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卿 常州大學體育學院
大學健美操選項課微課程教學借助現代信息化教學設備,利用音視頻、圖像動畫等手段,模擬健美操課堂氛圍,直觀展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助力學生理解健美操選項課教學內容。從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出發,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高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中教師大多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進行健美操選項課課程的講解,也有的借助多媒體制作軟件和工具制作教學電子課件,輔助健美操選項課課程的內容講授?;诖?,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和客體(學生)在現代信息技術中找到的結合點。[1]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本文通過對于大學生健美操選項課學習進行的實證分析,探討多媒體信息技術對于大學健美操選項課學習的影響效度,以期從實踐層面論證知識獲取的技術路徑。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XX學院非健美操專業兩個班級,我們將上述兩個班級分為對照班和實驗班。在具體研究中,我們以第一學期前的成績為前測內容,試卷內容涵蓋形體、力量、柔韌性、耐力等內容。在經過了2個學期的健美操選項課教學實驗之后,我們對上述群體進行了實驗后測。其中,實驗班使用的是“21世紀大學健美操”教程,其配套的光盤、PPT課件都進行了三個學期的學習。對照班與實驗班在教材上相同,在教學模式采用傳統健美操選項課教學模式,沒有偏重多媒體媒介的引入。
經過2個學期的分析與考察,我們對于上述內容進行了全面研究,結果顯示,微課程教學與傳統教學之間的存在一定差別。
1.前測成績
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將學生分為10個獨立的小組,并將他們拉入所建微信群中。在微信群中上傳相關學習資料,安排10個與微課程教學相關的自學任務。其中,包括講解單元主題、理解長難句、理解句子知識點、了解知識背景設計、明確情景對話等內容。兩組成員通過手機或者電腦,領取了知識任務進行預習,并完成相關課前作業。課堂教學階段,在實驗班中,教師借助微課程教學講課,時間約占整個課堂時間的三分之一。實驗班中教師將全班人員進行分組考察,安排小組代表進行主旨分析,繼而在各個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并通過情景再現、小組辯論等方式了解、掌握、鞏固所學知識。結果顯示,對照班的成績平均分為71.251,實驗班的成績平均分為70.965。基于數據分析的獨立樣本檢驗測試中,T=0.521,其顯著性水平約為P>0.05。表明,實驗與對照班前測成績差距不大,并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相關的實驗分析。如表1所示。
2.后測成績
本研究在進行了2個學期的實驗后,我們進行了最后一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后測成績。之后,本文采用spss11.5進行相應的分析。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班成績的平均數值為76.416,對照班成績的平均數值為71.284,其顯著度差異水平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兩個班級的后測成績有顯著的差別,也即,微課程教學技術應用下的教學與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效果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如表2所示。
1.學生對微課程教學認同態度分析。多媒體調查共回收了45份調查問卷。其中,40人表示認同微課程教學,總體比例達到90.4%。調查問卷顯示,被調查對象中有19人認為微課程教學技術下,教師與學生交流較多;有9人認為微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交流會更少一些;有30名學生認為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提升課堂可視化水平上有較大幫助;然而,也有6人認為在信息技術引入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無暇顧及教師表情,導致師生心理情感交流更少,阻隔了二者人性化交流的開展。調查顯示,支持贊同微課程教學的多是學習成績較好學生;不贊成使用微課程教學原因在于部分同學基礎薄弱,自學能力自控能力較差,在大學課堂上不能夠很好的接受教師對于教學引導,產生了一定的抵觸情緒。調查中,實驗班中有41.2%學生對健美操選項課學習(尤其是借助微課程教學進行健美操選項課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這個數值比例在對照班中只有14.7%。在實驗班中,對微課程教學不感興趣的學生比例占11%,而在對照班中持相反態度的人員總數占比為22.4%。

表1 實驗班與對照班前測獨立樣本檢驗

表2 實驗班與對照班前測獨立樣本檢驗
2.微課程教學對鍛煉能力影響分析。調查顯示,經過2個學期的多媒體信息技術下的健美操選項課學習,實驗班學生在形體、力量等健美操選項課能力方面要優于對照班。在柔韌性、耐力等方面,兩個班并沒有太大的差異。這表明,基于微課程教學的大學健美操選項課課堂在提高學生健美操選項課基礎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同樣的,在成績反饋測評過程中,實驗班中有49.4%的學生在成績反饋上呈現正向模式。在對照班中,僅有37.8%學生對成績反饋起積極正向反饋。實驗班與對照班二者之間差異性較大,二者在鍛煉能力提升、精準度提升、運用水平、反應能力、反應意識等層面,都有顯著差異。可見,在不同班級中對照進行微課程教學,顯著改善了大學生健美操選項課學習成績。與以往單純的課堂教學相比,微課程教學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興趣,激活學生動機,從而獲得有效語感提升,并對于整體鍛煉能力提升給出有效幫扶。
3.微課程教學下師生互動與課堂表現分析。調查顯示,學生對于多媒體信息技術下健美操選項課課堂的認同感、歸屬感逐漸增強,對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認同感等因子,都能夠與課堂表現有效吻合,上述項目各種特征的平均值分別介于2-3之間,并未出現過高偏離的情形,項目各種標準差也處于正常范圍內,檢測CR值符合正常范圍標準,上述兩種分析在實驗班和對照班之中并無太大差別。大部分高校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與健美操選項課教師進行有效溝通和持續互動。從師生互動角度來說,在微課程教學引導下的大學健美操選項課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重視課件能力呈現,忽略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人性和情感上交流,忽視了健美操選項課學習規律和學生心理動機變化。實際上,多媒體信息技術支撐的課堂上,師生間互動更富有人性化,更能夠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對于健美操選項課學習的態度轉變,彌補教學手段單一而帶來的教學滯后現象。換言之,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輔助,生動地呈現了大學健美操選項課教學內容,極大地提升了學生更好理解教師教學設置的水平和層次。
微課程教學能提升大學生健美操選項課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增強師生互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總體鍛煉水平明顯升高?;诖?,我國高等院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中,要逐步強化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硬件支撐,持續加大相關配套多媒體信息軟件設施的研發,通過對外引進、深度合作、自主開發等途徑,不斷優化多媒體信息技術下的教學設置,拓展大學健美操選項課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效果持續改進,有效提升學生的健美操選項課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