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學科教學質量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極大的影響,而新時期下,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合學生的現代化發展需求。鑒于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特別看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問題導學法主要是以問題為引導,鼓勵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其在培養學生各項能力上具有很強優勢。對此,下面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應用
一、 前言
初中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初中生的空間感、數學邏輯思維比較差,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差。問題導學法是現代教育發展下產生的新型教學方式,其提倡根據教學內容、目標以及學生的現實情況,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對重難點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有助于學生綜合發展。
二、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問題導學法的核心在于“問題”,教師要圍繞著“問題”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而學生則需要圍繞“問題”來探索新的知識。在課堂上,教師以問題為導線,讓學生在問題思考、解決中掌握相應的知識。將問題導學法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主要在于:(1)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度,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學生要想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一方面要深入的理解數學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還需要靈活的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各種問題。通過問題導學法的實施,可以讓學生自主的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分析、解決,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會對數學理論知識有良好的認知,同時還學會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2)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新課程標準下,學生已然成為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則是課堂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通過問題導學法的實施,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相應的問題環境,讓學生自主的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全面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問題導學在課堂導入的應用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導學的關鍵在于讓學生通過問題思考來學會新的知識,良好的問題導學可以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促進了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實踐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設置針對性的導入問題,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對知識進行探索。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在問題設置上要考慮到各個層次學生的數學水平,要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例如教師在講解“實數”的內容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無理數的概念時,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引入以下探究性問題:(1)有理數包含哪些數?(2)把有理數-35,478,59,911等換成小數形式,探究一組數據的規律?(3)在關于數的問題上,除了無限循環小數、有限循環小數,還有沒有其他形式的小數?舉例證明。(4)從我們生活看,有的數字不是無限循環小數,也不是有限循環小數,也就是說生活中有的數字不屬于有理數,那么這類數叫做什么?(5)結合自己的生活及學到的知識,簡單說說無理數的形式?在課堂上,教師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引導性問題設置,可以讓學生逐步加深對“無理數”這一概念的認知,學生通過無理數與有理數的對比分析,就會深入的理解無理數的含義、意義、作用,同時利用問題(5)還可以讓學生對無理數的類型進行總結,深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助于學生后續學習活動的開展。
(二) 問題導學在數學規律教學的應用
對初中數學教材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有很多內容都屬于數學規律,如數學公式、數學概念、數學公理、數學性質等,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更好的加深學生對這些數學規律的理解、認知,教師一方面要做好引導、講授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分析,對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相應的問題環境,讓學生通過問題來發現數學規律,并學會利用數學規律來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勾股定理”的內容時,進入課堂后,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將科學家通過無線電波把勾股定理圖形發射到宇宙的圖片展現出來,讓學生說說這一圖片有什么特色?科學家為什么要發這樣的圖片?激發學生的熱情。然后教師讓學生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1)有3個直角三角形A、B、C,其中直角三角形A的兩個直角邊是3 cm、4 cm;直角三角形B的兩個直角邊是6 cm、8c m;直角三角形C的兩個直角邊是7 cm、24 cm。問這三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分別是多少?(2)對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邊進行分析,假設兩個直角邊是a、b,斜邊是c,試用數學式表示出c與a、b的關系。(3)對你的結論進行驗證。
勾股定理是初中數學十分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的問題探究,能引導學生參與到勾股定理的形成過程中,這樣學生在問題思考中就會逐步形成勾股定理觀念,同時整個課堂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發揮著引導的作用,學生在自主思考、探究中加深了對勾股定理的認知。
又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內容時,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引導:(1)自己動手做一個等腰三角形,并分析這樣做的依據。(2)對折等腰三角形使其完全重合,以此為依據,分析等腰三角形的角、邊有什么樣的性質?(3)根據折痕驗證以上推測,并介紹折痕的作用。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引導,學生就可以在實踐操作、觀察、分析、總結中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而不需要教師苦口婆心的進行重復性講解,提升了教學效果。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取問題導學法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更加主動的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初中數學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合理的引入問題導學法,從而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柴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271-272.
[2]黃秋景.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7(35):63.
[3]姚玲.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6(58):67.
[4]張欽銘.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未來英才,2017(1):163.
[5]熊志強.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2016(1):102.
作者簡介:
石金增,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湖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