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知識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關系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吸收與運用。就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問題文章提出了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并就從哪些方面著手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做了詳細論述,彰顯了數學的實用性,有效地提高了數學課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生活實際;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學生對數學學習存有畏難情緒,在這種不良情緒的影響下,他們對學習數學知識也興趣缺失,這種情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教師應從學生實際以及教學實踐出發,尋找適合的方法,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難情緒,使其愛上這門學科,并能夠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中。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學生對于與自己的生活關系密切的知識的接受與掌握的速度比較快,因而在教學中努力營造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讓學生發現數學的神奇之處,進而產生學習數學知識,探索數學奧秘的興趣。在實踐中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機的聯系起來,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主動探索數學奧秘,同時還可以起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成效的作用。
一、 聯系生活實際導入新課教學
在導入新課環節的作用是將學生們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通過導入新課環節將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對于接下來的教學是極為有利的。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發現生活中有趣的數學現象,可以很快的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上,使他們能夠集中精神思考數學問題,因此我在平時就注意收集生活中學生們感興趣的數學問題,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應用到數學知識,因此收集起來也比較容易。在講課時根據授課內容選出適合的問題,然后將這些數學問題以游戲,或是講故事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引起學生的注意,進而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如一年級數學“10以內各數的認識”時,在新課導入時我讓學生看了一個數字的兒歌的視頻,視頻中關于數字的生動比喻、節奏明快的音樂,色彩豐富的動態畫面,很快的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為學習10以內數字的認識做了良好鋪墊。
二、 課堂教學生活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將數學知識生活化,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數學課的教學成效。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活動情況,有利于學生采用類比或是聯想的方法,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或是將具體實踐轉化為抽象的概括,降低了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的難度。通過數學學習培養、強化學生的分析、概括、比較等方面的能力,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做準備。在數學知識中有許多生活化的知識——相遇問題就是極具生活化的知識之一。相遇有三種情況即同向而行相遇、相背而行相遇、相向而行相遇。為了讓學生對這幾種運動情況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我用多媒體課件將這三種情況演示出來,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具體的實踐,理清了三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對于接下來解決三者在實踐中所產生的問題打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又如在學完如何計算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之后,為了檢驗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我將生活中關于長方體或正方體表面積應用的數學問題拿到課堂上,讓學生們尋找解決的辦法,我首先出示了粉刷墻壁的應用題,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有部分學生并沒有考慮到房頂與地面不用粉刷的問題,不加變動的使用了長方體表面積計算公式來求粉刷面積。結果當然是錯誤的,通過這個問題學生發現了自己在實際應用數學知識方面的誤區。當再遇到此類問題時他們會將自己在生活中的經驗與學到的數學知識融合在一起,來解決這類問題。所以當我再一次用類似的問題,求通風管的表面積時,他們沒有再犯同樣的錯誤,避開了我給他們設下的數學陷阱,找到了正確的計算方法。
三、 聯系生活實際設計課堂練習
《數學課程標準》中對于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做出了極為明確的規定,那就是能夠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為了做到這一點,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學習中滲透應用數學知識的訓練,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知道如何去解決。如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法的運算規律之后,我向學生出示了一道數學問題:班級組織學生去植物園游玩,植物園的門口寫著門票成人每人50元,團體購票為每人30元(超過20人才可購買),學生每人40元,我們班有35名學生,1名教師,去植物園買門票最少要花多少錢?
對此同學們設計出一下幾種購票方案:一是不買團體票(35+1)×50=1800(元);二是既買學生票又買成人票35×40+1×50=1450(元),三是全體購買團體票(35+1)×30=1080(元)。通過對比發現第三個方案是花錢最少的方案。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的練習,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具體的客觀事物,即鞏固了學到的知識,又使數學知識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掌握的知識成了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完成了由知識到能力的轉換。
四、 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
我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不是解決數學難題,而是為了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實際生活是數學知識大顯身手的場所,在實際生活中數學才會煥發出奪目的光彩,實際需要也是數學不斷發展的動力與源泉。小到生活物品的購買,達到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處處都可看見數學的身影。數學知識也是學生能力的體現,他可以幫助學生購買學習用品與喜歡吃的食物,還可以幫助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在數學知識的幫助下人們生活變得更有條理。人類之所以能夠上天入地,數學在其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從生活到工作,處處離不開數學,正因為有了數學,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五、 結束語
數學給剛剛接觸它的人留下的印象是枯燥而乏味的,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印象是由于我們對它缺乏足夠的了解,當我們發現原來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的存在時,原來他離我們并不遙遠,時刻存在與我們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簡單而冰冷的數字,與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的時候,就會多了一份探尋,教師應在準確把握數學學科的特點上,在數學教學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奧秘的欲望,數學教學的效率就會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朱世勇.聯系生活教學,體現數學的價值[J].小學教學參考,2017(9):114.
[2]穆翠霞.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優化小學數學教學[J].新課程,2017(7):96-97.
[3]徐興保.利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整合[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
作者簡介:
潘桂花,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荔波縣播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