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認知與求索: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的意義及影響

2019-02-19 14:37:52李琰楊鵬
關鍵詞:新中國中國共產黨

李琰 楊鵬

摘要:開展農村社會調查是中國共產黨一貫的優良傳統。新中國成立以后的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揚了農村調查這一科學工作方法,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調研,其先后經歷了3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分別是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及改革開放之后;調查的涵蓋面十分廣泛,涉及農村地區的經濟、政治、土地、人口、教育、醫療、衛生等,并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在當前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新時代下,開展農村調查,深入挖掘農村調查這一研究方法的價值,全面掌握農村地區的基本情況,對于“三農”問題的解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動農村現代化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中國;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群眾路線;農村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C9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9)01-0146-07

社會調查是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是黨一貫的優良傳統。早在五四運動時期,馬克思主義者就已經意識到了調查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開始了對本國國情的調查研究。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據國內人口的絕對數量,農村社會的發展是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因此充分尊重農村調查這一工作方法的科學性,開展調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國以前,通過一系列的農村調查,中國共產黨人厘清了農村社會的生產關系,分析了當時社會的基本矛盾,并探索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農村社會的發展仍然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農村經濟發展問題、農業政策實施問題、農民的民生問題、城鄉發展問題等。農村社會調查為黨和政府及時掌握農村社會發展的第一手資料提供保障,它是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的重要體現,是解決“三農問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鄉村振興的必要舉措。基于此,筆者對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所做的農村調查加以總結和梳理,對農村調查這一科學研究方法進行解讀,以充分認識和挖掘這一工作方法的現實意義及影響。

一、相關研究綜述

當前學術界關于農村社會調查的研究在時間上多集中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民國時期;在調查主體上主要包括各政治派別、各級政府、各社會團體及高等院校等;在研究的內容上主要集中于對毛澤東、張聞天、瞿秋白、陳翰笙等老一輩領導人的農村調查相關經驗的探索和分析。而關于新中國成立以后,以中國共產黨為主體的農村社會調查則研究甚少。對當前的相關文獻加以梳理,其中羅平漢《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史》、范偉達等《中國社會調查史》、杜潤生《杜潤生自述:中國農村體制變革重大決策紀實》等專著當中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農村社會調查的相關內容有所涉及;而在學術論文方面,少有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的探究。

羅平漢《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史》從社會學的角度對中國共產黨的農村調查進行全面審視,該書從第五章到第九章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社會的幾次重要的調查加以梳理,其中包括20世紀50年代農村社會當中富農經濟的存留問題、統購統銷政策的相關調查、農業公社化速度的調查等問題;60年代國民經濟調整中的全黨農村大調查;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推進包產到戶的農村調查及90年代以來的農村調查;包括后來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調查,都有全面的概括和總結[1]1-2。而《中國農村調查史》一書則從歷史的線性角度出發描述了中國社會調查的發展歷程,該書的第五章至第六章對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土地改革的相關調查、農村人口普查、“大興調查之風”之下的農村大調查及在改革開放之后黨和政府對農村社會國情國力的調查研究進行了相關論述[2]1-2。《杜潤生自述:中國農村體制變革重大決策紀實》則著重對新中國成立之后農村的體制變革進行研究,包括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的調查、集體經濟下農村社會的相關調查及后來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在該書的下篇,有“三農”問題、農村家庭承包制問題、及當前我國農村社會改革的相關情況[3]。

與農村調查相關的研究論文有張捐社等的《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及現實啟示》,該文僅對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農村調查進行論述,并未涉及到建國之后的情況[4];鄭穎《中國共產黨調查研究理論體系構建研究》中,對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所進行的幾次大規模的調查加以論述,包括農業調查、工業調查、經濟調查、人口調查、政策調查等,該研究的重點在中國共產黨調查研究的體系構建之上,也并未對中國共產黨的農村調查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5]45。

據此,本文從已有的相關研究入手,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分析方法作為指導,同時借鑒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農村社會調查的基本內容加以論述,充分探究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的意義和影響,努力獲取調查研究這一傳統工作方法的當代價值。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的基本歷程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的農村調查經歷了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49—1956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1978至今)等幾個時期。在不同的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的農村社會調查內容和任務也各有不同。

