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領域之中,PPT課件因為具有直觀性強、集視音頻等素材于一體等特點而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圍繞小學數學PPT課件的制作方法進行簡要的分析,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PPT課件;制作方法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板書式教學法來進行知識的講述,這種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PPT課件在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較為常見。基于此,圍繞小學數學PPT課件的制作方法及應用進行探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 PPT課件的主要作用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當前,在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主要采用板書式教學法,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容板書到黑板上,然后對這些內容進行重點的講解,并讓學生將其中的重點以及難點記錄在自己的筆記之上,以供課后復習。然而,采用板書式教學法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逐漸喪失數學學習興趣。但是,PPT課件的應用能夠改變這一現狀,由于PPT課件集文字、聲音以及視頻于一體,可以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點變得更加的生動形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發生“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在小學階段,由于數學課程相比于其他課程來說比較難懂,而且課堂知識理論性、邏輯性較強,因此,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是很不情愿的,甚至是抵觸的,這就使得小學生學習數學十分被動。多媒體PPT課件能通過多種感官刺激,將數學知識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象,使得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從而從心理上轉變以往對數學不好的印象,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二) 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數學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并且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這困擾了不少學生的學習。在數學學科中,有許多的知識點較為復雜,通過板書式教學法很難讓學生理解,必須要借助一定的工具來輔助學生。PPT課件能夠將原本抽象復雜的知識變得更加的直觀,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軸對稱”一課教學中,如果教師僅僅口頭講述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那么學生則難以去理解,而如果教師利用PPT課件,將蝴蝶、埃菲爾鐵塔、五角星等圖片展現給學生觀看,就會更有助于學生對軸對稱概念的了解。
二、 PPT課件的制作方法
(一) 對各方面資源進行整合
PPT制作軟件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能夠將不同素材資源整合在一起,例如視頻、聲音以及圖片等。在PPT課件制作過程中,由于大多數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不高,所以很難對所有的教學資源都去進行專業化的編輯,但是教師可以利用其他的編輯軟件來進行制作,然后再導入到PPT軟件之中。例如,如果教師需要對圖片進行編輯,但是卻不會PS這款軟件,那么可以利用美圖秀秀或者電腦中的畫圖軟件進行圖片編輯;在對視音頻資源進行剪輯時,如果教師對Premiere這款軟件不夠熟悉,那么就可以利用繪聲繪影這款軟件來完成。換句話說,教師要想使自己的PPT課件制作得更加精美,就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要能夠對一些圖片編輯軟件或者視頻編輯軟件進行了解,要具備整合各方資源的能力。
(二) 以教材內容為基準
在PPT課件制作時,教師不能夠一味地去網絡上搜尋資源,這樣就會導致教學內容偏離課本教材,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當前,有一些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網絡上搜尋各種各樣的圖片以及視頻插入到PPT課件之中,這就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因此,在PPT課件制作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教材內容為基準,適當地進行課外延伸。例如,在“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設置教學內容,一個是以教材為基準,對長方體長、寬、高的認識進行講述,并對其表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講述。另一個是課外延伸,可以找一些現實中的例子(水立方),引導學生去進行表面積的計算。這樣通過教材與課外延伸相結合的方法,能夠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三、 PPT課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 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若教師要使用PPT課件進行教學,那么就需要認識到一點,PPT課件不能成為課堂的主導,其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切忌過度依賴。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與傳統教學方法的相結合,通過PPT彌補傳統教學方式不生動的局限,通過傳統教學方式彌補PPT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的不足。這樣才能使PPT課件的作用得到發揮。而要實現這一點,需要將課件與教材以及板書相結合,充分利用PPT課件的直觀性、生動性等特征來彌補傳統教學枯燥、乏味的局限性。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切忌一味地播放幻燈片,這樣雖然給學生營造了一種看電影的氛圍,但是如果學生對知識點產生困惑,就會影響接下來的知識學習,所以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以了解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
(二) 加強與生活實際的相結合
在數學學科中,有許多的知識點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關,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PPT課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一方面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圖形的運動”一課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用PPT課件呈現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如窗戶的運動、摩天輪的運轉、收費站欄桿的運動等等。學生通過觀看這些物體運動的圖片或者視頻,就能夠對這一課的知識點有所掌握。
四、 結語
綜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PPT課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更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PPT課件進行有效的應用,在制作過程中,要加強對各方資源的整合,要以教材內容為基準,并盡可能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在PPT課件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其要與傳統教學法的相結合,并加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相結合。如此一來,就能夠進一步發揮PPT課件的作用,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黃永志.小學數學PPT課件的設計及應用方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21):57-58.
[2]金杰.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PPT課件的使用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吳婷.小學低年級數學多媒體課件設計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林湧澤,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舊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