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樹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對于教育階段的教學目標,提出了越來越明確,以及嚴格的要求。高中數學內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擁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才能更好的理解數學原理, 對于困難的問題進行解決,所以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是值得廣大教育者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 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方法
高中數學與初中、小學相比,雖然有一定的聯系,但是知識廣度、難度和深度大相徑庭,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高,所以高中數學對學生來說是一門極難的科目。高中數學內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注重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才能更好的理解數學原理, 對于困難的問題進行解決。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一、什么是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也被稱作抽象思維,它指的是通過對一些抽象的概念、判斷和推理思維的利用,以此對某些物體、意識、行為等現象做整體性的概括、特殊的對比,以此實現對其實質的精確分析與掌握。就邏輯思維的形式看,它和常見的動作、形象思維等傾向于感性維度的模式有一定的區別,從基本質看,可以把思維概括為經驗型、理論型思維兩個不同的類別,而前者側重于經過從現實社會中的實踐操作中總結經驗,并對其進行整理分析,以此打造概念系統,并且在此基礎上展開合理推斷和研究;后者則是以以前建立的理論系統為基礎,借助一些科學的理念、原理、公式等工具幫助完成推斷工作。而不管是邏輯思維以哪種形式展現,它的本質都變現在通過訓練各人的應變能力,調動已經具備的知識儲備,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規律做深入提示。
二、培養邏輯思維的方法
(一)遵守邏輯思維規律,養成嚴謹的思維習慣
嚴格遵守思維規律、推理嚴謹、言必有據,這就是邏輯思維的核心。這首先要使學生準確的使用概念、定義或定理、公式,能符合邏輯的判斷。要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嚴格對待出現的錯誤,認真訂正,做出正確解答,從而培養其嚴謹求實的思維習慣,或把所有易出錯的題目、典型習題、平時作題的新題整理成錯題本,平時常看看,進而減少出錯的機會。漸漸地,思維形成了好的規律、嚴謹、認真。
(二)學會思考,在自我探究中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1、課前預習,學會思考,理清基礎脈絡
如果說興趣是學習之父,那么,思考就是學習之母。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應該督促學生認真、積極完成課前預習。課前預習的基本任務是理清基本的概念,對課本設計的數學問題有一個基本了解,但是,要培養高中生邏輯思維的一個關鍵詞是“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審視書本,思考相關命題,才有可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擺脫走馬觀花式閱讀的干擾,進而在層層推理中感受到數學思維的魅力,提起學習興趣。教師督促學生完成課前預習,讓學生帶著相關問題思索,實際也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推理能力的重要一步。
2、課堂中針對性的引發問題
教師針對性的引發問題,在解答問題中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的教學過程是一個以數學問題為中心,引發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思考,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數學化”過程。可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創設針對性的問題,不僅是能提高課堂實效的關鍵性環節,還是開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一項基本方法。只有把學生引入到“探究——發現——提問——解疑”的主動學習中,將數學思維的空間留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在自我探究中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進行有效的課后練習
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離不開有效的課后練習,必須要通過有效地練習,加深對課堂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更加熟練。那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題海戰術,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課后練習。比如,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出發,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深化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就以“生活中的等比數列”為題,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進行深入研究。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深入理解等比數列的理論知識及其變形的公式。同時學生結合生活背景,能夠發現在生活中銀行利率、污染處置等,都涉及等比數列的知識,從而實現知識的活學活用,提升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了傳統的課后聯系方式,讓學生在聯系中提升學習效果,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三、結語
高中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是有一定的困難度的,特別是抽象性的內容嚴重阻礙了學習的進步,那么如何解決這一瓶頸性難題呢?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形成正確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乘風破浪,達到更高的標準。
參考文獻
[1] 張麗娟.淺談高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2017
[2] 龍漢揚.淺析如何培養高中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素質教育論壇.2015
[3] 邵橋橋.高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原因及策略.東西南北.2018
[4] 羅橋忠.如何培養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思維.高考(綜合版).2014