(一)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49-1956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如何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恢復國民經濟,使積貧積弱的國家順利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成社會主義國家,成為擺在黨面前的重要任務。但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背景下,農業的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其原因除了中央“工業和農業同時并舉”的政策保障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共產黨對新解放區農村進行了土地改革,而中國共產黨的農村調查為土地改革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前提[1]117。

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的農村調查多是以恢復國民經濟的角度為出發點,對農村的土地分配、糧食工作、公社化運動的基本情況進行實地調研,調查的目的多是出于對中央的相關政策的落實、實施情況及實施之后取得的成效的探究。該時期的農村調查已經形成相對科學的理論體系,多以鄉或村為單位,深入基層、實地調研,調研結果表現為一系列的調查報告和調查專著:如1950年10月出版的《湖南農村情況調查》和1951年出版的《新區土改前的農村》等;調查報告多形成量化的統計數據,為政策制定提供詳實的依據。其中,蘇南的農村調查就是以鄉或者村為單位來進行,該調查使黨對當時農村地區的租佃制度、借貸關系、農村土地利用類型有了基本的了解;中南五省(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的農村調查則側重對農民剝削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占農村人口3%~4%的地主占有總耕地面積的50%~65%左右,而60%~70%的貧農和雇農則僅占耕地的8%~12%[6];沉重的剝削同樣存在于西南地區,該地區的農村調查數據顯示:6%的地主占有60%以上的土地,而占88%的人口的中農和貧農僅占有25%的土地面積。此外還存在新谷鮮貨、節禮年禮[7],加之國民黨施加在農民身上的各種苛捐雜稅,使農民生活苦不堪言。這些調查充分論證了農村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為中央農村土地改革的開展提供了大量詳實的第一手資料,保證了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78年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正確指明現階段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和國家的主要任務,對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同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中國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后,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但是由于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領導干部對于國內建設的情況盲目樂觀,過分夸大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整個黨內的指導思想呈現出“左”的傾向。

在“左”的思想影響下,該階段中國共產黨的農村調查都是在人民公社化運動無比優越的基調下開展的,并沒有實際的指導意義,大多是對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唱的贊歌,這些在當時的農村調查報告當中都可以體現出來。如:《初升的太陽——北京市郊區九個人民公社調查報告》(中央北京市委宣傳部編)、《人民公社的光芒——廣西人民公社調查》(中共廣西侗族自治區委員會辦公廳編)、《碧海朝陽——人民公社調查》(山東人民出版社編)、《初升的太陽——遼寧省人民公社調查選編》(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編)、《農村人民公社調查匯編》(新華社)等[1]165。

糧食產量急劇下降,農民積極性大大受挫,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加上自然災害和中蘇關系的惡化,到1960年下半年整個國民經濟陷入嚴重困境。《農業十二條》的出臺,各地糾左活動的相繼開展,使毛澤東開始意識到農村困難局面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同脫離實際,缺乏調查研究有關,因此有必要大力提倡農村調查研究。1960年12月24日到1961年1月13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著重強調了調查研究的問題:“今年搞一個實事求是年好不好?”“我們黨是有實事求是傳統的,就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但是建國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們對實際情況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這個人就是官做大了,我從前在江西那樣的調查研究,現在就做的少了。今年要做一點,這個會開完,我想去一個地方,做點調查研究工作[9]。”在隨后召開的中共八屆九中全會上,毛澤東又重申1961年要成為實事求是年、調查研究年。

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背景下,田家英、陳伯達和胡喬木兵分三路,分別前往浙江、湖南、廣東三省進行10~15天的農村調查;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彭真等國家領導人紛紛響應號召,深入基層,開展農村調查。當時還成立了大批的調查組開展農村調查,如:楊尚昆領導的徐水、安國調查組;習仲勛領導的河南長葛調查組;胡耀邦領導的遼寧海城調查組;錢英領導的甘肅天水調查組等等[2]149。60年代開展的農村調查,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對農村的基本狀況有了真實的了解,依據農村調查的基本情況確定的相關政策,有效緩解了農村的困難狀況,充分調動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20世紀60年代后期,“文革”爆發使全黨的工作重心都在階級斗爭之上,農村調查工作基本停滯下來。

(三)改革開放之后:1978年至今

1978年12月,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針對“文革”造成的混亂局面,全黨開展了一系列撥亂反正的工作,開展了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全黨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5]4。

