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革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多媒體技術成為現階段信息化教學的重要呈現形式。從根本上來說,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生澀的內容進行直觀展示,使學生能夠輕松理解繁雜的知識點,便于對重難點問題進行深度剖析和理解。
關鍵詞:高中地理;多媒體教學;實踐策略
一、 引言
多媒體教學為廣大師生帶來諸多的顯著變化,教師不僅可以將龐雜的知識體系歸納整理,還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徹底打破地域、空間和時間的重重限制,幫助學生縱向深度分析地理知識的內在聯系。本文從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有效結合傳統教學法、鼓勵學生間展開討論和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四個方面簡要分析。
二、 高中地理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
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巧妙運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將知識點呈現給學生,為廣大學生積極營造出最適合的學習情境。與以往枯燥呆板的板書形成鮮明對比,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的優質課件更有助于教師整合資源。尤其是針對教材內容的重難點部分,單純從概念性文字無法深入理解知識本質,抽象的內容即便有教學模型也無法直接體現出來。例如在學習太陽直射點移動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視頻幫助學生理解運行的軌道,以模擬運行的方式輕松就能掌握知識要點,在復習階段綜合各種類型練習題,加深知識的運用和掌握勢必起到顯著性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無論是靜止的圖像,還是動態的運動狀態,都能夠利用現代手段展示出來,在知識匯總后學生就會發揮出無限的想象力,在探索求知中勇于創新、更新思想理念。
三、 高中地理實施多媒體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 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
近些年來多媒體教學作為重要的輔助教學方法,為高中地理課堂帶來諸多的益處,使得教學活動取得階段性的發展進步。然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要張弛有度,教師要適當運用到教學活動中,要時刻明確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有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才能真正意義上掌握地理知識的內涵,并將所學知識巧妙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總的來說,多媒體教學活動主要還是依靠課件展示,教師要做好課前的預習備課工作,選擇最貼近學生的生活化素材,使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熱愛學習地理知識。由此可見,教師的指導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獨特的語言魅力是任何多媒體軟件都無法具備的。因此,各大院校要重視教師不可或缺的導向作用。既需要教師掌握傳統的思想教學手法,又要有效結合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在學生認知水平發展的基礎之上,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開展地理教學活動,避免出現以多媒體教學完全代替學生的探索。教師和學生要意識到多媒體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快速進入教學情境,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教學的優勢。
(二) 有效結合傳統教學法,真正地提高課堂效率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靈活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以其圖文并茂的形式備受廣大師生的推崇,為此部分教師摒棄了傳統的教育方法,長此以往地理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其實傳統的教學方法有獨具特色,例如:在對地理前景和規律的分析探索實踐活動中,單純依靠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根本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使他們能夠開動腦筋思考地理學科的實質。教師要時刻明確任何新型的教學方法都是對傳統教學法的補充發展,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夠完全脫離常規的教學法的。除此之外,地理課程是集合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的綜合性學科。教師務必要整合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有方向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在地理實踐活動過程中,以多媒體技術作為創建教學情境的方法,配合生動的內容講解和清晰的板書,只有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地實現學校規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
(三) 鼓勵學生間展開討論,倡導多媒體合作學習
學生邁入高中門檻后需要學習的知識龐雜,多數教師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進度,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便利展開教學工作,然而在實踐環節教師往往缺乏指導學生彼此間的合作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不到位。因此,教師在課前設計教學時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各種資源,保證授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其中,在交互溝通中解答遇到疑難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值得注意的是,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師要學會將現代技術手段靈活運用到實際課堂,例如:生活中常常使用的微信、支付寶、QQ聊天軟件和電子郵件等,有針對性地組織和吸引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地理知識。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使用這些工具,讓學生遇到問題從多個渠道獲取真正的答案。除此之外,教師要倡導學生用多媒體技術展開學習活動,提前根據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合理分配小組,以每節課的重點作為小組討論的核心任務。教師作為課堂重要的監督管理者,要在適當時機參與每個小組的討論,促進學生積極參與。
(四) 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實現地理教學最優化
高中地理知識涉及氣候、地形、資源以及人口等多個方面,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分布特征、成因特點、問題解決全面進行分析。由此可見,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依次講解課本上的知識點,有些教師只顧概念性的敘述并沒有表達知識的本質,有些教師甚至直接下載網上的教學模板,基本上都存在課件華而不實的現象。課件是教學環節的重要輔助手段,教師要根據每節課程的知識點科學設計,不要拼湊各種可有可無的視頻和圖片,這不僅僅是浪費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更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表現,更談不上達到發揮教學的實際效果了。針對課堂教學中容易出現問題的重難點教學內容,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選擇貼近生活的選題和素材,讓學生在課程伊始對內容充滿極大的熱情,同時教師設置的問題要有深度和廣度,真正地實現地理教學的最優化。
四、 結束語
近幾年來,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快速提升了教學實效性,還成為完善地理教學的有效途徑。教師要重視多媒體技術帶來的諸多變化,為學生營造出形象逼真的各種情境,使他們能夠親身體驗不同模式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反饋的問題,教師要及時調整地理教學的實踐策略。
參考文獻:
[1]任蘇芹.多媒體輔助下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學研究[D].聊城大學,2018.
[2]張迎迎.信息化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6).
作者簡介:
陳燕燕,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