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已經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組織作用,將課堂主體歸還給學生,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果。在課堂外建立數學興趣小組,對有數學學習興趣和余力的學生恰當指導,并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合作,是實現探究性學習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探究性學習;困惑與思考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施,高中教育必須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改革和創新,特別是由于高中數學教學的難度在加大,而且其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需要大力加強數學教學模式創新,推動高中數學教學取得更好的成效,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能夠發揮更大作用。相較于傳統的學習方式在形式上有了明顯改變,在很大程度上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和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能保持主動意識。
一、 高中數學課堂探究性學習的困惑
(一) 忽視了探究性教學與講授式教學的結合
深入分析高中數學課堂中探究性學習的困惑,最根本的就是在課堂教學方法以及氛圍營造等方面缺乏有效性,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調動,特別是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教師還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根據數學教材的編排中可以知道,探究性過程是設置在課堂內容之后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教學內容開展探究性教學,才能真正體現出數學課堂探究性學習的價值。
(二) 重主體,輕主導,對師生角色互換的理解不到位
我們每個學生都是班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教學,教師要體現出我們的主體地位,促進我們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主體地位的提升,可是隨著課堂時間的流逝,教師一直沒有對教學重點進行提出和引導,浪費了整個有效的數學課堂,這是由于教師對師生角色互換理解不到位造成的。
(三) 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探究意識較差
高中相較于初中和小學來說班級人數更多,規模更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數學水平也存在巨大的差異,數學水平兩極化十分明顯。在探究問題的時候優等生反應較快,而水平相對較差的學生則反應較慢,還有一部分根本無從下手。從整體上來看學生的探究意識較差,如果教師不進行引導學生便不會主動去探究某一問題。
二、 高中數學課堂探究性學習困惑的思考
(一) 把探究的過程融入傳統的講授中
作為高中學生,數學一直都是學習中的難點,數學成績是我們最頭疼的事情,隨著探究性學習的提出和應用,讓傳統的數學課堂得到了改善,教師把數學的探究過程融入傳統的講授中,提升了我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高一數學《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的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比較抽象,教師單一的講授法達不到教學的效果教師就利用了探究式學習模式,讓探究式學習與傳統的講授教學融合在一起:教師可以在課前錄制相關的教學視頻,分享在網上,讓我們通過對視頻的學習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這是對傳統講授法的應用,目的是讓我們熟悉教學知識點。然后教師可以結合我們對視頻的學習情況開展探究性教學,借助多媒體向我們展示了立體的圖形,讓我們把這些立體圖形分成兩個大類,并從分類中總結知識點,從而引出了多面體和旋轉體的定義,這是對探究性學習的應用,傳統講授教學與研究性教學融合在一起可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提升我們對空間結合體的觀察、分類和概括,讓空間幾何體的學習不再那么抽象。
(二) 在營造課堂氛圍的同時注意教學內涵的豐富
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我們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更好的體現,探究性學習的開展應該以我們的活躍思維為重點,積極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促進我們對數學積極性的提升。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結構》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能夠營造積極的教學氣氛,同時也能豐富教學的內涵,多媒體創設的情景教學能夠引領我們對課題的領悟,并且明確幾何教學的研究內容,以及幾何學在數學研究和數學應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幾何課堂的更好開展;最后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情況設計探究性的問題:棱臺、棱柱、棱錐都是多面體,它們在結構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通過問題的提出讓學生自主探究,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實現教學內涵的豐富。
(三) 注重課堂教學的厚度和深度
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必須做到語言精練,并且問題要有啟發性、直觀性,起到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作用。隨著新課標的發展和改革,我們的主體性地位得到了更好的體現,在教師開展的探究性學習中,這種主體地位更加明確,這是高中數學新的發展和改變,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教師對探究性學習模式沒有足夠的經驗,在堅持一段時間后,課堂教學又回到了傳統的模式;這是因為教師在探究性學習模式中只注重了表面的東西,沒有把數學教學的厚度和深度融入進去,我們學到的東西只是表面的,所以教師應該更加注重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厚度,讓我們學習的數學知識更加豐富。比如:在學習《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的時候,教師可以把教學課堂交給我們,我們在小組內討論和解決教師給出的題目:△ABC中,已知c=10,A=45°,C=30°,求b,在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我們對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在促進對本節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同時也加深了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 結束語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序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制定探究性學習目標,并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導探究性猜想、組織合作探究、總結數學探究方法等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淑偉.論高中數學課堂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11):156-157.
[2]高澤俊.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J].新課程(中旬),2016(21):551-552.
[3]湛正香.新課改下探究性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6(16):223-224.
[4]王景文.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7(01):178-179.
作者簡介:
王春梅,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聊城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