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優化語文教育,促進語文教育改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在語文閱讀、語文寫作、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意義;對策
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德在第一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作為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功能的學科,承載著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職責。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把握語文學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滲透積極的德育教育,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小學語文的教學因過度重視字詞、謀篇布局等而忽視了德育的教育,機械記憶、背誦的學習模式,嚴重束縛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最終導致德育的滲透缺失,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本文立足小學語文教學,以德育教育為目標,探索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意義及對策。
一、 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意義
德育教育,主要是思想、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 德育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成了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標。如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呢?筆者認為:所謂“全面發展的人”,即德、智、體、美、勞同步發展的人。而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心智不成熟,導致其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最終影響了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文學科人文性的先天優勢,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讓學生在社會生活、學習生活中能夠明辨是非,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做一名志向高遠的現代小學生。由此可見,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實現“德”的教育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
(二) 德育教育是優化語文教育的需要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學科,固有“百科之母”之稱。語文知識博大精深,不僅是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重要的交際工具,更是弘揚和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載體。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改變過去單一的知識灌輸式教育模式,改變過去只關注“工具性”而忽視“人文性”的語文教育現狀。同時,德育的滲透,有利于讓語文的教育與文化教育有機整合起來,通過文化的傳承,豐富學生的思想內涵,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由此可見,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優化語文教育,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三) 德育教育是現代語文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決定著國家未來的國民素質。因此,現代的小學教育,應當積極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夯實執教之本。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舉措,是現代語文教育的基本方向,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改革,提高教學效果。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對策
(一) 在語文閱讀中滲透德育
在語文教育中,閱讀是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借助閱讀教學的開展,滲透德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首先,以語文課本教材閱讀為依托,滲透德育。一般而言,小學語文課本教材的文章,都是經過教育專家精心挑選的優質文章。小學語文課本的很多課文,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價值,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借助語文課堂教育,深入挖掘課本中蘊含的德育內容,積極滲透德育。例如,在《一路花香》這篇文章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同時,培養學生自我認知的能力,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其次,積極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滲透德育教育。課外閱讀是學生語文閱讀的重點。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應當積極借助課外閱讀,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名人典故、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兒童文學作品等,在閱讀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二) 在語文寫作中滲透德育
寫作是鍛煉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檢驗學生語文積累、語文綜合素質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將寫作教學與德育整合起來,并不斷創新滲透的途徑和方式,提高德育滲透的效果。首先,教師在布置作文題目時,就可以有目的地布置一些有關德育方向的主題。如國慶節來臨之際,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假期的時間,參觀紅軍遺址,開展紅色教育,并讓學生將自己參觀的所見所想寫出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實現德育滲透的目標;其次,教師在語文寫作訓練中,可以結合寫景、敘事等文章,融入美育教育、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實現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
德育的滲透,應當滲透到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實現潛移默化的滲透效果。例如,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某些漢字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孝”字,教師可以結合中國的孝道文化,讓學生明白“孝”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知恩、感恩之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又如,在成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解成語的含義,滲透德育。如拾金不昧、誠實守信等,都有助于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此外,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古詩詞、詩歌等,都是對學生進行良好德育教育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日常語文教學活動,積極滲透德育,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綜上所述,德育是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深入挖掘語文教學中可以滲透德育的模塊,積極滲透德育,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國慧.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神州,2013(1).
作者簡介:
張紹容,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南部新區謝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