止數據信息遭到濫用,以此為基準對大數據進行挖掘與分析,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大數據使用制度,建立標準化流程,利用制度對大數據使用行為進行約束,才能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科學化與合理化。
2.3 強化大數據運用意識,創新大數據使用方式
大數據技術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全新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機遇,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接受挑戰的同時,也需要抓住機遇,大膽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樹立正確的大數據應用意識,提高自身對大數據及信息的敏感度。當前有關高校學生的大數據主要來源于社交網絡,在大數據的收集方面,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數據敏感度,利用微信、微博、交易記錄、視頻、照片等信息,掌握當代大學生行為習慣和思想動態,了解真實的社會交往關系,確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在對大數據挖掘、分析的同時,還需要對教育方式進行合理創新,摒棄傳統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利用新型移動終端,發表意見或建議,方便與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溝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 結束語
在大數據時代,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的教育方式,改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關注宏觀群體這一現象,讓教育重點能夠逐漸走向學生個體,從而給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可行路徑。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體工作人員,需要隨時應對當代大學生在思想方面快速的變化,所以更需要對學生從宏觀和圍觀方面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與分析,以此為科學依據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對大學生產生正確影響。通過合理利用大數據,可以更加全面的對大學生思想動態和行為模式進行分析,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在內容選擇方面更加合理,掌握當代學生所關注的問題,更好的融入到學生群體當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及效率。
參考文獻
[1]寧先江.大數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
[2]白艷娜.大數據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7.
[3]劉濤.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服務研究[D].喀什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