長期實行的“左”傾政策,造成很長一段時間內農村發展生產力水平低下,農業生產長期停滯不前,農民生活苦不堪言。1978年4月,國家農林部政策研究室在湘鄉開展農村調查時,發現當地縣委減輕農民負擔的方案和措施取得明顯的效果;借鑒湘鄉農村調查的經驗,全國各省市相繼開展農村調查,形成了文化大革命之后第一個農村調查高潮,以“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農村改革最為典型。調查結果顯示,安徽和四川兩省的“包產到組、包產到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安徽省鳳陽縣在1979年70%的生產隊實行了“大包干”式的聯產責任制,全年總產比歷史最高水平增長19.9%,調出的糧食超過1953年以來26年調出量的總和[1]249。1981年,由國家農委和農業部、農墾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組成的17個調查組共140多人,奔赴15個縣,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調查,得出結論:包產到戶、包產到組是當前改變農村面貌的權宜之計。從1982年開始,我國又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的農村調查,為5個“一號文件”的相繼出臺提供了直接的現實依據。

進入21世紀,黨和中央時刻關心農村社會的發展,國家領導人帶頭多次深入農村社會進行調查。以農村稅費改革為例:從2001年開始,歷經試點調研、經驗總結、逐步推進、全面實行的過程,2006年1月1日,9億農民依法徹底告別了延續2 600年的農業稅。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農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定位是: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因此,在實事求是思想的指導下,應繼續深入基層調研,開展農村調查,才能為當前全面推進農村社會的發展提供可靠的實踐依據。

三、農村調查的基本內容

建國以后的中國共產黨農村社會調查囊括了農村社會的各個方面,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技、衛生、人口、環境等,并在長期的調查過程當中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調查特點。

1.土地問題調查.土地改革貫穿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全過程,其對于農村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維持農村社會的穩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所開展的農村調查都離不開土地問題,包括土地制度、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流轉等。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就是否保存富農經濟先后在蘇南地區、中南地區、西南地區、華東地區開展了數次農村調查,對于富農在農村地區的人口數量以及保存或取消富農經濟對于貧雇農分得多少土地,都以明確的量化形式進行呈現。福建省的調查數據顯示,若保留富農土地,貧雇農人均可分配1.9畝;否則,為2.2畝。河南11個縣28個村的調查數據顯示,保留與不保留富農土地之間,人均分得土地相差0.23畝[9]。據此,中國共產黨從當時國內的大局出發,做出保留富農財產的決定。充分的農村調查保證了建國初期土地改革的順利完成,使農村社會在改革過程中平穩運行。新時代下,我國農村社會發生了巨大的改觀,面對新情況、新變化,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積極開展農村調查,引導當前農村土地集約化、健康化發展。

2.農村經濟調查。農村經濟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農村生產調查、農村市場調查、農村經濟結構調查,其中農村生產調查涵蓋農村生產結構調查、農村商品生產調查、農村經濟資源調查、農村生產經營效果等方面;農村市場調查包括農民購買力調查、農村商品供銷比調查、農村商業規模和宣傳效果調查;農村經濟結構調查包括農村經濟組織結構、技術組成結構、流通結構、分配結構和消費的調查等[10]。以經濟調查的范圍來作為劃分標準,調查可分為普查和區域經濟調查;全國農業普查始于1997年,并規定每10年進行一次。區域農村經濟調查對某一地區的經濟發展概況具有典型的指導意義;而農業普查,則從宏觀的角度對我國農村經濟的運行狀況進行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對制定全國性的農村經濟的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3.政治組織及權利運行調查。開展農村政治調查是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農村地區政治組織及權利運行問題的首要前提,政權組織的穩定運行是農村地區基層民主自治的重要保障,因此,開展農村政治調查成為推進農村政治穩定運行的必要環節。當前我國農村地區推行的鄉鎮企業政策、精準扶貧政策、農村合作社、集體改革等政策的落實狀況對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具有關鍵作用。近年來,我國農村政治組織及運行方式取得長足的發展和改進,農村政治協商民主取得重大突破;但農民權益得不到保障的問題仍然存在[11]。通過對基層民主落實情況的調查、農村政策的調查,政策的執行程度、實施效果和改進空間等各方面進行科學的反饋和及時的把握,便于國家對農村政策進行及時調整和改進。

