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雙霞
摘要: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這關系到學生數學學習的整體效果。對于數學教師來講,就應該對目前初中生計算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引起重視,對癥下藥優化數學教學,對初中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實現有效的培養。對此,首先就分析了初中生在數學計算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探討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給有關人士一些參考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措施
在初中階段,數學課程的知識類型進一步豐富,涉及的計算內容也越來越多,方程、不等式、函數等等,想要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需要學生形成高水平的計算能力。如果學生的訓算能力不高,那么就會影響到數學學習。因此,作為數學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培養,通過有效手段優化數學教學,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空間。
一、當前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實際來講,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初中生面臨著一些困難,表現出來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在數學訓算這個方面,不少學生都還存在不足,這需要教師形成有效的認識。
第一,對計算知識掌握薄弱。在初中階段,數學計算的難度提升較多,如果不能對相關的基礎知識形成掌握,那么在計算中就會遇到困難。對于部分初中生來講,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不牢固,不論是方程還是不等式,抑或是函數等方面的知識,都未能深刻理解,這就會制約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升。
第二,對數學計算興趣不高。除了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之外,部分學生對于數學計算也沒有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熱情,在課堂上的參與興趣不高,學習不積極。這樣一來,學生的計算能力自然便會受到影響,不能取得良好的發展。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就需要關注到學生訓算興趣的激發。
第三,未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在進行數學計算的時候,有一些習慣非常重要,比如認真審題、仔細檢查驗算等等,這些習慣的養成,可以幫助學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比如在方程計算時,部分學生審題不認真,導致方程構建錯誤,這樣得出的結果,自然就是錯誤的。再比如部分學生沒有形成檢查驗算的習慣,對于一些筆誤問題沒能予以消除,這樣就增大了計算錯誤率。
二、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措施
針對目前初中生在計算能力方面存在的相關問題,數學教師一定要形成清楚認識,然后通過有效手段,對數學教學活動展開有效的創新優化,加強初中生的訓算能力培養。
(一)加強基礎知識講解讓學生有效掌握
要對初中生的計算能力進行培養,那么就需要讓學生有效掌握理解相關的基礎知識,只有形成了扎實的理論基礎,這樣才能為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所以,在課堂上,就需要關注到這個方面,對基礎理論知識做好講解。具體來講,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開展,通過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不同方式,對相關的數學知識多樣化呈現。比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法”這個部分知識的時候,主要就是讓學生掌握有理數相加的計算規則,并且認識到其中符號所代表的含義。因此,在課堂上,便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個數軸,在“0”點設置一個卡通人物,然后列出式子5+(-6),然后就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演示,正向走5步,再反向走6步,就會發現卡通人物處在“0”點左側。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演示有理數的加法,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其內涵本質,理解正負號的含義。
(二)構建趣味化教學提高學生積極性
除了對基礎知識加強講解之外,還需要實現課堂教學的趣味化構建,采取趣味化的方法手段,來展開數學計算相關知識的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到學習當中。比如,可以使用情境創設法,結合具體的知識點與現實生活,創設對應的計算情境,讓學生融入進來展開學習。再比如,可以設訓游戲教學法,將數學計算轉化為具體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提高計算能力。比如對于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便可以創設算24點的游戲,教師通過多媒體隨機展示20個有理數,然后讓學生從中選擇4個,至少利用三種訓算方法,計算出24的結果。
(三)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還需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因此,在課堂上,就需要對學生的計算習慣進行培養。第一,引導學生認真審題,仔細把握題目中的條件,讀懂題目的意思,避免出現錯誤。第二,要引導學生在計算之后學會檢查,對自己的計算過程進行驗算,查看是否存在失誤。第三,如果發現錯誤,那么就要及時糾正,確保數學訓算正確。通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就能切實提高初中生的訓算能力。
在對初中數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非常重要。對于數學教師來講,就需要有效認識到目前初中學生計算能力存在的不足之處,然后對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創新,推動學生訓算能力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黃泉波.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方法[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2).
[2]陳力生.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85).
[3]邱恒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以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為例[J].文理導航,2019(2):11.
編輯 高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