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小學語文教改開始到深入,全國地區的小學語文都在緊跟課改步伐,無論是在教學觀念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不斷地完善與提高以適應當下教育的發展需要。在新課標的影響與指導之下,小學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這是一個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經過。如何有效培養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提高創新意識是當下的一個熱門話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意識;培養
一、 引言
在新課標的不斷實施過程中,多少年以來教學已經煥發了新的面貌與狀態。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逐漸擺脫了傳統教育的局限性,開始將教學重心轉移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中來。不僅在教育中我們會講到創新,在各行各業中我們都尊崇創新、鼓勵創新。正所謂只有創新才有動力才有發展,這也是一個民族活的靈魂所在。古往今來,只有創新才能夠推動社會前進與更新換代,迎來一個又一個的璀璨世界。當下的教育更加應當重視創新,更要從基礎教育著手,尤其以小學為重要培養核心。
二、 概論當下小學語文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與數學、英語相并列的三大主科之一。小學語文在經歷了一次次課改之后,教師們在教學定位、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和教學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因此,在教學效果方面就會顯現出明顯的發展和提高。然而,在我國當下教育的宏觀視角下分析,伴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以及素質教育的逐漸推行與傳播,就當下的教學成果與調查報告顯示,在日常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這一點仍舊存有不少缺陷,亟待我們加以重視與解決。
首先,長達多年之久的應試教育已在我國國民思想中根深蒂固,甚至至今為止部分教師依舊沒有擺脫這樣一種教學模式。多年以來,教師都是“一個中心”的教學形式,認為在教學中,學生只負責聽與記,教學與思考完全都是教師的事情。這樣的教學思想就完全沒有將學生擺在一個首位,極大地磨損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自然而然,創造性就難以發揮與塑造。其次,相比上述的情形,部分教師是并沒有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擺在一個合適的位置,雖然認為創造能力很重要卻沒有合理地發揮與應用,導致客觀教學效果并不樂觀。
三、 如何培養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創新意識
(一) 通過創建情境的方式調動學生創新意識
創建情境的方式在多種教學方法中都被視為一件強有力的教學工具。之所以這樣評價,是因為從生理角度分析,小學階段的孩子形象思維逐漸向邏輯思維發展,雖然如此,但部分學生依舊是形象思維占主流。教師通過這樣一種教學方式去引領學生了解創新意識、甚至重視創新意識,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們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時,我們都會先讓學生大致地了解全文講述的內容,即:在地震中流露出來的父親對兒子的關懷之愛。本文的教學重點主要在于需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此文,能夠通過最樸素、平直的語言與領會“父愛如山”的含義。為了能夠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先為大家播放一段影片,去講述本文所涵蓋的精神含義,通過這一影片,讓學生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氛圍的感染最能夠打動人心,此時,那種難以言表的深厚情感就在孩子們的心中建立,那種創新意識便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了。
(二) 重視差異化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因為客觀原因:家庭因素、個人經歷與生長環境等影響,具體到每個學生的身上也都會在學習能力、學習偏好、學習特點、學習方式等方面展現出不同的差異性。這是不可避免的客觀影響因素,因此,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尤其需要關注大家的差異性學習表現,從而有效應對各種教學問題。
例如,我們在學習《梅花魂》一課時,作者陳慧瑛在文中寫到了五件事,都是有關外祖父眷念祖國的事情,第一,教讀唐詩宋詞;第二,珍愛墨梅圖;第三,為無法回國而哭泣;第四,送我“墨梅圖”;以及臨別贈“我”手絹。正如上所述,有些見過梅花、了解梅花的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梅花的傲骨精神,反之,就會困難一些。然而,教師不應當存有歧念,尤其是需要一視同仁、重視孩子們的學習差異性,這也是實現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三) 給學生實踐空間塑造學生創新意識
做到了上述兩點,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也是有效提高與塑造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正所謂“理論指導實踐”,而只有讓學生真正地深入實踐中,才能夠有效地實現時間化的理論,從中得以提升自我。然而沒有實踐創新思維與能力就會難以把握,更加沒有施展創新思維的空間與條件。
例如,我們在學習了宋代詩人王安石所做——《泊船瓜洲》這一詩后,為了加強學生的實踐經歷與能力,同時也為了能夠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去戶外采風、踏青活動。找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我們積極地動員學生加入采風行列,深切地感受詩人,用“綠”去形容景色的內心體驗,也更加讓學生明白選詞用字的深刻含義。定期地開展戶外采風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還能夠幫助大家有效地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用最真實的感受反饋回我們的課堂,實現再一次的提升。
四、 結語
總而言之,當下的小學語文教育已經將創新意識培養擺在了一個重要的核心位置,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新的教育方式與教育觀念,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教育背景與模式。小學語文作為教學與體系中重要的基礎科目,需要教師們不斷地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不斷地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春鳳.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J].2015年1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5-12-26.
[2]黃保章.淺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2012-10-01.
[3]張志聰.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N].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6-25.
作者簡介:
王玉琴,甘肅省金昌市,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