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很多事情都能在短時間內得到結果,雖然快捷方便,但是各種緊迫感越來越強。這種緊迫感也逐漸滲透到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中,孩子也不斷地被鞭笞,他們的學習活動中充滿了緊張和逼迫,他們都在家長和老師設定的標準下進行被動的學習。為了完成這些標準,他們犧牲了游戲時間,犧牲了休息時間,獲得的是家長的滿意或者更高的期望,滿足了家長的“攀比”。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這些現象其實并不罕見。如果只是為了這樣的攀比,那么這樣的付出是否值得,這是我們的家長、老師、學校和整個社會都需要反思的事情。
關鍵詞:正視;尊重;個性發展
《指南》指出:“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達到《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如何能讓每個孩子快樂的學習,自愿的學習,體驗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也許讓孩子放慢腳步,告訴孩子“慢慢來”是一種可以嘗試的方式。
讓孩子“慢慢來”,我們要正視個體差異的存在,讓每個孩子有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有自我發展的路線。從老師的角度來講,我們需要做的有很多。
一、 拒絕標準,讓孩子在自由中成長
“尊重幼兒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每個孩子的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獨特的家庭環境,獨特的教育方式,以及獨特的個性品質,都在每個孩子的身上烙上了不同的印記。有的幼兒善于表達,有的就羞于啟齒;有的活潑好動,有的就文靜聽話;有的爭強好勝,有的就膽小怕事……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但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十幾甚至是幾十個孩子,所以,往往就會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他們,這就有些“強人所難”。我們應該做的是,允許在同一個學習活動中,有不同水平的存在,正確對待孩子們參差不齊的表現,只要每個孩子都愿意去參加活動,在活動中有點滴的收獲,那么孩子就有進步了。
二、 鼓勵先行,讓孩子在期望中學習
一個集體中,能力強的孩子得到的表揚和鼓勵偏多,而能力處于中游或者能力較弱的孩子,得到的鼓勵就少得多。這樣的結果是,往往越是得到表揚的孩子,越是對各種活動充滿興趣,在活動中更加愿意去嘗試,而相對的得到表揚少的孩子,學習的興趣減少,進步的幅度也越來越小。所以,我們老師在幼兒的集體活動中,更應該要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閃光點,不管這個孩子的能力是不是很強,都要仔細地挖掘他的強項,用贊賞的眼光來看待他,用語言告訴他,“其實你很棒”,用眼神告訴他,你對他的期望,這樣的方式,對每個孩子來說,都無疑是有效的。
例如,在一次美術區域活動后,孩子們都開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和同伴討論自己的創作過程,但是有一個孩子(他的畫畫能力比較弱)在安安靜靜地收拾繪畫材料。老師及時抓住了這個點,并不遺余力地贊揚他,孩子非常高興,在接下來的繪畫活動中,他非常認真,老師發現他畫的畫每天都在進步。這就是鼓勵和期望的力量。
三、 保駕護航,讓孩子在成長中加速
我們要承認孩子的個體差異,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尊重個體差異,而將這些差異的影響無限度的放大,任由孩子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適量的加速。
例如,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有一個內容是“摩擦起電”。有一個孩子始終做不到成功,根據老師的觀察,具體的原因是因為孩子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老師及時給予了幫助和引導,孩子很快就掌握了這種方法,并體驗到了探索的成功。
四、 縱向目標,讓幼兒在自信中提高
我們說“有比較,才有進步”。但是要強調的是,這個比較的對象是孩子自己,只要孩子在原先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了,那么孩子就是進步了,而不是和同伴,尤其是和同伴的特長進行比較。這樣的比較只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一遍遍地告訴他——你不行!
所以,我們堅持讓孩子在寬松的環境中,自由地選擇材料,進行自我探索,一切都是以孩子的自我有效發展為目標。例如,在組成操作中,有的孩子第一次操作就能直接對難度最大的材料進行挑戰,而且成功了,這樣的孩子無疑是很棒;而有的孩子第一次不敢下手,第二次肯動手去嘗試了,這就是進步,就是一次有效的發展,這樣的孩子同樣也很棒。
有一本書叫《孩子你慢慢來》,書中有這么一句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是的,每個孩子的成長歷程都是獨特的,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放慢腳步,帶領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踏踏實實地一步步向前走,更別忘記要帶著孩子一起領略路旁美麗的風景。
幼兒并不缺少閃光點,而往往是我們老師缺少發現閃光點的慧眼,再平凡的幼兒,我們也要發現他四射的魅力。有的孩子雖然動作不靈活,但敢想肯干,愛動腦筋;有的孩子不是數學天才,但他可能能歌善舞等。我們作為老師一定要用心觀察,用心與孩子交流,要懂得賞識,深入挖掘他們的優點,善于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
參考文獻:
[1]陳文梅.百花齊放春滿園——探析如何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J].家教世界,2017(15):26-27.
[2]沈虹.針對不同個性的幼兒開展適宜的教育[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6).
[3]李君玲.傾聽孩子共同成長——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有感[J].讀寫算:教師版,2017(14):140-141.
作者簡介:
俞小艷,江蘇省昆山市,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錦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