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清
摘要:立定跳遠作為中考體育項目,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起到考查作用,為了提升學生考試成績,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立定跳遠項目訓練應該得到強化。立足實踐教學經驗,分析初中體育立定跳遠項目教學和訓練的方法,旨在構建有效的初中體育課堂。
關鍵詞:初中體育;立定跳遠;教學
立定跳遠訓練和教學難度其實不大,但是需要學生掌握姿勢要點,才能夠高效完成訓練動作,這項運動也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尤其是學生短時間內的彈跳以及肌肉爆發力。中考體能測試中立定跳遠作為重要內容,想要優化測試成績,體育教師就要合理開展體育項目訓練,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旨在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突破以往的教學模式,明確動作要點,詳盡示范,糾正錯誤。在開展訓練活動之前,可以帶領學生觀看立定跳遠教學視頻,雙腳自然分開到與肩膀相同的寬度,然后兩只手向后擺,起跳時,運動員的雙腿用力蹬,兩只手臂隨著起跳向上擺動,使起跳的慣性得到加強。這個過程如果采用教師示范教學的話,由于運動過程中運動員騰空的時間比較短暫,因此技術動作其實一晃而過,但是多媒體有慢放、回放等功能,學生可以看到技術動作分解和慢放過程,利于學生掌握項目運動要領,比如運動員在空中收腹、收腿的動作就可以利用慢放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依據分解的動作和細化的示范內容,在技術動作學習上更有效率,利于規范學生動作。初中體育教師在指導技術動作的時候,應該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勢,充分展示技術動作要領,利于優化教學效果。
二、階段式訓練
立定跳遠能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可以實現目標,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師不應該以突擊訓練的方式猛然增加訓練強度,而是應該將這個訓練過程按照訓練目標劃分成不同階段,引導學生在訓練中看到自己階段性的進步和提升,避免盲目突擊使學生提升不顯著,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影響后續的訓練活動開展[1]。階段式訓練方法要求學生針對每一階段確立訓練目標,制定比較小范圍的目標,能夠通過一定階段的努力達成,之后再制定上升一個層次的目標,如此循環上升,幫助學生逐步提升訓練效果[2]。但是要求目標確立一定要合理,所謂合理性就是指這個目標學生通過一階段的訓劃性訓練可以實現,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是又不可以目標過高,要求目標可以體現學生的基本運動水平。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依據學生的跳遠能力將學生分成2.10~-2.05、2.05~2.00、2.00~1.95、1.95~1.90、1.90~1.85(米)等多個層次的小組,學生的跳遠能力對應該階段的最低標準則可以進入相應等級,如某男同學跳遠距離為1.95米,則這名學生可以被歸為2.00~1.95米階段,訓練目標就是逐步將該名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上升到2.00米。以不同成績劃分小組,給學生安排和自己能力相符合的梯度訓練活動,利于學生清晰認知自我,同時在能力范圍內獲得進步。
三、游戲方式教學
立定跳遠訓練項目看似比較簡單,其實不僅僅需要學生雙腳站位控制、雙臂以及呼吸的配合,還涉及很多運動技巧和規范要求,但是長時間機械的訓練確實容易使學生產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倦怠,因此合理選擇運動教學方法就十分關鍵。為了避免學生在機械的訓練過程中對該項運動產生抵觸心理,初中體育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選擇趣味性教學形式[3]。將游戲教學法引入立定跳遠教學中,學生可以在學習技術動作的過程中獲得愉悅體驗,利于落實寓教于樂的教育目標。具體的教學中,如我們設計10米立定跳遠接力游戲:首先依據班級學生人數進行分組,保證各小組人數相同,全體學生站在起點等待教師吹哨。當信號發出之后,一名學生從起點開始,立定跳遠,到達指定目標點之后跑回去和下一名學生擊掌為信號完成接力,由下一位同學繼續,以此類推,先到達終點的小組獲勝。學生在競賽過程中,小組之間相互監督和規范動作,出現違規操作的小組需要從起點重新開始。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獲得子愉悅的學習體驗,小組合作獲得團隊榮譽,培養了孩子們的體育精神,同時利于帶給立定跳遠訓練項目新的動力,有效提升學生的立定跳遠水平。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學中立定跳遠作為重要的訓練項目,教師在指導訓練的過程中要立足學生的運動能力提升目標,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提升學生的立定跳遠能力,為體育中考提供助力。訓練項目設計應該符合學生的設計運動能力和興趣特點,明確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技術動作糾正和引導,全面提升立定跳遠項目訓練質量。
參考文獻:
[1]沈海軍.跳出新高度:淺談初中體育教學立定跳遠的教學手段與訓練方法[J].考試周刊,2017,21(74):100-101.
[2]李旋.淺析初中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與訓練措施[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20(9):73-75,79-80.
[3]汪林輝.初中體育教學中立定跳遠教學方法探析[J].新課程,2017,20(6):175-176,178-179.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