4.農村人口調查。農村人口的調查是指對農村人口出生率的調查、農村勞動力的調查、農村人口質量的調查、農村地區婚育情況的調查、農村勞動力數量轉移的狀況、老齡化狀況、農村社會空心化的調查等。我國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人口普查是在改革開放之前進行的,從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我國就建立了周期性的普查制度。農村人口的調查對城鎮化、老齡化等問題有重要的指向作用。截止到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 149 546人,占50.32%[12]。

此外,農村調查的內容還包括文教衛生調查、家庭婚姻狀況調查、宗教風俗調查等內容,這些內容一起構成系統的農村調查,反應農村社會的發展狀況,為中央和各級政府了解農村基本情況、制定農村政策提供了詳實的依據。

四、中國共產黨農村社會調查的特點

(一)調查主體的特殊性

1.鮮明的意識形態性。中國共產黨本身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決定了其所進行的農村調查從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區別于其他社會團體所進行的農村調查,其目的是以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以制定造福于農村、農民的科學的政策或條例,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進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2.歷史的延續性與繼承性。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調查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調查經驗。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人民的利益作為調查研究的初衷。在調查方法上,觀察法、訪談法、實地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在今天的農村調查過程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調查逐步制度化、法制化。(1)周期性的普查制度逐步形成。我國的農業普查自1997年以來,每10年進行一次,之后改在逢個位6的年份進行。周期性的調查既可以全面了解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的基本情況,又可以兼顧到全國性普查的巨大任務量,最大程度地節省了人力、物力資源的消耗。(2)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正在逐步形成,包括社會調查法、統計法律法規、地方性的統計法規、統計調查的相關規定等。此外,科學的統計指標和數據處理方法也應用于農村調查中。

(二)調查客體的特殊性

1.農村區域分布的復雜性。我國的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的農村在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有明顯差異,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開展農村調查時,需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研究方案、采用不同的調查方法。

2.農村調查的季節性較強。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周期性,這就要求調查者對農作物的成熟時期進行充分的了解,高效利用農閑間隙,將調查的任務進行細化,做出合理的安排,提高調查效率。

3.農村調查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農村社會調查當中,如城鎮化率的調查、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農村“空心化”現象的調查等,這些調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長時間的調查,才能得出結論,因此在做農村調查之前,必須做好長期性的準備。調查對象的文化素質存在差異,農村地區通信服務及數據處理設備的落后,加上農民對于調查的人員的排斥和不配合,也加劇農村調查的難度。

五、意義和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談調查研究》一書中提到:“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黨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都要求我們黨和領導干部必須始終堅持和不斷加強調查研究[13]”。調查研究是社會決策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依據,其貫穿于科學決策的始終,為調查方案提供篩選標準,以期提供最優方案。社會調查的正確與否關系到我們能否正確發現問題、確立正確的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14]。報告對當前農村社會當中的農村經營制度、土地制度、土地承包關系、農村集體產權、集體經濟進行概述,對未來農村社會中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方面的發展作出相應政策規劃。因此開展調查研究不僅具有科學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認知和了解:調查研究是獲取第一手資料的主要途徑

所謂第一手資料,是指直接搜集整理或直接經驗所得,其包括文獻資料和實物資料,具有實證性、生動性和可讀性等特點,它是最直接、最新鮮、最貼近實際、最有使用價值的素材。任何決策離開第一手資料,都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15]。

無論是國家政策的科學制定和實施,還是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和演進、個人層面的工作、學習、生活,都必須以社會調查為先導,它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步驟。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視調查研究的重大作用,親自參加革命實踐進行調查研究,實地了解工人的實際狀況;同時對保留的歷史資料進行調查研究,最終完成不朽著作。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深入農村地區實際調查研究,確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發展的過程當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堅持調查研究的根本方法,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現階段,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農村地區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對農村社會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的必然性。我國東、西部農村的自然資源稟賦、經濟水平、產業結構、風土人情等各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對農村的經濟發展、政治民主、家庭人口、文教衛生等狀況獲取客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能夠準確地了解和把握其基本情況。

(二)傳承與弘揚:調查研究是農村社會學系統發展的動力源泉

農村社會學在我國的發展始于20世紀初,一大批社會學家,如費孝通、毛澤東等人以“改造中國”為目的,深入農村,將自身體驗、主體表達與社會學的理論方法結合起來,為中國特色的農村社會學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農村社會學重新得以恢復,該學科更加關注當前農村社會的熱點為題,如農村土地問題、鄉村社會變遷、農民工和社會流動等,以獨特的視角對農村社會進行探討,在實踐中不斷促進農村社會學在研究內容、實施方法、數據處理等方面更加系統化、科學化。

