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是一個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隨著互聯網科技發展迅猛,電腦基本普及到每個學校,信息技術也已廣泛應用于學校的教學工作中。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工具或手段,逐漸與教學工作有機整合,極大促進了教育的現代化、信息化,成為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方向。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積極引入并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從而不斷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眾所周知,《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促進學生更加樂意去探索數學的奧秘。可見,運用信息科技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是大勢所趨,每個小學數學教師都應認清教學發展的趨勢,要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讓電腦和網絡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工具,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思維,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最終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 巧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更多的是“冷冰冰”的數字和難記的公式,往往很難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缺乏一定的信息技術手段,教師講的辛苦,學生學的很累,導致老師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效果都很差。隨著信息技術的引入,特別是多媒體教學,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用電腦直觀形象地呈現教學內容,通過動態演示等方式將抽象深奧的數學概念具體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還可以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模式,巧妙采用圖形、動畫圖片、音頻、視頻等新型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的印象,甚至通過游戲的形式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寓教于樂”,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們的認知,讓小學生們愛上數學課程。
(二) 轉變小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生們尤其低年級的學生,因其年齡小,一般學習都不夠專心,一旦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極易產生厭學情緒,而數學課往往成為他們不愿面對的“攔路虎”,心里十分抵觸數學課堂的學習。當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活躍教學氣氛,讓學生處于一種相對獨立自由的學習環境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讓原本深奧的教學內容深入淺出,變得簡單直觀而又不失樂趣,改變傳統的“灌輸”模式,轉變小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習培養“我要學”“我愿學”的意識,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 促進教學改革,增強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已經得到普遍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這對于學生和教師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常言“教學相長”,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除了有利于學生們的學習外,無形中也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對那些年長的教師,長期習慣了用傳統方式進行備課和教學,如今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是一種挑戰,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教師自己也在努力學習多媒體應用技巧,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如此也自然而然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水平。
二、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 合理運用多媒體,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由于小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有限,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在有效的時間內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傳授給學生們,這時信息技術的應用就變得很關鍵。由于數學課本上的例題、插圖、推理等都是靜態的,單靠教師抽象的語言表達不易讓學生理解,合理運用多媒體就能形象具體的將重點與難點知識突出,變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在教學相遇問題時,比如“用速度和乘以兩物體同時行走的時間,求路程和”。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配以卡通人物模擬情境,用不同顏色或線段圖表示兩物體走的路程以及速度和,幫助學生快速理解。
(二) 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多媒體教學其實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并不是萬能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主體仍是教師和學生,在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的同時,先要正確認知多媒體教學,不能盲目的將其當作能解決一切教學問題的“法寶”。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揚長補短,切記不能因為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就輕易放棄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否則也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 強化教師的技能培訓
為了讓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前提是教師能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所以加強小學數學教師的技能培訓就勢在必行。學校應根據自身情況盡可能的完善多媒體設施設備,增強教學“硬實力”;同時,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技能培訓與學習,制定相關考核制度,鼓勵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習,全面提升教師多媒體教學的操作能力,發揮出信息技術真正的能量。
(四) 動員家長,將信息教學延伸到課外
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畢竟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小學數學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合理布置課外作業,動員家長在家繼續用信息技術加深課堂教學的內容,持續強化學生的認知,幫助學生及時掌握教學的重點及難點,讓學生學習知識不再受課堂限制。
三、 結語
總之,在信息技術發展之前,小學數學教師更多只能依賴板書的形式,課堂教學手段較為單一,教學過程十分枯燥乏味,與學生缺乏充分的互動,沒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往往很不理想。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電腦等教學輔助工具的普及與應用,教師在教學時能最大化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切實增強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最大程度上調動了小學生的學習樂趣,努力轉變小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的心理,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趙軍.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09(8).
[2]劉志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2.
[3]馮文忠.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策略[J].中小學電教,2006(4).
作者簡介:
唐緒勤,一級教師,安徽省六安市,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城南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