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萍
摘要:縱觀古今,因伯樂的賞識而建功立業的事例比比皆是。蕭何正是因為賞識韓信,才幫助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王蒙正是因為得到馬慶忠的賞識才取得短道速滑的冠軍……教育者也要學會賞識學生,用心靈放大鏡多發現學生的優點,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杰姆斯曾經說過:“人性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賞識,這是人類有別于動物的地方。”由此可見,賞識教育是一種能夠滿足學生心理機能需要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初中德育中,教師要運用賞識的技巧和藝術,讓賞識的陽光照亮問題學生的“心空”。
關鍵詞:初中德育;賞識教育;問題學生
賞識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是符合人本理念的教育方式。特別是對于問題學生來說,由于身上的“問題”較多,長期處于家長、教師的批評教育中,進而失去信心,否定自我。因此他們更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贊賞和鼓勵。這就需要教師善于發現問題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學生在“我能行”“我可以”的心態中覺醒,讓他們揚自信之帆,駛向人生的彼岸。
一、用賞識的陽光撒播愛心
賞識教育需要教師無條件接納問題學生,這就需要教師要有一顆博愛之心。唯有此,教師才能包容問題學生,并孜孜不倦地幫助問題學生,使其逐漸改掉缺點,褪去浮躁,不斷完善自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愛是他們前進的動力,為他們照亮人生的方向。初中學生是祖國的花朵,而澆灌他們的“水”就是教師的愛心,教育沒有愛,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此過程中教師最忌諱戴著有色眼鏡區別看待,“以成績論英雄”“成績好什么都好”,而要就事論事、公平公正。不要把我們的愛用作獎賞或懲罰的手段。也許問題學生的成績不盡如人意,也許他們常常惹得我們大發雷霆,也許他們經常調皮搗蛋,但教師的愛不會隨著學生行為的變化而改變。我們需要經常向學生傳遞愛,讓他們感受到教師濃濃的愛意和深切的關注,并化為不懈的動力。
二、用賞識的陽光增強信心
問題學生由于長期遭受冷遇,經常會否定自我,喪失信心。而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是學生改造自我、重塑自我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強問題學生的信心是班主任德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途徑。雖然問題學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他們身上也有鮮為人知的閃光點,教師要淘沙取金,善于發現問題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以此為契機,增強其信心,對他們進行“改造”教育,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里有一名叫王×的男孩,調皮搗蛋,雖然很聰明,但卻不認真學習,變著法搞惡作劇。雖然也對其批評教育過,但效果卻并不理想。一次放學值日時,一名值日生突然肚子疼,當時大部分學生都走了,王×還在。他眼疾手快地把該生扶到辦公室,我趕忙聯系家長。手忙腳亂送走家長后,我才想起值日的事情來。結果到教室一看,王×正替該生認真值日。第二天,我特意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表揚王×,可能這件事在王×的眼里毫不起眼,但在教師看來時時處處皆教育,并不斷放大他這一“閃光點”,很少得到教師關注和表揚的王×,這次的表揚讓他重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為激勵他努力向上的動力。從此以后,王×經常幫助別人,并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不斷克服缺點,規范和約束言行,雖然現在仍有很多問題,但我相信,只要教師堅持賞識教育,為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問題學生會逐漸走出迷途,奔向光明的道路。
三、用賞識的陽光照亮學生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生具有變化性、可塑性,教育者要在學生犯錯時,給予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運用賞識的藝術,提高教育技巧和水平,用賞識的陽光照亮問題學生的心靈,讓他們感受陽光的燦爛、春風的和煦、教師的期待。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不一定要采取“河東獅吼”式的教育方式,有時候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愛撫的動作,都能讓學生感受來自教師的鼓勵和期待,這種春風化雨式、潤物細無聲的賞識教育既維護學生的自尊,又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使得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化作一股清流,滋潤學生的心靈,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這樣的教育方式沒有劍拔弩張,沒有師生沖突,一切在悄無聲息中寂靜歡喜。
總之,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的解惑者,更是塑造學生心靈的工程師。面對問題學生,我們要充分利用賞識的教育藝術,善于發現、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與所有學生一樣散發鮮活的生命力,不斷成就一個個祖國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王文婷.學會“賞識”,深化教育:初中班主任賞識教育的運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
[2]郭錦輝.愛潤童心:以個案研究淺談校長轉化問題學生的策略[A].教育教學研究:課程教學研究(2017年版第二輯)[C],2017.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