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嵐
摘要:對于什么是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標準因人而異。在我看來,一堂數學課如果能以“出新”為宗旨;以“實在”為準則;以“鮮活”為特點;并將“美育”貫穿其中,以教學相長的效果為目的,實現師生雙方的共同發展,這就可以形成一堂高效的數學教學課。
關鍵詞: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252-01
1.“出新”
“出新”是指教師對教學認識的新觀念、提出新方法、采用新手段。教師之路是一個不斷學習、探索的過程。具體來看:“新觀念”、“新思路”、“新手段”是數學教師在新時代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因為時代在發展、在演進,學生的思想、行為、觀點在應時而變。
1.1 新觀念——表現為教師教育教學思想的先進性。
一個教師的觀念對整堂數學課的走向至關重要。教師教育觀念的先進性是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關鍵是端正教育教學思想,在繼承優秀傳統的教育觀念基礎上,要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建立新的教育觀、教師觀和學生觀。我們要圍繞這一基本理念,從根本上改革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使數學課堂生機煥然。
1.2 新思路——表現為構思新穎,教學思路的高效性。
新思路是教師對整堂課的布局新穎、獨到且符合學生實際。一樣的教材,相同的40分鐘,同樣的教師和學生,由于教學設計思路不同,課堂教學效果也不盡相同。
1.3 新手段——表現為現代化手段的有效運用。
小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一切有條件和能夠創造條件的都應利用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靶率侄巍痹诮虒W中作用不可忽視。
2.“實在”
“實在”——就是教學中要講求教學效率,即學生的數學知識、技能、能力的獲得?!皩嵲凇钡氖滓c就是教學目標的實現,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因為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基本要求,也是檢驗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曾說:“我們把美歸結為質樸無華,實實在在,恰到好處”。實實在在是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準則。而這樣的課堂,我們不禁深思:課堂氣氛雖然熱烈,充分的“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可課的性質卻改變了,忽視了教學目標的實現,時間的浪費讓教學內容尤顯緊張。
3.“鮮活”
“鮮活”是讓數學課堂充滿朝氣、活力、靈動、生命力。必須具有“創造性”、“趣味性”等特點。
3.1 創造性。
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從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入手,將“為什么”植入他們的心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造機會,讓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的思維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研究科學最寶貴的精神之一,是創造的精神,是獨立開辟荒原的精神,科學之所以得有今日,多半是得利于這樣的精神,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卓越的科學家往往是另辟蹊境,創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3.2 趣味性。
在課堂教學中,可選用有趣的游戲、生動的故事、巧妙的謎語、神奇的魔術、幽默的笑話等方式融入教學;也可選用一系列有層次能讓思維跳躍的數學問題;也可運用教具、學具和電化教學手段激活學生的多種感官;也可以數學用語擬人話形象直觀的呈現知識。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
4.美育
“所謂美學教育,也就是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美感,使學生在學習中領略數學的魅力,進行美的創造?!盵1]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然而數學的美育價值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普羅克洛斯曾說“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數學之美無處不在。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操作、探索、觀察、總結等活動過程,來揭示數學的神秘面紗,讓千姿百態的數學美的形式展現出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審美能力。
數學知識終究要依賴于某種類型的直覺洞察力(希爾伯特(D.Hilbert),當學生融入其中時,數學的美能讓他們不約而同。在課堂上,適當地挖掘數學內在的情感因素,從不同的側面揭示數學美的特征,顯現數學的文化意韻,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為數學課堂注入“美”的生命力。哪里有數,哪里就藏有美。數學知識比其它知識更清晰地使其結果具有真理性;其實在美育的滲透中,也不應該忽略數學教學中對真和善的追求。
總之,在一堂數學課中,如果沒有教師的新觀念,就無法創新;沒有鮮活的特點就如死水一潭;沒有實際的效果就是擺花架子;沒有美育的滲透就自然違背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所說“課堂應是放飛師生思想的天堂,教師應用自己思想的火種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我把以上幾點作為創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
參考文獻:
[1] 崔令霞.《理論縱橫》2007年第七期《發現數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