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林林
摘要:為增強學生的體育能力,對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進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其次,強調了排除各項影響因素的重要性;最后,重點從課前預習、課中教學方法的調整、課后教學檢驗等方面出發,闡述了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學習興趣;教學效率
體育教學為中學教學的重點,該學科的教學質量,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綜合能力。近年來,教育領域對學生對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升,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迫不及待。可見,對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進行研究較為必要。
一、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一)課前預習不足
課前預習不足,是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之一。目前,我國部分中學對體育課程仍缺乏重視,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存在課前預習行為,體育教師同樣未組織學生進行預習[1]。上述問題的存在,容易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難度加大,導致教師教學效率下降,對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造成阻礙。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二)學習興趣不高
學習興趣不高,同樣為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該現象存在的原因與教師教學方法落后有關a。研究發現,當前,部分中學體育教師仍采用傳統的“填鴨法”進行教學,學生無法參與到課堂之中,課堂氛圍較差。長此以往,必然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影響。應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缺乏課后鞏固
缺乏課后鞏固,容易導致學生知識掌握過于零散,且會導致學生無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對其體育能力的提升不利。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下,教師課堂教學完成后,極少注重組織學生進行課后鞏固及實踐。因此,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教學有效性差。積極解決該問題,可有效提高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增強學生的體育能力。
二、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效途徑
(一)課前積極預習
積極進行課前預習,有助于降低課堂教學難度以及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率。對此,教師應根據教學任務,為學生布置任務。
例如:當學習“耐久跑”時,教師可于課前,為學生布置以下任務:“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途徑,查找‘耐久跑的相關資料,了解耐久跑的特點、技巧,以及起源,為下節課做好準備”。考慮到初中學生難以單獨完成復雜的任務,為降低其預習難度,教師可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各小組學生可自行選出組長,帶領組員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任務完成后,各小組成員應對查找的結果進行整理,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并將其交給老師。
采用上述方法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與“耐久跑”有關的知識,使其能夠于課堂中,更加快速地掌握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另外,該教學方法,同樣有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價值。
(二)調整教學方法
課中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改善課堂氛圍,提高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將“游戲教學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中,開展課堂教學。
同樣以“耐久跑”為例,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搬運輕傷員”游戲。游戲的過程中,應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組學生共3人,由其中1人扮演輕傷員,另外兩名學生扮演搬運人員。分組完成后,教師應標記好始發點與終點,兩點之間的距離應控制在30m左右。兩名搬運人員需自始發點出發,將“傷員”搬運到終點,搬運最快且動作最規范者,視為優勝者。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教師應保證學生的安全,預防運動損傷。
采用上述方法進行教學,可有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相關知識,使自身的“耐久跑”技能得到訓練,這對中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價值。
(三)加強教學檢驗
課后加強教學檢驗,能夠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了解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于未來給予改進。此外,進行教學檢驗,同樣能夠使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得到鞏固,持續性地提升其體育能力。
以“接力跑”為例: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于課后通過提問的方式,要求學生總結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并帶領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回顧,使學生能夠對零散的知識進行整理,對知識形成模塊化的認識。另外,教師還可選出一節體育課,組織學生進行“接力比賽”,使學生的接力跑相關知識掌握水平在比賽之中得到檢驗。比賽結束后,教師應指出每位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幫助其糾正錯誤。
該教學方法的應用,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可在提高學生體育理論知識掌握水平的同時,增強其實踐技能,對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能夠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本文對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的研究,為中學體育教師提供了指導,有助于促進體育教學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體育能力。未來,各教師可以以本文所述策略為參考,積極進行課前預習,調整課中教學方法,并加強教學檢驗,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翟生輝.多元學習、多維成長:中學體育教育的“多多益善”理念[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6(9):198-199.
[2]譚峰華.談如何應用循環訓練法、提高中學體育籃球教學質量[J].才智,2019,15(28):51-52.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