首先,調查研究是發現新問題、新方法的前提,深入的、有針對性的實地調研促使農村社會學發展的內容更加系統化、理論化、實際化。當前我國的農村社會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農村社會結構、社會生活和農民觀念之間的關系、“三農”問題和新農村建設、農民的城鎮化發展和農民工問題等,需要用農村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來剖析農村社會發展的現象,抓住“三農”問題的本質。其次,農村調查是培養合格農村社會學專業人員的重要途徑。對于專業人才的要求,除需要具備扎實的馬列基礎、社會學專業基礎和必備的自然知識之外,還需經過實地調研來磨練專業人員的情感和意志。開展農村調查,將所學理論知識付諸并指導實踐,進而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是推動農村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最后,“田野調查”作為農村調查的基本方法,對掌握被調查者的準確信息和切身體驗都有重要的意義,訪談法、問卷法在經過反復的實踐之后,呈現出更加科學化的趨勢。

(三)探索和促進:農村調查是促進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實踐基石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目的,并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社會學視角下,任何現實的個人和集體,其存在和發展,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和交流都離不開社會調查[10]8。全面掌握農村社會現象、社會關系、社會生活和社會問題是推進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十九大報告當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14],對未來五年當中農村基本的經營制度、土地承包關系、農民的基本權益等問題進行了明確的部署和規劃。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進行了大量深入而細致的農村調查,并在幾十年來農業生產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之上,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村發展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農村現代化發展成為重要環節,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大量的調查研究來準確把握農村社會發展的新動向。其次,農村調查為黨的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農村政策對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而科學政策的制定,不僅要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而且需要對農村社會的新發展、新變化能及時、準確的把握,這也再次說明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鄉鎮企業的發展、精準扶貧政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養老制度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農村地區的經濟、政治、民生等方面都煥發了嶄新的面貌。然而,黨在農村地區的使命和任務依然任重而道遠,因此,充分考慮各地區差異,及時把握農村地區的新情況,堅持傳統調查方法和現代調查方法有機結合,才能使農村調查發展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定量化。

參考文獻:

[1] 羅平漢.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2]范偉達,王競,范冰.中國社會調查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3]杜潤生.杜潤生自述:中國農村體制變革重大決策紀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

[4]張捐社,孟曉婷,楊鵬.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農村調查及現實啟示[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155-160.

[5]鄭穎.中國共產黨調查研究理論體系構建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45.

[6]佚名.中南區現有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廣大農民熱烈盼望實行土地改革[N].人民日報,1950-08-09(02).

[7]佚名.適應五千萬農民的迫切要求,西南準備開展減租運動[N].人民日報,1950-08-12(01).

[8]佚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選編(1949—1952)——農村經濟體制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74.

[9]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3-234.

[10]鐘漲寶.農村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63-69.

[11]鄧瑾,王海成.我國協商民主中的主體培育[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37-42.

[12]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EB/OL].(2011-04-28)[2015-05-08].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1104/t20110428_30327.html.

[13]習近平.談談調查研究[EB/OL].[2011-11-21].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6332666.html.

[1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EB/OL].[2017-10-19].http://www.farmer.com.cn/zt2017/19d/yw/201710/t20171019_1330572.htm.

[15]曹如民.學會寫文章[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63.

猜你喜歡
新中國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還原真實
東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 22:51:22
加拿大承認新中國問題探析(1949~1950)
美媒:“新中國”的贏家與輸家
環球時報(2016-08-30)2016-08-30 06:42:02
新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社會流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自在线播放|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欧美日本在线|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性欧美精品xxxx|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久久婷婷六月|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午夜毛片免费看| 天堂成人av|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熟妇丰满人妻|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看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午夜网站|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国产丝袜啪啪| 在线观看的黄网|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91高清在线视频| 99精品免费在线|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亚洲精品第五页|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国产亚洲精|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国内毛片视频|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99在线免费播放| 日韩在线视频网|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成人在线第一页|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在线中文|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99精品免费在线| 欧美色视频日本|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91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www.日韩三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午夜国产小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