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立新
摘 要:物理學科是自然基礎科學,是基于觀察與實驗的科學,還是數據規律研究科學,涉及面廣,從微觀的原子世界到漫無邊際的宇宙世界,如何把如此廣泛的知識景象展現給學生,一直困擾著物理教師。智慧校園的搭建為解決該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學校智慧校園所建立的硬件及軟件,實現了物理教學的“互聯網+”模式。從假期學生觀看微視頻預學習,到課堂實錄和作業批改上傳到云平臺,再到每次考核的具體信息以橫縱向對比的方式量化顯現,使得學生在家中也可以再學習,家長及時掌握學生每日學習狀況增強家校溝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更明晰教學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關鍵詞:智慧校園; 物理教學;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2-028-001
一、教學研究
由于學校屬于片區內的優質學校,生源好、家長素質較高,為實現優質教育的目的,學校依托“科大訊飛”、“智學網”等優質平臺的幫助,搭建了從課前、課中、到課后的學習和反饋教育生態。
1.更加充分的備課
教師長期教學會存在職業倦怠,通常三年教齡后備課將不再那么精致,粗糙重復性的教學內容對越來越挑剔的學生而言無疑是場災難,學生感受不到物理學習的樂趣,而對此教師是有責任的。發布到平臺上的微視頻,不僅本班學生會看到,全校師生和家長都會關注到,如果微視頻質量較高,你會獲得較多的留言和關注。在這種正向激勵下,短短10分鐘的課前微視頻,教師也會自發磨課、反復斟酌教學用語以期視頻生動有趣而又干貨滿滿。
2.家校關系更加緊密
以往家長要了解學生在校的發展動態,至少需要通過一個月一次的月考和兩個月一次的期中期末考來反饋,而現在家長足不出戶便可以在平臺上看到學生每日的作業情況和教師的評價,發現學生問題,通過家校合力及時幫助到相應學生,家長對孩子的在校情況再也不會心里沒底了。
3.多渠道提供給學生優質學習資源
學生除了課前可以觀看微視頻預學習之外,課中有未聽懂的地方可以通過查看當天的課堂實錄再次學習,周末還可以自主挑選學校免費提供的網絡直播課來強化鞏固所學,多種方法以彌補教室里因為時間和空間局限所帶來的教與學的障礙,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吃得飽”,學有所成。
二、教學問題
1.教師使用微視頻資源的積極性不高
微視頻作為正常教學之外的一個工作,對很多物理教師而言是一個負擔。構思好教學內容,準備微視頻素材,錄制微視頻并不斷重錄、剪輯,工作量并不比上一節公開課小。
2.過于頻繁的教學反饋,使部分學生患得患失
每天作業情況的反饋,讓部分家長經常性的對孩子加以勸勉,而大考后的詳盡數據呈現更讓后進生的家庭矛盾進一步激化。這些學生開始對物理學科產生畏懼,聽課得過且過,作業使用搜題軟件以欺騙家長,害怕參加物理考試以致成績分化嚴重。
3.學校提供的教學資源反而加重了學生學業負擔
對于一部分學生而言,有了課前、課中的學習以及課后的作業反饋,物理基礎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已經沒有問題,并不需要參與到學校周末提供的網絡直播課中,但基于從眾心理或是家長強制要求的原因,他們不得不抽出自己休息的時間來再次溫習自己早已掌握熟練的知識和方法。
三、解決方法
1.多渠道助力教師提高微視頻使用頻率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首先學校需要解決資源下載問題,才能讓教師更好地準備微視頻。學??梢詾榻處煖蕚渥銐虻臅T賬號,如果經費不足或是不想投入過多資金,可以多位教師共用一個資源下載賬號。校領導對教師的額外勞動給予肯定,對微視頻制作優秀的教師個人除了平臺上的置頂推薦外,還要加以獎金激勵。
2.增加反饋的同時,跟進德育工作
教師注意與成績起伏大、情緒波動明顯的學生和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溝通能解決絕大多數的心結,比如:八年級升九年級學科數量增加,學業壓力增大,加之物理難度加大,分數有波動很正常,及時調整慎重對待,才能盡快走出陰霾;九年級物理想考90分以上是比較困難的,與八年級物理并不是一回事等等。
3.學校提供兩種層次的教學資源
第一層次的直播課是面對“還餓著”和“沒完全吃飽”的學生群體,這個課中除了強化基礎,對重點方法反復訓練外,更要加強直播互動以確保這類學生注意力集中。第二層次的直播課是面對“吃飽了,想再吃點不一樣的”的學生群體,這個課中需要教師整理一些物理學史、特殊物理實驗和物理競賽的題型和方法,以幫助他們未來面對高一級學校自主招生的需求。
四、結語
智慧校園的建立使物理教學在“互聯網+”模式中得到了新的提升,在知識共享的今天,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正在發生改變。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傳道授業者,學生也不再是單純的學習者,兩者之間界限越來越模糊,教師需要不斷精進業務、提高專業水平,為越來越豐富的學生個體學習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借助現有的或即將開發的軟硬件,快速、低成本地建設高質量的校園教育生態應用,打造新型的高效的物理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沈潔,黃宇星.智慧校園及其構建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1(6):122-125
[2]孔繁成.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新校園(中旬刊),2015(12):35
[3]楊現民,陳耀華.信息時代智慧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