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是時代的一大主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創新是社會的要求。在教育過程中,也需要創新意識,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是打下基礎的關鍵時期,對于學生有著長遠的影響。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習科目,不僅僅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有著關鍵的影響力,對于學生們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培養出適合自身發展的科學思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實驗是科學教學的重要部分,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這就需要在新時期加強小學科學創新實驗的有效性,讓學生們在動手之中有效地感受到科學的樂趣。本文為提高小學科學創新的有效性進行了相關的探討。
關鍵詞:創新實驗;實驗的有效性;生活實踐;實驗形式;提高科學素養
小學階段的學習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關鍵意義,小學階段的學習實際上是夯實基礎的過程,也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們接觸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隨著近年來素質教育的提及,小學階段的教學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階段對于自身素質的培養,小學教育階段具有多樣的教學模式,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尤其是小學實驗教育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關鍵的意義,創新是時代的主題,在教育層面尤其是小學實驗教育就更需要注重創新意識,及時結合生活中的點滴,通過小學科學實驗,培養學生對于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為了讓小學科學實驗教育發揮出其應有的積極意義,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 創新實驗需要多角度思考,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
創新意識融入到小學科學實驗教育,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實驗素養,以自身的創新精神在實踐中傳遞給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用問題引導學生們去進行實驗,讓學生們多角度思考實驗。例如在實驗之前,教師可以適當問學生“為什么”“怎么樣”“這樣對嗎”來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在實驗中有更加全面的思考方式。
二、 創新多種方式進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把握好學生的心理
首先,加強學校家庭的通力合作,構建和諧科學實驗的氛圍。小學科學是學生接觸世界、了解外界的有效途徑,小學科學與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有著密切的關聯,實驗教育是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部分,這就意味著小學科學僅僅依靠課堂教育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家庭的合作,需要家長的助力。
小學科學實驗不只是實驗室的內容。考慮到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是處在年齡較小的階段,更要加強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的參與程度,教師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現今各種便捷的交流工具進入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加強學校與家庭的通力合作,構建和諧科學實驗的氛圍。
其次,鼓勵學生利用身邊資源,動手制作教具。小學階段的孩子對于外界充滿了好奇心,而小學科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生活化更是小學科學所要關注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創新教學方式中,關注學生在動手做實驗的時候聯系生活實際,在小學的科學實驗中有很多實驗不僅僅是指在實驗室里用各式各樣的專業器具做實驗,一些觀察實驗也是小學科學實驗的重要內容,這就意味著觀察實驗往往是與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過程,在觀察實驗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身邊資源,親自動手制作教具。
例如,在觀察蝸牛的日常活動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們用家中有的器具來為蝸牛制作居住的“小房子”,在鼓勵學生們制作“小房子”的過程中可以及時普及蝸牛的生活習慣,例如蝸牛喜歡陰暗的地方活動,在制作“小房子”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注意到蝸牛的生活習慣,通過親手制作蝸牛居住的“小房子”可以讓學生對觀察實驗更加具有成就感和體驗感,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們在觀察實踐的過程中更充分地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三、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注重學生的實驗反饋
在任何教學過程之中,教學都不是一個單向的過程。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與“學”的雙向交流過程。然而,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教師處于絕對地位,特別是小學教育中,因為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三觀與認知,教師的作用就更加凸顯。但是小學階段的孩子雖然懵懂,可并不意味著以往的教學方式就不存在不足之處,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為絕對主導,而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學”的重要性,這就會使得教學過程不完善,教師與學生這兩個教學主體之間得不到很好的溝通,這將會阻礙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小學科學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小學科學的教育過程中,更要關注好學生的需求與變化。實驗教育是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意味著在小學科學實驗教育過程中,要融入創新意識就必須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階段的孩子往往奇思妙想,在實驗的時候會提出許多有意思的問題,童趣十足,這時候教師就需要有一定的耐心,積極為學生們解答這些問題。比如“天為什么是藍的?”“蝸牛爬過的時候為什么會留下亮晶晶的粘液?”“蚯蚓是怎么樣生小寶寶的?”這些問題看似貼近生活,童趣十足,但其中蘊含了許多生物、化學知識,通過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關注學生的反饋,能夠有效地調整教學計劃,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四、 總結
小學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時期,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小學科學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部分,其中實驗教學是小學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提高小學科學的質量與效率就需要及時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驗教學中創新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提高專業素養,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更大程度能夠參與到中小學教學的日常教學過程中去,讓教學貼近生活,避免讓學生枯燥地學習理論知識,而是將理論與實際充分聯系。科學作為一門貼近生活的學科,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學。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及時做好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工作,學校與家庭通力合作,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科學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錢玉斌.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4):146-147.
[2]張慶.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教育科學,2016(9):221-223.
作者簡介:
林海娟,山西省晉中市,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北大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